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緊急提示!操作不當或鉅虧40%,時間窗還剩四天…轉債強贖潮來了,持有這些標的也要留意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人文2022-09-06
簡介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上市公司多次發公告提醒,但此前仍有不少可轉債強贖到期後,還有部分投資者選擇不轉股,“坐等”被上市公司以基本上和發行價相當的價格贖回

可轉債強贖條件是什麼

本文轉自:證券時報

上市公司不強贖承諾集中到期,春節後可轉債迎來一波贖回小高峰。

2月8日,“百川轉債”釋出可轉債贖回實施提示性公告,3月1日收市後,仍持有“百川轉債”投資者,公司將以每張為100。397元的價格強制贖回。這也就意味著,今年被強贖的可轉債又新增了一隻,截至目前,除了已經完成贖回程式的鈞達轉債,接下來還有10只可轉債將被強贖。

值得一提的是,強贖日期臨近,但不少可轉債的未轉股比例仍較高,意味著多數債券持有者還未進行轉股。

近期10只可轉債將被強贖

2022年的可轉債強贖比以往來得更早了一些,多隻轉債觸發強贖條款,部分上市公司也選擇了實施強贖。

2月17日(週四),正元轉債將迎來最後可操作日(轉股或賣出),按照2月11日收盤價計算,若持有正元轉債的投資者不操作,將虧損近40%。

進入2月下旬,可轉債市場將迎來一波“贖回潮”,2月22日為比音轉債贖回登記日,也是債券的最後可操作日。2月23日為中鼎轉2贖回登記日,2月24日,銀河轉債、星帥轉債迎來贖回登記日,2月28日,又有奧瑞轉債、東財轉3進入轉股或賣出最後一天。

3月份,同德轉債、百川轉債、核能轉債三隻可轉債將被強贖。

緊急提示!操作不當或鉅虧40%,時間窗還剩四天…轉債強贖潮來了,持有這些標的也要留意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上市公司多次發公告提醒,但此前仍有不少可轉債強贖到期後,還有部分投資者選擇不轉股,“坐等”被上市公司以基本上和發行價相當的價格贖回。例如,鈞達轉債1月27日迎來最後轉股日,但截止日過後,仍有73。33萬元債券餘額未轉股,未轉股比例達0。23%,這部分投資者至少要承擔70%以上虧損。

實際上,上市公司行使贖回權並不意味著公司希望以真金白銀贖回轉債,而是催促投資者儘快轉股。公司行使贖回權的動機主要有三:一是推動轉股進度,補充資本金;二是減少利息支出,節約財務費用;三是縮短轉債壽命,為再次融資騰出空間。

與此同時,上市公司不提前贖回也非常普遍,中信建投認為,公司暫不行使贖回權可能有如下四點考慮:一,控股股東暫時不希望股權被稀釋;二,尚有大量轉債未轉股:三,防止集中轉股造成公司股價大幅波動;四,控股股東大量持倉尚未出清。選擇不贖回的公司往往對後續股價表現信心較強。

多隻可轉債未轉股比例較高

可轉債即將面臨強贖,但債券持有人似乎並不著急轉股。

例如,2月17日將迎來強贖登記日的正元轉債,未轉股餘額達1。64億元,佔其債券發行總額的93。51%。2月11日完成交易後,正元轉債還有4個可操作日,留給債券持有人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從未轉股餘額以及佔比來看,東財轉3、核能轉債、中鼎轉2等可轉債不僅未轉股餘額較高,未轉股比例也較高。其中,東財轉3的未轉股餘額達122。35億元,佔比達77。43%,而東財轉3的轉股登記日為2月28日,留個東財轉3債券持有人的時間只有11個交易日。

緊急提示!操作不當或鉅虧40%,時間窗還剩四天…轉債強贖潮來了,持有這些標的也要留意

值得注意的是,當可轉債流通面值少於3000萬元時,上市公司將自發布相關公告3個交易日後停止交易,從而導致可轉債停止交易時間提前,屆時投資者只能進行轉股。

從目前釋出強贖公告的可轉債來看,銀河轉債、同德轉債目前尚在流通的可轉債面值相對偏低,投資者需要注意相關風險。

強贖公告發布後,可轉債轉股溢價率往往會得到修正,貼近0%,甚至出現負溢價率情況。例如,東財轉3最新轉股溢價率為-0。17%。

中信建投表示,轉債內含的看漲期權往往會放大正股上漲對轉債估值的影響,一旦正股價格承壓向下調整,疊加“強贖”,估值超出平價較遠的轉債會遭到轉換價值與轉股溢價率的雙殺,收益出現大幅度回撤,需警惕相關風險。

轉債市場估值將被壓縮?

去年年底以來,A股市場持續下跌,春節前後幾天跌幅更大,但轉債指數——中證轉債卻維持了較好的抗跌性,近期隨著大盤的反彈,中證轉債指數甚至逼近前期高點,表現明顯強於上證指數。

接下來,轉債市場是否繼續上揚?對此,國泰君安分析認為,從供需角度而言,債券市場供需偏緊的情況可能長期存在,轉債高估值仍將繼續維持。

從供給端來看,資產荒是2021年債券市場的主旋律,目前機構仍然普遍抗拒信用下沉,房地產為主的信用債供給繼續縮量,因此債券市場資產荒可能會維持較長時間,轉債市場承接了固收投資的部分高收益配置需求。

而從需求端看,國泰君安指出,轉債的平均轉股溢價率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呈負相關關係。12月下旬以來,在“穩增長”的貨幣寬鬆政策逐步落地之際,10年期國債利率呈下行趨勢,流動性寬鬆為轉債市場注入更多的資金。

此外,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可轉債目前正受公募基金追捧,機構投資者對轉債市場參與度越來越高。去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規模為1616。35億元,二季度增至1833。02億元,三季度繼續增長,並突破2000億關口,達2186。9億元,四季度再度增長,至2605。1億元。

由此可見,可轉債市場總體呈現稀缺狀態,或繼續保持高估值狀態,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持續高估值容易觸發可轉債強贖條款。雖然,不少前期滿足贖回條件的可轉債,將不執行的承諾期設定在2021年底,還有部分承諾設定在2022年1月、2月,隨著日期的臨近,此前承諾日期到期的個券都需要重新進行計數、在滿足贖回條件之後,上市公司需要重新進行決策是否行使提前贖回的權利。

可轉債迎來強贖後,轉股溢價率會出現短期明顯壓縮,這也是今年一季度,可轉債投資者尤其需要關注的地方。據Wind統計,截至目前,已有80只可轉債100%觸發了可轉債贖回條款,但釋出贖回公告的上市公司不多。

國泰君安表示,超預期的強贖風險主要在於市場預期不會強贖,轉股溢價率保持高位,但強贖公告出爐後,估值被壓縮不言而喻。而涉及觸發的轉債,絕對價格一般較高,投資者應儘可能避免高價高轉股溢價率的轉債。

編輯:葉舒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