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由 會澤萬事通 發表于 遊戲2021-05-18
簡介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民國時期,洋芋這一外來品,在東川(即今會澤)已得以廣泛種植,品種有鼠子洋芋及白花洋芋等,洋芋在這裡,已成為老百姓最普通的食品,另外還可以製造洋芋小粉和製作酒精,可見,洋芋在當時的會澤,已經得到廣泛的栽培和利用

七彩果要去皮嗎

牛糞烤芋分外香

牛糞烤芋分外香,

油炸鮮薯味特長。

駕車飄來七彩果,

傾倒多少外來商。

會澤是一個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其獨特的氣候也造就了很多地方特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會澤最出名的特產之一——洋芋。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吃洋芋,長子弟”,洋芋,在會澤已經成為人們喜好的一種食品,在縣城及各鄉鎮,爐子烤的,是火燒洋芋;鐵鍋裡炸的,是油炸洋芋,農貿市場攤點賣的,是才上市的洋芋;土特產門市賣的,是加工成品的洋芋片和洋芋小粉,餐桌上,是洋芋烹飪的菜餚。到鄉村每一農戶,火塘裡燒著的是洋芋;廚房裡,加工的也是洋芋;樓上堆的,還是洋芋,真可謂,處處都有洋芋的身影,時時都能嗅到洋芋的香味,壯哉,洋芋。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在會澤,人們都把馬鈴薯稱之為“洋芋”,在學術界,有一種認為:隋唐以前,中原以外地區傳入的東西都冠之以“胡”字,如胡豆、胡茄、胡琴等;明代以後傳入中原的都冠之以“番”,如番茄、番薯等;清代傳入中原等地的東西,則往往冠之以“洋”,如洋芋、洋火、洋鹼等。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馬鈴薯傳入會澤後,找到了它最適宜生長之地,到民國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編摹於民國時期的《新摹雲南通志·產物考》是這樣記載的:

洋芋,屬茄科,亦名馬鈴薯,初產南美智利,輾轉移至歐亞,由西班牙傳入菲律賓,再由菲律賓輸入中國內地。雲南栽培,不知始自何時。舊時以為有毒,名不甚彰顯,舊《志》均無記載,雖性適暖地,但寒冷之區亦能繁殖,以故滇東北一帶(如東川、巧家、昭通、宣威等處)如鼠子洋芋、白花洋芋等,尤稱名品,附近住民持為常食。此芋供食部分,即其地下塊莖,中含澱粉質,為制粉及造酒精(滇中尚未有此工業)之用,誠經濟植物之一也。有早生、晚生兩種。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民國時期,洋芋這一外來品,在東川(即今會澤)已得以廣泛種植,品種有鼠子洋芋及白花洋芋等,洋芋在這裡,已成為老百姓最普通的食品,另外還可以製造洋芋小粉和製作酒精,可見,洋芋在當時的會澤,已經得到廣泛的栽培和利用。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在會澤馬鈴薯的發展史上,不得不提及駕車鄉的“奇彩土豆”,奇彩土豆原名小烏洋芋,建國前就在縣城內種植,因其種系的退化產量較低不被人重視。但該品種薯形小巧、色彩絢麗、營養豐富、水分少、澱粉高、味道可口的特殊品質,加之對土壤,氣候的特殊要求和不施化肥、不灑農藥的種植方法,成為了當代人最青睞的“綠色食品”,駕車鄉人民政府因勢利導,使這一閒置的沉寂了半個世紀的老品種煥發了青春,重新登上了會澤優良品種及餐飲業的歷史舞臺,成為了會澤的特別產品。該品種薯形小巧,一般直徑在3-6cm左右,切開後有呈圈狀分佈的紫色薯肉,層層環繞,中心為白色。故取名為“奇彩土豆”。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該產品經雲南省農業科學院測試中心化驗分析,烘乾樣含澱粉68。41%含蛋白質4。25%,並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每千克含鈣198mg,含鎂798mg,含鈉100mg,含鐵118mg,含鋅5。3mg,是無汙染的純天然“綠色食品”,被譽為“薯中精品”。在當今消費理念中,奇彩土豆因其色彩、味道、口感以及不施化肥,不用農藥得到大多數消費者的歡迎,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在會澤這一百多萬人的大縣,洋芋不但是主食,也可做副食、零食。煎、炸、炕、炒、燜、燒、蒸、煮、沓、焐、拌、焙、熯 等烹製手段應有盡有。據統計,在會澤老百姓的手中,洋芋的烹飪加工有以下諸種: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一、原生吃法:燒洋芋:將洋芋於火塘中、或爐子上燒烤,這是一種十分原始、質樸的食物加工法。最有趣的就是大海草山的“牛糞烤土豆”了,撿幾餅已風乾的牛屎,燃燒後,將洋芋埋於熱灰之中,慢慢烤熟,由於火灰的鉀與土豆澱粉的酸發生化學變化而濃香可口。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此法,原始古樸,顯得奇譎有趣,野趣盎然,俗語有云:

