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陶瓷塑匠心,泥火漾心歌——解讀寧鋼及其作品

由 家庭週報 發表于 遊戲2022-04-13
簡介左:《歲歲和合》右:《歲歲平安》2014年,寧鋼作品陳列在APEC峰會主會議廳技法的探索與藝術的嘗試 1988年,寧鋼回到母校景德鎮陶瓷學院工作,母校陶瓷研究與創作的條件和氛圍,給了他極大的動力和空間

泥英語怎麼讀

景德鎮是一個傳奇的城市,整個城市的歷史和現在都緊緊圍繞著一個詞彙,那就是陶瓷。景德鎮的歷史,從陶瓷走向世界,世界因陶瓷而認識景德鎮。在推動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程序中,有著無數人的付出與努力,寧鋼便是其中具有卓越貢獻的一位。

家庭的蒙學與藝術的自覺

寧鋼的父親寧璘教授,是我國著名畫家和藝術教育家。20世紀40年代畢業於武昌國立藝專(現湖北美術學院),1951年他跟隨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寧璘教授自景德鎮陶瓷大學1958年成立伊始,就長期擔任美術基礎教學工作,為中國陶瓷界培養了大批藝術教育人才和藝術創作人才,是一位德藝雙馨、桃李滿天下的教育名師。

寧鋼出生於景德鎮,自幼跟隨父親學習油畫,家學給他奠定了良好的教育基礎與氛圍。寧鋼深受父親的影響,不管是為人的德行方面,為人樸實、厚道、謙和低調,還是藝術創作方面,立足傳統又借鑑西方藝術觀念與現代構成,都有父親的啟蒙與指導。

寧鋼本科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今景德鎮陶瓷大學),經過了系統的專業學習與鍛鍊,被分配到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在工作期間,他苦學景德鎮各類傳統陶瓷技藝,這個時期是他受益最大、成長最快的階段。他開始進行陶瓷藝術的創作和設計作品,將繪畫和陶瓷材料相結合,進一步夯實藝術技藝基礎的同時,也在逐步提升自己藝術的表現力和領悟力。

陶瓷塑匠心,泥火漾心歌——解讀寧鋼及其作品

左:《歲歲和合》右:《歲歲平安》2014年,寧鋼作品陳列在APEC峰會主會議廳

技法的探索與藝術的嘗試

1988年,寧鋼回到母校景德鎮陶瓷學院工作,母校陶瓷研究與創作的條件和氛圍,給了他極大的動力和空間。這期間他開始廣泛地開展陶藝實踐,他堅持在傳統陶瓷文化裡深挖、細挖,進行各種藝術的嘗試,試圖從中尋找一條新的出路。1992年,他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在陶藝創作上不斷探索,寧鋼的創作進入一個新時期,初步形成了他個人藝術風格。

這一時期,寧鋼創作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第一,作品內容的嘗試。從民間美術中探索陶瓷裝飾的創新,從植根於繪畫和陶瓷材料的相結合,從民間藝術著手,如剪紙、皮影、臘染、印花土布、磚刻、木板畫、年畫等,從傳統民間美術中吸取營養,創作出的作品顯示出造型美和強烈的生命力。第二是創作技法的嘗試。在藝術探索的最初階段,寧鋼在釉色和裝飾技法上做了很多嘗試,初步突顯了作者的藝術表現慾望和個性追求,他借用“泥性”和陶瓷的工藝語言來表達自己對生活和藝術的理解,從而在陶瓷藝術的探索中形成有個性的語言風格。

此外,最突出的一點是對鬥彩形式的創新與嘗試。寧鋼採用的“鬥彩”方式,以高溫色釉為底色,採用潑釉的方式所形成的圖底,其形態更為自然、豐富、多變,具有強烈的現代色彩和時代感。這類作品顯示出寧鋼的繪畫功力,具有強大的視覺張力和獨特的個性色彩。這也標誌著寧鋼個人風格走向的正式形成。

陶瓷塑匠心,泥火漾心歌——解讀寧鋼及其作品

迴歸傳統與藝術的創新

在進入21世紀之際,寧鋼的陶瓷藝術創作也步入轉折點。進入了一個逐漸擺脫西方現代陶藝影響,向中國陶瓷藝術主動迴歸,並形成鮮明個人風格的時期。他的陶藝創作從形體變化的追求轉向對器物畫面裝飾風格的變化,將豐富多彩的高溫顏色釉與釉上彩繪結合。這種傳統性的迴歸主要表現在:

