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商家“姓氏名號”可謂“金字招牌”--老驥伏櫪

由 一起聊電視 發表于 人文2022-08-01
簡介這種以姓氏為名號或招牌兒的商家,既對於自己經營的食品起到“廣告效應”,也把自己介紹給更多的客人,可謂一舉兩得

金字旁加鬥念什麼姓氏

*

老北京雜談

商家“姓氏名號”可謂“金字招牌”

人們在影視劇或小說中看到或讀到的“江湖好漢”,不少敢於自報家門地說“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而後報出自己的名姓,可謂光明磊落;就是劇中或書中提到的一些土匪,也有自報家門的,倒也顯示自己敢做敢當的氣魄。究其根源,大概都是源於自己藝高人膽大的自信心和豪爽氣概,也就是自信自己的“真本事”。這倒使我想起昔日一些商家,其規模雖大小不同,但是敢於以自己的姓氏作為所開店鋪的名號或字號,既體現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誠摯態度;也使客人花錢放心,起碼覺得“冤有頭,債有主”,所買之物壞了包換。而這些“姓氏名號”,不僅使人們容易記住,而且先有幾分親切感;若是把這名號看作所經營商品的“商標”,那更是覺得買了放心。實際上,據說早年間不少商家就是把自己的姓氏看作所經營商品的“商標”,而昔日不少這樣的“商標”信譽度非常高,可是把“商標”、“字號”這麼來回攪和,倒容易把人繞迷糊了。乾脆,本文統一稱作“姓氏名號”吧。我曾經發表過文章《“魁子”和他的醬豬蹄兒》;也在一篇文章中介紹過著名的“茶湯李”,本文就不重複這兩家店鋪了。

我認為要不是社會變遷等因素,說不定現在的所謂著名老字號商家的牌匾中,會增加更多的昔日一些“姓氏名號”。說起來,這些以姓氏作為名號的商家,就以飯館和經營老北京小吃的個體店鋪來說吧,一般都是已經歷經幾代人經營的店鋪,已經給幾代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好感。而且這些店鋪,似乎手藝都傳給自家人,特別是被人們視為“絕活兒”的手藝,別人似乎還真琢磨不透。這大概也就是這些店鋪能歷經幾代人,生意依然紅火的原因吧!也是有些商家在經營上能“獨霸一方”的原因吧!

姓氏名號,直觀看就是一些商家在自己經營或自己製做的商品後面或前面冠以自己的姓氏,這種特定的“名號”或稱謂,不僅凸顯商家的經營氣派,也給自己創了“牌子”,也成為昔日老北京商市的一大特色!

先不說那些經營有一定規模、延續時間較長的商家,連昔日一些推車擺攤兒和走街串巷的小販,有不少都用自己的姓氏創出“牌子”或“名號”。就拿我居住的衚衕東口那塊“巴掌”大的地面兒說吧,每天上午有5個推車擺攤兒賣早點的小販,其中一個是賣炸油餅兒的駝背中年男人,人們都稱呼他“羅鍋兒劉”,稱呼他的炸油餅兒為“羅鍋子油餅”。這個羅鍋子炸的油餅口感特別好,金黃色的油餅兒不僅皮兒焦而且入口特別鬆軟。每天早晨,在他的油餅兒車子前都要排隊買。羅鍋子為人和氣、貨真價實,這“羅鍋子油餅”如果不是由於“政策”的原因而停止“羅鍋兒劉”的個體形式經營,估計用不了幾年,羅鍋兒劉就許開一家店鋪經營。

