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中國古代主要官職以及職責範圍(東漢時期)

由 弱國無外交 發表于 遊戲2021-07-03
簡介三公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品級最高,名義上的職責是輔導皇帝主持國家政務按東漢以三公領九卿的制度,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勳三卿

大鴻臚是大官嗎

東漢

(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合稱漢朝。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開創了光武中興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又起董卓之亂,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東漢官職有哪些呢?我們來捋一捋

東漢在遵循西漢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更加適合於自身的政治制度。與西漢相比,東漢官制的最大特點就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 ,三公權利的削弱,代之而來的是“尚書檯”和六曹機構權利的大大加強,這就是後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東漢不設丞相,刺史成為一級地方長官,地方軍隊的職權也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在加強封建中央集權方面,劉秀進行了一系列措施。

大司徒

——-負責人民教化,掌禮儀諸事。與太尉、司空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 。

大司空

——-負責水利工程、城防建築、宮室營建等事務 。與太尉、司徒共同討論皇帝交議的國政,定議後會銜上奏。

大司馬

——-負責全國軍官的考核,每歲末,評定等次,上奏皇帝,作為軍官升遷、降調的依據 。

太傅或太尉錄尚書事

——總領政務。

太傅

——太子宮臣之首,教授太子,成為太子近臣。

長史

——太傅府群吏之長,掌章奏、顧問。

掾屬

——是比較高階的屬吏,分曹辦事。

史、御屬----

是比較低階的吏員,辦理文書、車馬等瑣事。

三公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品級最高,名義上的職責是輔導皇帝主持國家政務

按東漢以三公領九卿的制度,太尉領太常、衛尉、光祿勳三卿。

太尉府長史

——-總管各曹事務。

太尉府西曹

——-負責太尉府官吏的任免;

太尉府東曹

——負責二千石的遷調;

太尉府戶曹

——-負責戶籍、祭祀、農桑;

太尉府奏曹

——-負責奏議;

太尉府辭曹

——-負責審理案件,接受上訴;

尉府法

曹——負責驛站事務;

太尉府尉曹

——負責士卒和囚犯的徵調、運輸事務;

太尉府賊曹

——負責緝拿盜賊;

太尉府決曹

——-負責裁決刑法;

太尉府兵曹

——-負責軍事事務;

太尉府金曹

——負責貨幣與鹽鐵事務;

太尉府倉曹

——負責國家倉庫事務。

太尉府閣下令史

——負責太尉的儀仗執事;

太尉府記室令史

——負責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種文書的管理;

太尉諸曹所領事務,或受制於尚書檯,或僅僅為文牘往來,本身並沒有可否之權,而且太尉對本府諸曹事務並沒有實際節制的權力。

尚書檯

——是皇帝的秘書機關,其官署設在宮廷之內、禁省之外。主要執掌是管理章奏文書、起草詔令,但實際上政務都由尚書檯代表君主執掌,權力極大。

光祿勳與衛尉

——負責宮內省外的禁衛工作,光祿勳偏於內,衛尉偏於外。

九卿

東漢沿西漢舊制,同置九卿。其所職掌,也與西漢略同,只是機構的裁併,屬官的精簡,有異於前。此外,東漢的九卿,分別隸屬於三公。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為太尉所領;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為司徒所領;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為司空所領。拋開現實意義不說,僅從官制的創新上來看,這是一項創新。它削弱了司徒的職權,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國家權利,使官制更加合理。但從權利的角度上來看,司徒所領太僕,大鴻臚均是虛官。太僕服侍皇帝,沒有參與國家政事的權利。大鴻臚執掌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這對一個自稱天朝的國家來說,除了在某些施威儀時可利用外,其他時候無足輕重。僅僅留下一個管人頭的廷尉還有點文字上的地位

九卿是太常、光掾、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卿各官的長官是卿,副職為丞;其下分設各官管理具體事務,大體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九卿分隸屬三公。太常、光祿勳、衛尉三卿屬太尉;太僕、廷尉、大鴻臚三卿屬司徒;宗正、大司農、少府三卿屬司空。

太常

——-掌典禮

光碌勳、衛尉

——掌宮省禁衛

太僕

——掌皇帝車馬

廷尉

——掌司法

大鴻臚

——掌接待諸侯與少數名族

宗正-

——-掌皇族事務

大司農

——掌國家財政收支,

——-掌皇帝器用服飾。

執金吾

——-負責宮廷之外、都城之內的治安(都城門另有城門校尉負責守衛)

將作大匠

——負責宗廟殿堂、宮室陵園等土木工程,其副手為丞,下屬的部門負責亦以令為正職,丞為副職;