首先,是藝術題材的傳統與拓展。寧鋼陶瓷藝術的題材表現很寬廣,各種風格的裝飾藝術和造型風格在作品上得到了拓展,他把陶瓷帶到了一個具有巨大表現力的藝術空間裡。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梅花系列、荷花系列、荷鶴系列等作品。

其次,是工藝技法的傳統與創新。在工藝技法上,他回到中國傳統陶瓷文化的深處,用古彩、粉彩、潑釉鬥彩、潑釉鬥彩加淺浮雕等景德鎮傳統陶瓷工藝,並加以個性化的創新改造。在他的作品裡,器型與裝飾的結合,平面與立體的結合,都體現了創新性的追求。

此外,還有綜合材料的傳統與多元性。在他的陶瓷作品上,將陶瓷工藝技術與陶瓷新材料相結合,把中國傳統的陶瓷材質做深度的傳承。在陶瓷創作中對中國紅釉的獨到處理,就和材料方面的突破創新有關。還有器型與裝飾的結合,平面與立體的結合,都體現了創新性的追求。

這一時期,為了在陶藝上有更多的提升和進步,寧鋼先後在韓國圓光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進行了碩士和博士的專業深造。在此過程中,他對陶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寧鋼說,傳承與創新依然將是我在藝術探索上的關鍵詞,融合與交流則是使之更加完美的方法。中國現代陶藝創新發展的根本是在創新中有別於傳統,敢於嘗試新的技法,用更加多樣化的材料和工具、風格樣式去表現陶藝作品。弘揚中國陶瓷文化,應該在開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理念中成長。

陶瓷塑匠心,泥火漾心歌——解讀寧鋼及其作品

開放融合與藝術的對外交流

陶瓷是文化傳遞的使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義。2013年,寧鋼組織“中國白金景德鎮現代陶瓷藝術展”赴英國劍橋大學博物館展出,並在白金漢宮受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親切接見。在白金漢宮收藏的歷代中國藝術品中,僅有的兩件現代陶瓷作品就是寧鋼創作的《祥雲》龍紋瓶和《歲歲和合》瓷盤。2013年作品《善行天下、愛灑人間》作為禮物由國家民政部贈送給李嘉誠85歲壽辰,受到李嘉誠高度評價。2014年,寧鋼的作品《歲歲和合》、《歲歲平安》擺放在北京APEC峰會主會議廳。

2014年9月,寧鋼擔任景德鎮陶瓷學院(2016年5月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2017年9月擔任景德鎮陶瓷大學校長。景德鎮陶瓷大學作為中國唯一的以陶瓷為特色的多科性高校,毫無疑問肩負著推動陶瓷對外交流和發展的任務。學校積極響應“一帶一路”精神,無論是對陶瓷的科技發展、學術交流,還是對陶瓷產品的設計創新,都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景德鎮陶瓷大學先後代表中國在法國盧浮宮、大皇宮、英國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希臘亞洲博物館、紐約聯合國總部等重要場所進行多次師生作品展。

從創作的當代性來看,寧鋼的陶瓷藝術代表了當代中國藝術陶瓷藝術的一個高度。寧鋼給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帶來了世界性的影響,他樹立了中國陶瓷藝術在世界上的一個新形象、新高度、新標尺。

陶瓷塑匠心,泥火漾心歌——解讀寧鋼及其作品

“小我”與“大我”,大愛成大器

如今的寧鋼,已是引領中國陶瓷藝術發展的帶頭人。在中國陶瓷藝術繁榮和創造性推進的過程中,寧鋼可以說是有作為者中的一個縮影、一個代表。在他的身上全面地反映了中國陶瓷藝術、特別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的一種當代狀態。

寧鋼將自己對傳統文化和藝術、對人生的理解融和到自己的陶瓷藝術創作之中,透過泥的塑造和火的鍛鍊,化為精美異常的陶瓷藝術佳作,經過二十餘年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現語言和風格。他不滿足於陶瓷材料和技能的把握,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而是更多地在這之外進行學習和探索,以期在文化品格和藝術品格上有進一步的提升和建立。

我們期待和相信,在今後的歲月中,在今天的基礎上,寧鋼教授一定會創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佳作奉獻給喜愛他的陶瓷藝術的廣大受眾,為中國和世界陶瓷藝術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作者:辛鳳,博士研究生,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講師)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