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人文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由 禪淨密實修 發表于 人文2022-07-15
簡介要明白“天命”,必須通曉幽明的變化,這種深邃的道理,對資質中等以下的人很難解說,所以孔子很少提到

利命是什麼命

“子罕言”,“鮮”,是少,而“罕”比“鮮”還少。“言”,是自己直接說出,而“語”是和人互相問答,認清“言”和“語”的不同,才不會誤解本章。“利、命、仁”三者,孔子皆是很少說,但是三者比較之下,“仁”說得稍多,其次是“命”,最少是“利”,所以本章經文敘述子罕言,先說“利”,再說“命”,再說“仁”。這樣好的文章,只有像子游、子夏文學科大哲,才有能力寫出來,後世難以超越。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利”是“義之和也”,將人和物,調和到非常適宜。一般人容易誤解“利”的原意,只知謀取私利,而失去彼此各得其宜的“義”,所以孔子教導弟子要“喻於義”,對“義”要清楚明白,卻罕言“利”。“與命”,“與”,是及、和的意思。“命”,天命,包含個人境遇的窮困通達,以及壽命的長短。要明白“天命”,必須通曉幽明的變化,這種深邃的道理,對資質中等以下的人很難解說,所以孔子很少提到。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孔門德行科的大哲冉伯牛,他染上惡疾,在家隔離,孔子前去探問。一見面,就握著冉伯牛的手說:“毋之!命矣夫!”這是不應該有的道理呀!冉雍(伯牛的名)有好德行,必得好結果,現在卻惡疾纏身,那應該是天命呀!孔子只提天命,並未加以解說。因為天命幽微深遠,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解說只有徒生困惑而已。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與仁”,“仁”,有親密及加厚的意思,也就是視人如親,厚以待人。仁的範圍廣大,從親厚自己的雙親及家人做起,往外擴充套件到朋友、同事、人民,甚至所有的人,都能安身立命。這種仁的事業非常盛大,必須弘毅堅忍,死而後已才辦得到。孔子不敢自居是仁人,對人也不輕易讚許是仁人,這就是本章孔子罕言仁的意思。在《論語》中,對仁的談論及記載,但都屬於答問的內容。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子罕言”是本章的關鍵字,不可滑眼而過,造成錯解,應當學習“字字致意”,才能避免妄改經文、隨意注經的過失。孔子斷絕四件事:禁止放任意念隨意測度,禁止專必偏見,禁止固執事或理,禁止執我不放。“子絕四”,“絕”,斷的意思。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種,這是賢者的境界。更斷絕了這四種禁止之心,達到自然化去,才合乎孔子聖人的境界。“毋意”,“毋”是禁止、不要,“意”是測度。原來心念一動是“意”,能控制意念往一處去而不亂跑,這是“志”。孔子心念都往道上走,能轉意念,這就是“毋意”。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毋必”,“必”,專必、偏見,不合乎中庸之道。孔子“祖述堯舜”,本於堯舜之道而遵循奉行“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執持過與不及的兩端,把恰到好處的中庸之道,施用在人民身上,讓人民得到實際的利益。“毋固”,“固”,固執某些事理,卻不能變通。如孔子不堅持古禮的麻冕,而採用通行的純冕,通情達理不固執,這是“毋固”。“毋我”,“我”,誤認己身是我,真實不虛,堅持不肯釋放。孔子“述而不作”遵循傳述古聖賢之道,自己卻不創作,沒有“我”的色彩。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宋仁宗皇祐二年,江浙地區發生嚴重的饑荒。范仲淹正擔任杭州太守,就開啟官倉分送米糧,並募集民間物資,展開各項賑災工作。因為當地人愛好划船競渡,范仲淹就放任百姓划船競渡,自己也每天搭船出遊,在西湖上宴飲遊樂。百姓們扶老攜幼出遊西湖,熱鬧非常。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主事者,鼓勵利用饑荒之年,工錢最低,可以大興土木莊嚴佛寺。范仲淹也帶頭翻修糧倉和公家房舍,每天僱傭的工人就有一千人之多。

孔子很少直接說出的“利、命、仁”這三條道理,原因很少人知道

如此不管是貿易、餐飲、手工技藝、勞役,仰仗官府或富家餬口維生的人,每天不下數萬人。果然這一年,江浙災區只有杭州人民不會流離失所。這都賴范仲淹的不固執、德能兼備所致。放縱“意念心志”,專必偏見,對事或理固執不通,執我不肯釋放,這四項正與修道相違背。我們應時時自我提醒,方能契入聖賢大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