大長秋

——-主管皇后事物。東宮官職均冠“太子”,如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家令等。

東漢自漢光武帝以來就戰事頻繁,所以除三公、九卿、尚書檯以外,東漢又有各級將軍,也是中央要員。有大將軍,其次驃騎將軍、車騎將軍、次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將軍。其中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在三公之下。前、後、左、右將軍,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東漢中期以後,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執政,常假借兵權以自重。於是,大將軍便成為中央的主要官員了,並與太傅三公合稱為五府。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董卓、曹操分別掌握過中央政權。董卓曾經以集太師、大將軍、相國為一身。其中又以相國為尊,位居三公之上。曹操掌權時,罷去太尉、司徒、司空,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曹操自為丞相,至其死。

地方官制

東漢的地方官制與西漢相比較,在郡、縣兩級是基本相同的,不過郡的重要性和權力較西漢下降很多。在州一級,則有根本性的差異,東漢的州已經演變成為一級地方,凌駕於郡之上。至此,中國古代的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制轉變為州、郡、縣三級制,一直延續到隋朝“廢郡”為止。

東漢將洛陽之外的地區劃分為十二個州,各遣刺史一人為長官。另以京兆、左馮翊、右扶風、河東、河南、河內、弘農七郡為司隸校尉轄區,稱司隸部。司隸校尉是京官,本職為監察在京百官諸不法事。皇帝召集朝會的時候,司隸校尉與御史中丞、尚書令三人有單獨的席位,稱“三獨坐”。司隸校尉秩比二千石,屬官有從事、假佐等,另統領一支由一千二百名奴隸組成的武裝警察部隊,司隸校尉的官名也由此而得。

諸州沿西漢漢成帝制度,設州牧一人,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42年)改刺史,秩六百石。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再改州牧,秩二千石。東漢刺史有固定的駐地和官署,糾劾所部太守縣令,可以直接罷免之。改州牧後,兼領軍政,位高權重,有點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而管轄地域的廣闊,又不是節度使所可以相比的。與西漢相同的是,刺史也要周行郡國,刺探政情,年終回京復奏。不過東漢的刺史不必親自回京,而是派遣屬吏向司徒府報送文書而已。東漢共設郡國一百零五:王國二十七,司隸部屬郡七,列郡七十一。除司隸部所轄七郡外,王國與列郡均分隸諸州。

郡都尉

——-是主管軍政、緝捕盜賊的軍官。

王府置郎中令

——-,主管王府的大夫、郎等;

——負責王府的車馬訓練與駕馭;

治書

——職如尚書;

謁者

——秩四百石,職務是奉王命出使;

郡太守

——-掌郡邑,只有河南郡因京師所在,長官稱河南尹,位比九卿,秩中二千石。

郡丞

——-位次太守,負責民政事務;

長史

——-負責軍政事務。

長史之下有司馬

————-負責具體軍事指揮。

縣令

——掌縣邑

縣丞

——掌民政、文書、倉庫

縣尉

——-掌治安。

鹽官

——-負責管理鹽場、鹽礦,徵收鹽稅。

鐵官

————負責冶煉、鑄造。

工官

——-負責管理工匠、徵收工商稅賦。

水官

——負責管理漁場、徵收稅賦。

以上這些官吏不隸屬於郡縣,均隸屬於少府,屬於派出機關。

東漢主要武職

驃騎將軍:

位在大將軍之下,品秩同大將軍,時而在三公之上,時而在三公之下。將軍中位比三公的共兩級:大將軍、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

——-位在驃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衛將軍

——位在車騎將軍之下,位比上卿。

前後左右四將軍——即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後將軍。週末始有,漢朝時並不常置,金印紫綬,位次列於上卿。職務或典京師兵衛,或屯兵邊境。漢末以後,將軍名號繁多,名稱素樸之前、後、左、右之類,遂漸廢棄。三國時常設的高階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列於九卿,高於其他臨時設定的雜號將軍。

中郎將

——漢朝武官的級別分:將軍、中郎將、校尉三級。由於將軍並不常置,有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所以平時一般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品秩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衛隊,屬光祿勳管轄,如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右中朗將、虎賁中朗將、羽林中郎將。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中郎將反而成為了中下級軍官的職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將略低一級的武官官職,品秩為“比二千石”。在漢代設八校尉分掌南北軍。漢末三國時期,有軍功者越來越多,眾多被封為雜號將軍,校尉反而成為了低階軍官的職位。

八校尉

——漢武帝起所置京師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軍隊。分別是長水校尉、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射聲校尉、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東漢時,省中壘校尉、胡騎校尉、虎賁校尉。到三國時期,八校尉的職權越來越小,最後淪為低階官員。

四徵將軍(四徵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徵東將軍、徵南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衛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徵西大將軍,位次列於三公

四鎮將軍(四鎮大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四徵將軍之下。漢末三國時期有加大將軍號,如鎮西大將軍,位次列於三公

四安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東漢時有此名號,位次列於上卿,在四鎮將軍之下。

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漢魏間始置,位次列於上卿,在四安將軍之下。

很多內容與三國時期重疊,安排到下一期講解,更歡迎大家糾錯!

中國古代主要官職以及職責範圍(東漢時期)

東漢疆域圖

l>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