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由 ZAKER生活 發表于 遊戲2021-05-18
簡介只有最早致力大航海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能修正錯誤,追本溯源,分別稱呼火雞為“七面鳥”“秘魯雞”,多少能看到美洲原住民的源流

南瓜狗肉可以同吃嗎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撰文 | 魏水華

頭圖 | 吃貨LA

在農業部今年起草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裡,狗肉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這份名單。雖然有爭議,但畢竟也只是各執一詞的爭議而已。

但火雞卻神奇地出現在傳統禽畜的名單裡。沒錯,就是美國人在感恩節吃的那種又大、又柴的火雞。對中國人來說,只有過洋節或者嘗新的時候才會偶爾吃一次。

傳統禽畜?確定不是逗我玩?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No。1 壹

中國人對火雞,並不是一無所知。我們接觸火雞的時代,也許遠遠早於建國史不到250年的美國。

這種原產於美洲的大型禽類,最早由西班牙人探索世界的艦船帶回舊大陸。從一開始,歐洲人就看上了這種味道並不怎麼好的家禽。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美洲的自然環境與歐洲區別很大,文明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豐沛的降水、充足的陽光、肥沃的土地和產量巨大的糧食、油料作物,讓印第安人完全沒必要馴化牛作為耕種工具。在哥倫布登陸之前,美洲大陸所有的牛都處於野生狀態。

而性格溫馴、特別能吃的羊駝、火雞,則成了首選。在當時內卷嚴重的歐洲人看來,耗費糧食飼料極大,只是傻長肉的這些新大陸動物飼養價效比太低,而印第安人卻覺得:糧食有得是,養起來又不費功夫,為什麼不多養點改善伙食呢?

另一方面,美洲原住民雖然發展出了高度發達的天文、曆法,冶金技術卻極其落後。冶金落後,除了武器落後之外,還直接導致了炊具落後、烹飪水平落後。在沒有進化出複雜味蕾的時代,人類常常會滿足於單純的飽腹感。火雞肉厚、又是純粹的白肉,蛋白質含量極高,隨便塞幾塊就能滿足人體長時間的需要。雖然滋味不好,但明火燒烤,加上美洲原產的辣椒調味去腥後,胡亂總能對付。

對飄洋過海前來的最早的歐洲拓荒者來說,友善的原住民並不是生存的障礙,飢餓、缺糧才是。印第安人為他們貢獻了土豆、玉米,還拿出了頂飽的火雞,最終幫助白人在這塊土地站穩腳跟。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所以,感恩節吃火雞,起初並不是為了好吃,而是來自憶苦思甜的行為藝術——這與今天小學生學農勞動時候吃的紅米飯、南瓜湯其實是一回事。

有趣的是,隨著舊大陸和新大陸連線的不斷緊密,各種香料、炊具源源不斷地運進了這片處女地。各種牛、羊、雞肉的烹飪方式被應用於火雞,剁大塊油炸、香草烤、撕碎後丟進色拉里拌……

15-16世紀,人類的烹飪已經發展到了很高水平,包括烘焙、燴煮、香煎在內的很多烹飪方式已經成熟,加持到了火雞身上,也能成就所謂的美食。

食材、調味料和烹調同樣重要,在任何時代、任何場景下,都是適用的。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No。2 貳

由於火雞顏色鮮豔、具備一定的觀賞性,很快,它就從美洲骯髒的籠圈裡,來到了歐洲、亞洲達官貴人的私家花園裡。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哥倫布堅持認為自己到達的是印度,他遇見的是印度人。這是今天“印第安人”這個奇怪稱呼的來源。而印度人養的雞,自然也是“印度雞”。

