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反反覆覆無定見,葬身火海趙王爺(中)

由 中華人談歷史 發表于 人文2022-07-16
簡介兩軍相逢,必有大戰第二天,周德威、史建瑭看到叫罵不起作用,就命騎兵逼近汴營,放箭挑釁

割馬草是什麼意思

中和二年(公元882年),鎮州節度使王景崇病卒,年僅10歲的王鎔被軍士推為留後,承襲父位。

周式義正辭嚴

以前朱全忠在洺州追擊晉軍李嗣昭時,王鎔曾送書給李嗣昭,表示聲援。朱全忠正為此耿耿於懷,盛怒不息。所以周式一來,朱全忠就把半路上截獲的王鎔送給李嗣昭的書信拿出來,告訴周式:“王令公送給李嗣昭的書信在我這兒,應該由您把它送給李酮昭吧?”

周式自然明白朱全忠話中的含義,

答不好,腦袋搬家不說,更重要的是自己使命完不成

,鎮、定兩州就要歸他人所有了。

他強作笑臉說:“王令公寫信的目的,只是遵奉天子詔書的意思,勸解雙方罷兵而已!晉陽對我們本無恩義可言,王公又怎麼會偏向他呢”

朱全忠可不聽這些甜言蜜語,繼續說:“王令公與晉陽勾勾搭搭,對我們違盟爽約。我是專為此事而來,既然來了,就不準備空手回去!”

周式仍是一副笑臉,但話卻義正辭嚴:“大王是唐室中的重臣,應當以禮義取信天下,成千秋霸業。現在卻窮兵黷武,奪城掠地,天下人會怎樣看待大王呢?”

反反覆覆無定見,葬身火海趙王爺(中)

天下人會怎樣看待大王呢

朱全忠要奪取天下,最關心的就是天下人心的向背,周式的話恰好說到要害處,他趕忙改變態度,拉著周式的袖子,也笑著說:“前面的話是跟您開玩笑,不作數的!”

周式立即抓往這一轉機,呈上已在帳外的牛、酒和金銀的禮單,還主動提出讓王鎔的兒子昭祚以及大將梁公儒的兒子前往大梁,作為“人質”。

藉口總是好找的

王鎔臣服,朱全忠也就就勢改變態度,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昭祚,讓昭祚長期住在大梁城內,名為招親,實為囚禁。

所以後來朱全忠稱帝,王鎔雖然滿心不樂意,但還是採用朱全忠的開平年號,以表示自己是大梁的臣僚。

朱全忠雖然使王鎔俯首稱臣,但他也清楚王鎔並非真心,

對付王鎔的最好辦法仍然是把他消滅掉

,從而真正奪得鎮、定、深、冀四州。

藉口總是好找的。魏博節度使羅紹威病故,魏博大亂,朱全忠以保護王鎔安全為藉口,派親軍三千,由供奉官杜廷隱、丁延徽率領,分別來到深、冀兩州,名義是“協助鎮守”。同時另派大將王景仁、李思安,率師七萬,駐紮在柏鄉(今屬河北省),擺出了一副吞併王鎔的架勢。

反反覆覆無定見,葬身火海趙王爺(中)

一副吞併王鎔的架勢

但深、冀兩州的守將不肯放汴軍入城,飛騎向王鎔報告。誰知糊塗的王鎔卻下了讓汴軍入城、自己的部隊出城駐紮的命令。杜、丁兩將入城之後,馬上關閉城門,殺戮城內居民及留守將士。一夜工夫,深、冀就插上了朱全忠的大旗。

兩軍相逢,必有大戰

王鎔至此才看透朱全忠的用意是吃掉自己,又轉而向晉陽告急。

這時李克用已經病故,繼位的是他的兒子李存勖。李存勖雖然痛恨王鎔的反反覆覆,但他也明白保住王鎔就是給自己保住了鎮、定、深、冀四州的大片領土,掩護了自己的側翼,所以還是派大將周德威率騎兵三千南下,不久自己又親領大軍,從贊皇(今屬河北省)東下,馳援王鎔。

王鎔這時也改變態度,改後梁開平四年為李唐的天祐七年(公元910 年)。

兩軍相逢,必有大戰。李存勖遠道而來,急於決戰。他命周德威、史建瑭向汴營挑戰。但

王景仁的策略是閉門不出,任從叫罵,充耳不聞

。目的很明顯:先避晉陽軍的銳氣,等過些日子李存勖的部隊鬥志鬆懈以後再以少勝多。

反反覆覆無定見,葬身火海趙王爺(中)

兩軍相逢,必有大戰

第二天,周德威、史建瑭看到叫罵不起作用,就命騎兵逼近汴營,放箭挑釁。

因逼得太近,汴軍士卒中箭者百餘人,這下可激怒了梁軍。先鋒李思安、副招討使韓勍率步騎三萬,向晉軍發動了反攻。這三萬人全是梁軍龍驤、神威、拱宸等番號的精銳部隊,著裝華麗,武器精良,而且訓練有素,無論在人數上,還是在氣勢上,都鎮往了周德威的部隊。

這下輪到周德威、史建瑭著急了,急命士卒後隊改作前隊,一邊應戰,一邊撤退。一直退到濟水河邊,憑藉河流的阻擋,才算頂往了汴軍的攻勢。好在周德威、史建瑭指揮有方,撤退時還能保持戰鬥隊形,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

兩軍隔水而陣

過了幾天,時間已到了天祐八年,即後梁開平五年(公元911年)。李存勖又命周德威、史建瑭率三千騎兵,事先在柏鄉的村落山林間埋伏好,然後派出三百名騎兵,逼近汴營,砍殺出營割馬草、打柴禾計程車兵。

李思安聞訊,氣得雙腳直跳,他請求出營追殺。韓勍前幾天已得了甜頭,所以不太在意,還是按老辦法,列陣而出。

這三百騎兵,本是誘敵之兵,見梁軍列陣出營,且戰且走,落荒而逃。

汴軍不知是計,報仇心切,在後猛追,向北直追到高邑縣境內。汴軍仗著人多,列陣六七里,有恃無恐。晉陽軍也傾營而出,隔濟水列陣。

兩軍隔水而陣,最要緊的是奪取河橋,衝殺對方

。河橋早就被周德威一方控制,王鎔的部將梁公儒親督士卒守橋。汴軍連續發動了四次衝鋒,都沒有奏效。

反反覆覆無定見,葬身火海趙王爺(中)

兩軍隔水而陣

李存勖與監軍使張承業在高處觀戰,看見汴軍經過幾次奪橋戰鬥,已疲勞不堪。當時已過中午,但汴軍還沒有吃飯,鬥志大減。李存勖命親軍通知周德威:“放汴軍過橋,趁他們列陣未完時擊敗他們!”

周德威領會了李存勖的意圖,作了一番佈置,然後命梁公儒後撤。汴軍以為梁公儒頂不往了,一窩蜂地搶過了橋。

(待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