洋芋紅苕本姓髒,

煮來不香燒來香。

草山牛糞烤土豆,

古風優存源流長。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炸洋芋:當你從外地經213國道駛入會澤境內駕車鄉大水井加水站時,迎接你的,就是沸油猛炸洋芋塊了,那焦黃的顏色,那諸多調味品散發的香味,幾元錢就可購置一大缽,真正是臨界觀奇,入境聞香,價廉物美。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在古城銅匠街口附近,就有一家賣油炸洋芋的露水攤點,此家的油炸洋芋,做工精細,香味獨特,小小的一個洋芋攤子,每年營業額僅可達一百多萬元。現刻,這家炸洋芋的連鎖店已遍佈於會澤城鄉。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煮洋芋(或蒸洋芋):將洋芋用器皿煮熟和蒸熟,此為普通來百姓最普通的吃法,現已進入食館的餐桌,配著涼拌辣子,很受人歡迎。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二、組合式:所謂“組合式”,就是洋芋和其它食材組合,最有特色的有以下兩種:

小麥洋芋粑粑:古城區及各鄉鎮隨處可見。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洋芋燜飯:將去皮切塊的洋芋,加上淘洗的大米,火腿豌豆置於一中號土陶瓦缽之中,加火煮熟、烤香,又稱砂鍋洋芋,這種洋芋與大米組合,較有特色,不失為一種方便快捷的食品。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三、加工成品式:

此法將洋芋加工為成品的多為土特產,有切片生氽後曬乾可油炸的洋芋片,有將洋芋剁碎磨細成漿晾乾的洋芋小粉,也有將洋芋煮熟碓舂的洋芋餌塊。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四、洋芋菜餚:

洋芋這種食材,就像一位性格開朗、隨和的小夥子,跟誰都可以交上朋友,用會澤話來說,就是“撇妥”得很。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近些年來,很多餐館,根據洋芋的這一特點,將洋芋與其它食材組合,應用傳統的煮、炸、煸等方法,創造了豐盛的洋芋全席,這當中,專供下酒的就有將洋芋切得像頭髮絲樣,用沸油烹炸成形加糖的“油炸洋芋絲”,或幹焙成塊的“幹焙洋芋”。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作為涼拌的就有將洋芋切成絲在水中焯氽後加作料的“涼拌洋芋絲”。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作為主菜的就有洋芋墊底的粉蒸肉,青辣炒洋芋,紅燒洋芋,洋芋泥炸丸子。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作為湯菜及佐飯的就有將煮熟沓成粥狀的老奶洋芋,以及都督湯及酸湯洋芋。純真的植物蛋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糖份,也就全在這洋芋全席中了。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鈴薯作為會澤主要糧食作物得到了長足發展,根據老品種逐漸退化產量和品質有所下降的趨勢,50年代,曾引進粑粑洋芋,到70年代,又引進米拉洋芋。整個50至70年代,會澤縣的馬鈴薯生產,就是依靠這兩個品種,獲得了豐收。進入80年代,我縣自選自育的脫毒良種“會—2號”及“會作88號”成為我縣兩個優良的種植品種,併成為全省乃至西南地區的主推品種,年推廣面積200餘萬畝,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到90年代,又選育出“合作001”、“合作002”、“合作003”三個優良品系,在全省推廣。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會澤,這名副其實的“洋芋王國”,當人們在品賞名饌佳餚以及觥籌交錯之外,歷史、人物、情感即些跟吃有關的事兒就會展現在你面前,一碗“都智湯”喝盡了一個叱吒風雲的時代,一碗酸中帶甜的“酸菜洋芋湯”讓我們品嚐了苦盡甜來的人生滋味。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人們不是把唐繼堯稱之為“會澤大洋芋”嗎?把在會澤吃火燒洋芋稱之為“吹灰點心”並用它來形容那些“能吹會拍”的拍馬溜鬚者:將“洋芋皮還沒屙幹來形容那些忘本變質的人嗎?這些人文的元素,已經注入味蕾,品評一桌洋芋大餐,不僅是一次果復之需,也是一次精神上的美食之旅,更是一頓賞心悅目的文化大餐。

舌尖上的會澤——洋芋

文:卞伯澤

編輯:夜微涼

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文章

  • 《熊出沒》曾經很火但已經消失的3名角色,其中還包含納雅

    而第3個角色就是我們最喜歡的人氣角色納雅,這位鹿族少女不僅人美心善,還特別的有愛心,比如說在劇情版中那樣不止一次拯救過光頭強,而且這個角色可以說是十分的火爆,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可能大家在後續的《熊出沒》探險日記當中就能看到她,但可惜的是,...

  • 開春推薦你養4種花,皮實好養開滿枝頭,多季節有花賞,適合新手

    開春推薦你養4種花,皮實好養開滿枝頭,多季節有花賞,適合新手2、藍雪花這種花卉開花真的是很好看的,很適合新手花友來種植,看上去清新淡雅,並且還有淨化空氣的作用,可以不斷的長出新芽,在生長期一定要將長勢不好的枝條修剪掉,可以更好的促進新芽的生長,並且追加一些磷鉀肥,顏色也會更豔麗...

  • 洗衣服的英語是什麼?

    wash clothes一、含義這個短語是可以直譯的,wash是洗的意思,而clothes則是衣服的意思,因此連線起來就是洗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