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崔浩修史遭禍

由 觸控歷史瞬間 發表于 人文2022-07-28
簡介魏太武帝也想把鮮卑的歷史記錄下來,就讓崔浩主持這件事

洋為中用 什麼為體

386年,鮮卑人建立了一個國家,國號“魏”,歷史上叫北魏。鮮卑人最早在大興安嶺一帶,開化得晚,十分落後。北魏後來遷移到平城(在山西大同)定都,國勢逐漸強大起來。北魏的皇帝也學劉淵、石勒、苻堅那樣,用一些漢人管理朝政,成效顯著。這裡面,司徒崔浩功不可沒。

崔浩出身於官宦世家,關心國事,遇事有主見。他喜歡研究學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儒學經典也很精通。所以北魏開頭三代皇帝都器重他,讓他參與核心國事。崔浩也不負期望,沉穩負責,盡心盡力,讓北魏皇帝——魏道武帝非常欣慰!

有一年,平城遭旱災,地裡絕產,餓死了好多人。一些官員就建議遷都到鄴城,好躲過災荒。崔浩認為不行。他用充分客觀的理由讓魏明元帝(魏道武帝的兒子)採納了他的建議:就是讓災民到豐收的地方就食,但決不能遷都。轉過了一年,風調雨順,平城一帶是個豐收年。魏明元帝高興萬分,從此更加重用崔浩。

劉裕北伐後秦那年,有人給魏明元帝出主意:發兵堵住劉裕後路,定能取勝。劉裕對此持反對意見。他對魏明元帝,頭頭是道地說出了他的看法,分析到位,思維縝密,讓這位皇帝心服口服。

魏明元帝身體體弱多病,因此,他就派宦官去詢問崔浩:如果他身有不測,兒子又小,國家出亂子該怎麼辦?崔浩建議魏明元帝趕緊立長子為太子

,讓太子替父皇主持國事,就能避免出亂子。魏明元帝欣然接受,就立了十二歲的長子為太子,讓崔浩等六位大臣做輔臣,由他們處理國事,自己一邊養病一邊觀察。結果,太子和輔臣處理國事井井有條,魏明元帝很是滿意。423年,魏明元帝病死,太子即位,就是魏太武帝。

魏太武帝性格狠毒,可對崔浩特別尊重,凡事都要向他請教。統一天下,就是魏太武帝的首要目標。安頓好了國內事務,他就在崔浩的正確參謀和鼎力輔佐下,實施這一宏偉計劃。先是佔領了長安,滅了夏國;接著,打敗了柔然;後在439年,攻滅了北涼。

北魏終於統一了北方。魏太武帝滿心歡喜,對崔浩更是刮目相看。他吩咐大臣們,以後遇到大事,要先徵求崔浩的意見。

但世事難料,過了些年,魏太武帝下令處死了崔浩。原來,崔浩對那些鮮卑貴族態度輕蔑,惹得人家心中極為不滿。對此,魏太武帝開始還袒護著崔浩。可一件事情,著實激怒了魏太武帝。鮮卑人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自從建國後,見中原每朝每代都有史書,覺得很好。魏太武帝也想把鮮卑的歷史記錄下來,就讓崔浩主持這件事。不管對與錯、好事與壞事,崔浩和幾個文官都一五一十地寫出來。花了好些年的功夫,他們寫出了一部浩大的《魏書》(不是二十四史中的《魏書》)。寫完以後,他們就找來石匠,把書裡寫的刻在石碑上,立在路旁。這就惹了大禍。

鮮卑的王公貴族們一看,書裡把他們祖上做的不光彩的事都寫了進去,怒不可遏。許多人立即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了魏太武帝。魏太武帝派人核實後,也是怒火中燒。他即刻下令把以崔浩為首的幾個文官抓了起來。

450年,已經七十歲的、頭髮鬍鬚全白的崔浩被處死。臨刑時,好多鮮卑權貴都來看熱鬧,不少衛士還往崔浩身上撒尿。是幸災樂禍,更多的是解了心頭之恨的快意。只不過,魏太武帝心裡有些糾結,隔了沒多久,他就後悔了。少了足智多謀的得力助手,在此後對劉宋的戰爭中,他第一次嚐到了失敗的滋味。

崔浩修史遭禍

鮮卑權貴說:“崔浩罵祖宗,不饒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