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大明王朝1566》裡,上下眾人拾柴,卻都說火不是自己點的!

由 劇說歷史那年 發表于 人文2022-07-16
簡介在《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裡,內閣裡群臣與司禮監同皇帝周旋,地方徐派清流與嚴黨地方官員掣肘,基層海瑞王用汲為民抗爭,織造局一條若有若無的線貫穿三者——將決策層,執行層與基層的官場生態完全展現,也深刻揭示了民與官的尖銳矛盾

眾人拾柴下一句是什麼諺語

在《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裡,內閣裡群臣與司禮監同皇帝周旋,地方徐派清流與嚴黨地方官員掣肘,基層海瑞王用汲為民抗爭,織造局一條若有若無的線貫穿三者——將決策層,執行層與基層的官場生態完全展現,也深刻揭示了民與官的尖銳矛盾。

《大明王朝1566》裡,上下眾人拾柴,卻都說火不是自己點的!

在角色刻畫上,沒有一個人表現出臉譜劇裡奸佞應有的樣子,所有人都做著自認為正確的事情。嚴世蕃敢理直氣壯地指責張居正,叫囂“你也敢跟我侈談為國!”鄭泌昌何茂才為完成“改稻為桑”的國策,不僅分文不貪,還得想著怎麼保住自己的腦袋。如此“人人為國”,卻落得個國庫虧空民不聊生,著實有問題。

在劇中,編劇探討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劇中官員大都是忠奸兩面:與嚴派勾心鬥角的徐派清流領袖、內閣次輔徐階,劇末成為了學生張居正土改的首當其衝的大地主;浩然正氣的張太嶽,為了倒嚴竟說出“不管兩縣災民,讓事情鬧大,嚴黨自然就倒了”令人咋舌的話;“老成謀國”的胡宗憲,不論如何都不肯背叛恩師,哪怕知道嚴黨誤國;更不用說嚴嵩嚴世蕃等權奸認為國家執行離不開自己,鄭泌昌何茂才等貪官只求推行國策保全性命。

《大明王朝1566》裡,上下眾人拾柴,卻都說火不是自己點的!

但忠與奸存在一個比例問題。只會貪汙的蠹蟲,如田主簿,是蠹不到官僚階級上層乃至中層的,只能在下端遊走。真正的國之巨蠹,是做一件“用心體國”的事,貪三分“慰勞體己”的贓。

表面上有幾分為國為民的功,卻暗度陳倉,中飽私囊,嚴黨正是如此。上行下效,層層貪剝,窮了民與國,富了經手者。因為有幾分功,也導致嚴黨倒臺的時候,沒有引來群眾的歡呼,而是持久的沉默。這種忠與奸的辯證探討,才更像一個完整的人,更接近歷史真相。

朱七在抓嚴世蕃時,將沈漣與楊繼盛這樣的骨鯁之臣一帶而過,被嚴家父子迫害的忠良不可計數,二十年間黨羽遍佈,泯滅良心共同發財。嚴世蕃的那一句毀堤淹田輕輕鬆鬆讓九縣幾百萬人民流離失所,只為了填補自己貪剝而欠下的國庫虧空,但他至死都認為國庫虧空不是自己的過錯。沈一石號稱富可敵國,被抄家時竟無餘財,鄭泌昌何茂才也堅稱自己只受賄一小部分,不該承擔主要責任。上上下下眾人拾柴,都說火不是自己點的,但火終究是燒大了。這種狂歡導致惡果,在當下社會亦有影射。

《大明王朝1566》裡,上下眾人拾柴,卻都說火不是自己點的!

嚴家倒臺後,海瑞的死諫拉開了帷幕。海瑞認為,滿朝上下都知道,能讓嚴嵩這種賊臣活躍二十年,是因為嘉靖不上朝,自以為運籌帷幄。滿朝皆知卻人人不言,海瑞就要做這個為天下先者,去罵君父。

嘉靖自作聰明瞭一輩子,被如此撕破臉地痛罵當然是大發雷霆,史書上寥寥數語嘉靖就寬赦了海瑞,劇中陳寶國將嘉靖的心態變化表演地非常到位。怒而問責,後稍有反思,日日看海瑞的奏疏,憤怒卻找不到反駁的點,於是讓國子監那幫“沒什麼用的書呆子”幫他據理力爭。

但意識到自己確實存在問題的嘉靖,忍不住悄悄去見了海瑞,寄希望於海瑞會被說服。然而海剛峰就是海剛峰,秉忠直言所言具實又怎麼會被駁倒呢。嘉靖逐漸變得無助,像個孩子一樣自責,最後向徐閣老道歉,整個轉變讓人不禁嘆惋,棄道服而換龍袍也令見者哀傷。最後,嘉靖只得以江山君臣作解釋,告訴海瑞君臣是一個平衡的狀態政治才能夠穩定。

至於海瑞認可不認可穩定的政治生態,歷史已經告訴我們了答案。嘉靖對海瑞名為貶斥,實則高捧,認可了其“國之利器”的名號,託與裕王來治國。最後給裕王的遺詔也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年少成名的“天才”皇帝的落日餘暉。

《大明王朝1566》裡,上下眾人拾柴,卻都說火不是自己點的!

儘管歷史不會是簡單的重複,但在歷史中不斷反覆的人性本質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但這部劇我們可以看到編劇和導演對歷史的謹慎用心的猜測,意圖還原一個最真實的封建王朝政治環境。演員們經過對人物的反覆揣度,在每一場通告裡都不以簡便的臉譜表演,致力於刻畫一個完整的歷史角色。

各方各面,都用心精妙,誠意盈溢。能有這般格局的歷史劇,是藝術之幸。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