我家附近在上世紀50年代初,還有一家專門賣粥的粥鋪,人稱“半碗兒粥(周)”,這是因為掌櫃的經營各種粥,而且他本人也姓周,所以大家就給了他這麼一個名號,其實確切講,是他自己用“技巧”引導人們給了他這個名號。他每天早晨賣各種粥,有紅豆粥、粳米粥、小米粥等,中午、晚上賣的也是粥。同時根據季節的變化適當增加粥的品種,如夏季增加綠豆粥,冬季增加八寶粥等。他熬粥不知有什麼“訣竅”,那各種粥總是那麼粘糊糊、稠乎乎的,而且那各種米、豆兒等原料,入口的口感堪稱最佳。客人喝粥的感覺幾乎天天如此,可見這周掌櫃的熬粥技巧之精。“半碗兒粥”名稱的由來,是據說周掌櫃從他父親開粥鋪開始,每個客人來喝粥時,掌櫃的總是先給客人盛半碗兒粥,理由就是如果有客人喜歡喝稀粥,掌櫃的在桌案上放一個大盆,裡面是滾熱的米湯,客人可以免費隨便舀湯放進那空餘的半碗兒裡,將稠粥稀釋。如果客人喜歡喝稠粥,掌櫃的再把那空餘的半碗兒容積盛滿粥。如果有客人用湯稀釋,那麼喝完稀粥後,掌櫃的再給你盛半碗兒粥,以湊齊一碗粥。如果客人喝了半碗兒稀粥後,不想再喝,那麼掌櫃的則收你半碗兒粥的錢。這種靈活、人性的經營方式,深受客人歡迎。於是這“半碗兒粥”,就成了這個粥鋪的字號;就連那掌櫃的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半碗兒周”。如果不是取消個體經營的政策原因,也許“半碗兒粥”會繼續經營下去,說不定會擴大經營規模。

這種以姓氏為名號或招牌兒的商家,既對於自己經營的食品起到“廣告效應”,也把自己介紹給更多的客人,可謂一舉兩得。但關鍵是,你商家在經營上要誠實守信、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如果商家坑蒙拐騙、弄虛作假等,那你也給自己“留名”,但留的是“罵名”、“臭名兒”!所以這以姓氏為名號,可不是鬧著玩兒或耍骨頭!

目前,也有延續至今的以姓氏為名號的商家,如“爆肚馮”、“餛飩侯”、“小腸陳”等。但是昔日眾多的以姓氏為名號的商家,恐怕如今的年輕人中,知曉者不多了。如昔日還有“爆肚滿”、“爆肚王”、“年糕孟”、“年糕楊”、“豆汁何”、“豆汁張”、“扒糕張”、“扒糕李”、“餡餅周”、“素菜劉”、“窩頭劉”、“豆腐腦白”、“豆腐腦楊”、“王致和臭豆腐”、“李記白水羊頭”,等等。至於特色飯館延續至今的有“烤肉宛”、“烤肉季”等。

要說昔日以姓氏為名號的商家,不止限於飲食業,那手工工藝及現在所說的服務行業等,也有不少以姓氏加經營商品為名號的。如“泥人張”、“葡萄常”、“王麻子刀剪”、“張小泉刀剪”、“風箏哈”、“玉器王”、“麵人郎”、“棚匠劉”、“象牙楊”等。上世紀50年代初,我家附近還有一家專門給人家搭蓆棚的鋪子,記得人們稱其“殷家棚鋪”。

還應該特別指出的是,昔日這些以姓氏為名號的商家,都是腳踏實地、誠實守信確立起來的;決不是靠商家自己吹噓或找一些按現在講就是善於“炒作”的那些人吹捧。而是多少年來以誠實守信贏得“衣食父母”的認可,才約定俗成地延續下來。老北京一些商家如此,其他省份的一些商家也如此。就外地商家看,什麼“陳麻婆豆腐”、“賴湯圓”、“潘魚”等,由於本文主要談老北京商家,所以就不過多涉及外地商家了。

就是著名的經營規模大的一些商家,也有不少以姓氏為名號,至今仍在經營的,如著名的“譚家菜”。多少年來,以姓氏為名號的商家,其名號作為“名號”也好,“字號”也好,“商標”也好,“品牌”也好,不管怎麼認定或稱呼,這些都是“金字招牌”、“無形資產”!已經消逝的,不應被人遺忘;仍在經營的,千萬對得起“祖宗”創業的艱辛和這“名號”的來之不易!換句通俗話說,就是要誠實守信,千萬別砸了“牌子”!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