在今天的法語、俄語,波蘭語。荷蘭語,芬蘭語,瑞典語,挪威語,丹麥語等歐洲主流語言中,火雞依舊保留著哥倫布對它錯誤的命名——印度雞或加爾各答雞。

馬來西亞人把它稱為“荷蘭雞”、柬埔寨人則稱為“法國雞”,都來自殖民宗主國的印象。

只有最早致力大航海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能修正錯誤,追本溯源,分別稱呼火雞為“七面鳥”“秘魯雞”,多少能看到美洲原住民的源流。

但要論最特殊的,是英語和漢語。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英語的火雞是turkey。這個來自中北亞的單詞,曾經特指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中原帝國的勁敵——突厥(Turks)。大約在唐太宗貞觀到唐高宗顯慶的幾十年裡,突厥帝國分裂,並被唐王朝消滅。

在此之後,突厥人後裔被稱為turk,他們構成了今天中亞各國重要的主體民族之一。而自認為繼承了突厥衣缽的土耳其,則將國名定為turkey。

英國人之所以給火雞起了“土耳其”的名字,比較普遍的猜測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來自非洲的珍珠雞在伊斯坦布林集中交易。因為珍珠雞毛色與火雞相似,英國人弄混了兩種生物而搞出的“烏龍”。

但事實上,這種提法是經不起推敲的。首先,結合了家雞、孔雀和珍珠雞三種禽鳥特點的火雞,外觀辨識度很高,與珍珠雞的體型相差巨大,不太可能被嚴謹刻板的英國人搞混。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其次,英國擊敗西班牙與荷蘭,逐漸成為世界霸主已經是17世紀之後的事,此時的奧斯曼土耳其國勢已經急轉直下,與英國的交集並不多。哪怕有交集,也應該是物理距離與之更近的東歐、南歐諸國受影響才對。遠在北海的英國人忙著向西、向南航海擴張,沒理由與地中海東部盡頭的土耳其過多接觸。

一個更靠譜的猜測是,turkey之名,來自中文的“火雞”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No。3 叄

“火雞”兩字,最早見諸於中文文獻,是描述鄭和下西洋的《瀛涯勝覽》。作者描述了馬來、印尼叢林裡一種兇猛的野生鳥類鶴駝:“大如仙鶴,圓身簇頸,比鶴頸更長。頭上有軟紅冠,似紅帽之狀。又有二片生於頸中。嘴尖。渾身毛如羊毛稀長,青色。腳長鐵黑,爪甚利害,亦能破人腹,腸出即死。好吃炭,遂名火雞。”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雖然字裡行間,帶有中國人玄幻和誇張的敘事風格,但不難看出,這是一種比珍珠雞更接近於火雞的鳥類。

稍晚之後,當葡萄牙人的艦船抵達中國南海,帶來真正的火雞之後。當時的中國人想當然地認為,二者是同一種生物。”火雞“之名從此耳熟能詳。

在早期接觸火雞的中國南方方言裡,“火雞“二字的發音是for-gai(粵語、客家話), fur-key(贛語、閩南語)。

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環是,在當時流行的手寫花體字母裡,小寫的f與t極其相似,容易誤會。Turkey的真身應該是furkey。

更重要的是,從《瀛涯勝覽》成書、葡萄牙人登陸澳門、英國人登陸廣東的時間線先後來看,這種猜測是合理的。

所以,極有可能,讓土耳其背鍋數百年的火雞turkey,其背後真正的大魔王。是閩南語裡的火雞。

事實上,這與tea來自閩南語裡的“茶“,ketchup來自閩南語裡的”魚露“,都反映了閩廣地區率先睜眼看世界的性格;與擅長航海,率先展示中華文化的歷史。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END-

從這種猜測來看,火雞抵達中國的時間,應該遠遠早於1843年,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小說《聖誕頌歌》裡認真描述火雞配肉醬汁的時間。

之所以中國沒有推廣養殖與食用火雞,除了這貨飯量大、只會傻吃長肉之外。肉質粗糙,不好吃,才是被美食國度嫌棄的最重要原因。

狗肉不能吃了,火雞卻被列入了傳統畜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