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四面楚歌”的翻新是如何在三國中體現出來的

由 小馬寫故事 發表于 人文2022-08-26
簡介查《三國志·呂蒙傳》等書,演義對呂蒙佔領荊州後瓦解敵軍心理的描寫,與歷史的記述大體相符

楚歌之計出處是什麼

楚、漢相爭中的垓下一役,韓信以“四面楚歌”之計,使項羽的江東子弟兵潰於一夕。從此,軍事家們更加重視以心理戰瓦解敵軍,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

呂蒙在荊襄之戰中所以能取得神話般的成功,正像演義所描寫的那樣,除了巧妙偽裝,隱蔽企圖,達成了行動的突然性外,堅持對蜀軍進行政治瓦解,也是一條重要原因。

若從荊襄之戰的全域性來講,呂蒙攻佔荊州後,僅僅是取得了這次作戰的立足點,互為犄角的公安和南郡兩座城池,還在蜀軍手中,若對方堅決抵抗,肯定會給呂蒙的荊襄之役帶來很多麻煩。然而,呂蒙不愧是一位具有戰略頭腦的指揮員。他嚴令吳軍士兵不準擾亂荊州居民,搶取民間財物,他的一位同鄉曾在下雨天取民間箬笠以蓋鎧甲,犯了禁令,被呂蒙揮淚斬首,從此“三軍震肅”,荊州秩序井然。

“四面楚歌”的翻新是如何在三國中體現出來的

另外,他還將關羽的家屬“另養別宅”,保護起來;並傳下號令:凡有跟隨關公出徵的將士之家,“不許吳兵攪擾,按月給予糧米”,如有患病者,及時“遣醫治療”。這些措施深得蜀軍家屬之心,使他們大感其“恩惠”。與此同時,呂蒙又利用博士仁、麋芳同關羽之間的矛盾,採取收買,誘降的計策,先後兵不血刃地佔領了公安和南郡。

更有意思的是,關羽在回救荊州的途中,曾派使者質問呂蒙。而呂蒙卻對來使給予優厚的待遇,親自“出國迎接入城,以賓禮相待”,然後又帶著使者在荊州城內周遊,家家探望。於是,一時間蜀軍家屬紛紛託來使帶家信、傳口音,“皆言家門無恙,衣食不缺”。那使者回去後私下講述荊州情況,傳遞家信,蜀軍營中頓時“皆無戰心”。緊接著,呂蒙又在途中設伏包圍了蜀軍,進一步施展政治瓦解的巧術。書中這樣寫道:

呂蒙此謀頗似韓信的“四面楚歌”之計,可以說是它的翻新。呂蒙把關羽軍中將士的親屬用來喊話,其作用要比唱幾曲楚歌大得多。處於困境中的關羽軍中士卒,聽到喊聲,一個個都逃之夭夭。最後,這位威震華夏的關雲長,反弄得和楚霸王一樣,成了眾叛親離的孤家寡人,處境十分狼狽。

“四面楚歌”的翻新是如何在三國中體現出來的

“四面楚歌”之計,通常是在十則圍之的主動形勢下采取的一種謀略。在這種形勢下,軍事家為何不首先以武力一舉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卻要實施瓦解敵軍的攻心戰術呢?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在對方處於被包圍的危境之中,單純採取軍事打擊,就會迫使對方困獸猶鬥,“陷之死地而後生”,以致使對方衝開包圍圈。二是在冷兵器時代,軍事打擊只能是面對面廝殺,只靠軍事打擊,即使在主動的情況下,自己也要付出很大代價。古人講過:“殺敵三千,自損八百;殺敵一萬,自傷三千。”雖然敵方的損失比我大,但我終究也付出了代價。如果處於主動地位的一方能夠剛柔並用,在強大的武力威懾下配之以瓦解敵軍的攻心戰,則可能避免或減少作戰中的自我損耗,從而達到“兵不鈍而利可全”的目的。

“四面楚歌”的翻新是如何在三國中體現出來的

呂蒙在荊襄之役中採取的一系列瓦解敵軍的手段,都用之得當,確實收到了軍事打擊所難以收到的效果。呂蒙施展的這些策略,即使在今天,仍然有許多值得借鑑之處。說到這裡,我們油然想起英國軍事歷史學家利德爾·哈特的一段話:在戰鬥中,“殺死一個敵人,只不過是使這支軍隊損失一個士兵而已,但是一個神經受到震撼的活人,就可以成為恐怖病菌的傳染媒介,足以造成一種恐怖的現象”,使“整個部隊喪失作戰力量”,甚至一個國家“所擁有的一切作戰力量也有可能被抵消”。因此,指揮員應著眼於“癱瘓”敵人,而不是如何從肉體上去消滅他們。哈特在這裡強調的“癱瘓”敵人,就包含著“攻心”、瓦解敵軍的謀略思想。

查《三國志·呂蒙傳》等書,演義對呂蒙佔領荊州後瓦解敵軍心理的描寫,與歷史的記述大體相符。然而,荊州士兵在四面山上“呼兄喚弟,覓子尋爺”這一段情節,史書中無此記載。從推斷看,這似乎是作者根據“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虛構出來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