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幽門螺桿菌是科學家喝了細菌培養液發現的

由 阡陌工程師 發表于 遊戲2021-10-01
簡介馬歇爾卻興奮不已,這正是他第一次成功地證明了幽門螺桿菌能感染人的消化系統

幽門螺旋桿菌是從哪裡來的

幽門螺桿菌是科學家喝了細菌培養液發現的

1983年,西澳大利亞大學的一個醫學論壇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專家們要從投稿的67篇稿件中選出錄用的56篇。其中,一篇關於

“胃部存在細菌”的論文

出現在專家的視野中,然而,評審委員們一看到這篇“離經叛道”的論文,搖了搖頭便隨手扔到一邊,原因很簡單:從現代醫學出現以來,科學家就一直認為胃部沒有細菌。

不過,這篇被拒絕論文的作者巴里·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可不打算就此放棄。論文被撤稿後,他反而將這封拒絕信收藏好,繼續沿著這個思路進行研究。直到2005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將獎章授予他,獲獎的原因正是他發現了胃炎和胃潰瘍的真兇——幽門螺旋桿菌(他在1983年提到的胃部細菌)。

獲得諾獎後,他回到辦公室,將22年前的那封拒稿信裱起來掛在牆上。

幽門螺桿菌是科學家喝了細菌培養液發現的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約有50%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中國,感染率更是超過了60%,也就是將近8億國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科學家喝了細菌培養液發現的

而馬歇爾的發現,則直接扭轉了近百年來的錯誤診斷和治療方法。而他能夠證明自己的觀點是依靠自己親自喝下含有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來實現的。時至今日馬歇爾還深深記得:當充滿幽門螺桿菌的培養液滑落喉嚨時,那令人窒息的味道。下面讓我們先認識一下馬歇爾先生:

1951年出生的巴里。馬歇爾,在剛上學時就是班上的名人了。除了平時調皮搗蛋之外,他還特別聰明。其他同學在學習上出現問題時,都能想到讓他來解決。

高中畢業後,他投身醫學,進入了醫學院。醫學院的考試很多是出了名的,往往一年下來,班上就有十分之一的人被淘汰。而馬歇爾,不僅得應付考試,還把時間放在探索未知事物上。因此本科幾年下來,曾經成績優異的他,成績也不見拔尖,只處於剛好不被踢出局的那個位置。

不過,馬歇爾已經開始對

胃潰瘍

這種病感興趣了,課本介紹說是吸菸、情緒不穩定、食物辛辣刺激等導致了胃潰瘍。而這也是當時醫學界的主流觀點,消化性潰瘍是由情緒壓力及胃酸異常分泌引起的,而且治療方法也是,反覆地使用抑酸性的藥物。醫生有時會對患者用到鎮靜劑、抗抑鬱藥、心理療法等緩解情緒壓力的方式來控制這種潰瘍。而且當時關於消化道潰瘍還有十幾種假說,但是每種都無法令人完全信服。

在當時,無論病人是胃痛、胃酸、胃脹、胃潰瘍,醫生首先都會懷疑是壓力過大。當無計可施,手術切除潰瘍部分便是治療胃潰瘍的唯一手段了。手術的方法是將病人胃部潰瘍的位置切除,然後再重新與腸道相連。而且,這種極端的方法具有很高的複發率及很多併發症。手術後,只有一半的人症狀得到改善,另一半則是反覆發作,這讓病人苦不堪言。就算是治好的一半病人,在日後仍有25%會演變成胃癱瘓,造成病人食慾不振。

1981年,碩士畢業的巴里。馬歇爾成了一名消化科醫生,併到了皇家珀斯醫院開始做內科醫學研究。在這裡他遇到了一位影響他醫生的病理科醫生-羅賓·沃倫(Robin Warren)。

幽門螺桿菌是科學家喝了細菌培養液發現的

兩年前,羅賓就在一份胃黏膜活體標本中,發現了

異常的“藍色螺旋曲線”。

是一種未曾記載的細菌,長度約3微米。只是那時候,沒有人願意相信沃倫的發現,大家一致認為這純粹是標本被汙染造成的。

此外,沃倫也只是病理科醫生,從未接觸過臨床治療,也沒有人願意給他的發現提供幫助。當然後來,馬歇爾雖然對沃倫的發現心存疑慮,但他對胃潰瘍的發病機制的好奇展示了疑慮,他決定試試。

