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京劇—沒落的貴族,需要新鮮的血液

由 mengyabo 發表于 遊戲2022-04-29
簡介地球上從來不缺乏高度複雜的藝術,而藝術本身想要不斷髮展,務必要不斷改革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與節奏,脫離時代的藝術作品,單單談藝術的表現形式,比如京劇的唱腔、唱詞、動作、手法等,不與時俱進,沒有創新的藝術內容,就是一個空殼,畢竟大眾不是看各

沒落貴族是什麼意思

文化是一種符號,文化是一種情懷,文化是一種紐帶,文化更是一種社會進步。以四大文明古國為代表的文化,每個文化都絢麗多彩,每個文化又都特立獨行,四大文明古國三個沒落了,只有中國的文明仍然存在,文明造就了文化,文化體現了文明。中國文化的延續體現了中國文明的進步,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俱進的文化無時無刻不體現在文化的表現裡面,文藝隨著時代的發展的興起衰落,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文章、清末民初的京劇,無不緊跟時代的脈搏。

一種文藝表現形式的沒落,比如京劇。京劇是今天大多數年輕人都不喜歡聽喜歡看的一種傳統藝術。孫中山先生稱之為國粹,國粹者,國家固有文化中的精華,也就是傳統藝術的精華,京劇形成於1840年前後,興盛於清末及民國,文革時期的樣板戲那是京劇最後的繁榮。

研究傳統藝術的老藝人老圈子裡,特別是喜愛京劇的,很喜歡將京劇文化的沒落簡單的歸結為現代社會的浮躁。同時無限拔高本身的藝術性。卻忽略了自身固有的問題。孫先生的國粹論讓京劇受到了束縛。

但實際上現代社會造就了以前遠遠無法比擬的受眾和極為便捷的獲取手段。

地球上從來不缺乏高度複雜的藝術,而藝術本身想要不斷髮展,務必要不斷改革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與節奏,脫離時代的藝術作品,單單談藝術的表現形式,比如京劇的唱腔、唱詞、動作、手法等,不與時俱進,沒有創新的藝術內容,就是一個空殼,畢竟大眾不是看各種藝術的表現手法,而是透過藝術表現手法來貼合時代的氣息,表現當代人們關注的話題,清末民國的《定軍山》雖說故事發生在三國,但是裡面的藝術內容,卻是切合清末民國時代的,所以當時無論資深票友,還是普通群眾,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能透過《定軍山》來找到自己生活的社會的影子,來對比體會一下,這也是為什麼京劇在當時幾乎成為流行文化,從王公大臣到走卒販夫都會哼哼幾句,也會“看著直掉眼淚”或“看的滿面通紅”。

現在人再欣賞《定軍山》第一個問題不是過分複雜和過高的藝術門檻,而是無法契合現代人的生活,無法形成代入感。表現的角色,唱腔沒有一個能讓一個現代觀眾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形成代入感。

而現今,即使是資深票友,也大多沉迷於技法,沒見幾個能對作品本身表現的人物和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的。拋去故事內容這最重要的要素,卻整天談論起技藝技法,如同研究漂亮的盒子而不去關注盒內的珍珠一樣,終究是皮毛之法。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討論的也大多是各種唱腔技法,新人出來也是向老人學習各種派別的技藝,以期模仿的更像,唱的更似,卻少見新的表現內容,根本就無法欣賞到現代戲曲,更是哼哼唧唧唱的老一套。京劇為什麼不能短小精悍,為什麼不能向歌曲一樣在較短的時間內唱一首愛情曲調。古代老學究說淫詞濫調,可《詩經》開篇就是情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改革,從來都有反對派,不改革,從來就是一個死。

今天的大多數人喜歡看手機,網路電視劇,大家可能會討論一下劇情啊、明星啊、八卦啊什麼的。清朝興起的京劇,在民國時期大興大展,幾十年前,大家聚在一起是討論京劇的,劇情啊、唱腔啊、明星啊什麼的,各種花邊新聞,各種追星,圈內各種爛七八糟事兒。跟今天是一樣一樣的。

只不過,時代過去了,僅此而已。

當然,比起別的曲藝來,京劇可能是最不幸的那一個。同樣是時代都過去了,相聲還存活在小劇場裡,還存活在網路影片裡,還能接地氣,還有好角兒、好作品。

京劇呢?倒了血黴了——因為有了現代更流行的藝術表現形式,比如歌曲。

現代流行歌曲《愛拼才會嬴》本是拼搏奮鬥的意志,卻唱的委婉舒緩,軟綿綿的腳下無力;張惠妹的《站在高崗上》一首情歌,卻唱的宏偉高亢,毫無恩愛纏綿的意思,歌曲反常唱法,倒也不缺一種美麗。

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大陸歌曲的復興時刻,一首《濤聲依舊》扛起了大陸流行歌曲復興的大旗,90黃金一代比比皆是,90年代,是華語樂壇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那時,不光港臺音樂如火如荼,內地樂壇同樣風生水起。那是一個內地樂壇唯一可抗衡港臺樂壇的年代。但內地樂壇與港臺那邊不同的是,港臺他們是幾個天王巨星唱主角,其他只能偶爾陪襯;而內地卻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很多籍籍無名的小歌手一夜之間憑一首歌紅遍大江南北。你方唱罷我登臺,風水輪流轉,這樣一來,就誕生了很多似乎一輩子就一首歌的歌手。比如火風-《大花轎》、孫悅-《祝你平安》、尹相傑&於文華-《縴夫的愛》,李春波-《小芳》、黃鶴翔-《九妹》、林依輪-《愛情鳥》、高林生-《牽掛你的人是我》、謝東-《笑臉》、高楓-《大中國》、景崗山-《我的眼裡只有你》、戴軍-《阿蓮》、蔡國慶-《365個祝福》、陳星-《流浪歌》、孫浩-《中華民謠》、付笛生&任靜-《知心愛人》、江珊《夢裡水鄉》、陳少華-《九月九的酒》、屠洪剛-《霸王別姬》、周冰倩-《真的好想你》、含笑-《飛天》。一個人、一首歌、一輩子,一段情。

大陸流行歌曲的復興,不是簡單的學習港臺、日本、美國或者歐洲,而是現代生活的提高,流行歌曲契合現代人的生活。

現代社會造就了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的更加便捷的資訊時代,傳統文藝在藝術的變現形式,內容上無法比擬流行歌曲,那麼流行歌曲的短平快就突出的表現出來了,它可以用較少的人(大多數是一個人)來變現藝術形式,並且流行歌曲的唱腔、唱詞、曲調豐富多彩,比起京劇的老調唱腔,老生常談,老故事老講來說,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無可奈何花落去”。生老病死,萬物都是如此。該消亡的總歸要消亡,誰也攔不住。永存在記憶裡,比一點點糟蹋乾淨強得多。

但是,明明好好的,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現代人糟蹋起國粹來那是毫不含糊,衝上去一頓猛打,生生給打成了植物人。然後又把這個植物人推到前臺,號稱是民族瑰寶、文化國粹,擺弄起這種植物人那是有模有樣,讓幹嘛幹嘛,讓怎樣怎樣,怎麼折騰都號稱是繼承發揚國粹,這種不要臉的手法用一句話來形容真是太貼切不過了:光腚拉磨——轉圈的丟人。

死,不可怕,可怕的是,屈辱的活著。

京劇沒落了,除非改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