於是,他和沃倫便開啟了合作研究。他們收集了共100例胃炎病人的胃粘膜活檢樣本,在其中這種藍色細菌的檢出率接近90%

在經過內窺鏡檢查後,他們還發現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胃內部也有這種藍色細菌。但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他們還需在體外分離培養出這種藍色細菌。

為了充分模擬胃內部的環境,他們使用了微氧培養的方法。終於,在第35個標本時,幽門螺桿菌成功地被分離了出來。他們興奮地將自己的發現寫成了學術論文,並在文中提出了

胃潰瘍和胃癌是由這種細菌引起的的假說

。這一年,馬歇爾才31歲。但一個年輕人,提出了一個新的假說,想獲得認可談何容易。

而且按當時的情形,說潰瘍是由細菌引起的,就像在說地球是方的一樣,

直接挑戰了當時的主流觀點。

回到文章開始,當這篇論文遞交給西澳大利亞的醫學論壇時,馬歇爾的發現被毫無疑問地拒絕了。

儘管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細菌命名委員會將這種細菌正式命名為幽門螺桿菌。可醫生們還是不相信會有細菌能生存胃裡那種極端酸性環境中。彼時,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也都在反駁他的假說,在會議上總同行譴責他是“騙子”或“鍊金術師”。況且動物實驗沒有一例成功的,更沒有人體實驗物件,該如何證明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是引起胃潰瘍的元兇成為了十分棘手的問題。而且事實上,

感染幽門螺桿菌並不一定會讓攜帶者發,

。有的人一生帶菌,但卻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在動物身上的實驗,馬歇爾屢屢受挫。那時,他急切地需要一個有效的人體試驗物件。而最佳的人選,當然就是他本人了。

於是,1984年的一個早上,馬歇爾先吃了幾片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等到了早上10點,他再從幽門螺桿菌的培養皿上刮下了一些新鮮的細菌,攪和在雞湯似的培養液裡,隨後,他端起這含有數以億計細菌的培養液,一飲而盡。

接下來的日子裡,馬歇爾每天都關注著自己的胃並做胃鏡,到了第5天的早晨,他竟“如願以償”地得了胃炎。那天早上,他還沒完全睜開眼睛,衝到了洗手間,狂吐一通。

連續吐了幾次,待完全清醒時他才反映過來這或許是細菌在作怪。他的妻子忍著他的口臭勸他趕快進行治療,可他卻想著要做更多詳細的實驗和觀察,強忍著不進行治療。

等到了第10天,馬歇爾跑到病理學實驗室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他發現自己的胃裡,充滿了幽門螺桿菌,並且感染非常嚴重。馬歇爾卻興奮不已,這正是他第一次成功地證明了幽門螺桿菌能感染人的消化系統。

吞下未知細菌其實是很危險的,不走運的話命都會搭上。不過,機智的馬歇爾早就想到了,他吞下的細菌來自一位重症胃潰瘍病人,而在實驗之前,這位患者就已經被馬歇爾用自創的抗生素療法治好了。馬歇爾很有把握,自己也能安然無恙,果然,用同樣的療法,他症狀很快便有了好轉。

就在人們的驚呼聲中,越來越多的證據也顯示了這個假說的正確性。幽門螺桿菌,才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罪魁禍首。

而消化性潰瘍病,也因此成為了一種可治癒的疾病。之前一直認為的“手術切除是胃潰瘍的唯一治療方法”,後來變成了“只需要吃幾顆抗生素就能治療胃潰瘍”。

1994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召開了大會。這次大會上,幽門螺桿菌終於被確認為消化性潰瘍病的元兇。大會認為90%以上的十二指腸潰瘍和80%以上的胃潰瘍均由幽門螺桿菌引起。

2005年,

馬歇爾與他的夥伴沃倫登上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距離他們第一篇論文正式發表的21年後,他們終於拿到了應有的榮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