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宜昌:多措並舉促豐收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遊戲2022-10-21
簡介宜昌市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宜昌市糧食生產總體形勢穩中向好,夏糧實現豐收,主要秋糧作物玉米、水稻生產受高溫乾旱影響有限,全年糧食呈現“面積增、單產減、總產增”的態勢

湖北省枝江市有幾個鎮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金黃稻穀千層浪,累累瓜果十里香。

9月27日中午1時許,枝江市安福鎮桑樹河村五家畈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裡,履帶式收割機在稻田裡歡快飛奔,飽滿的稻子便被吸入收割機巨大的機腹中,攪碎的稻草則均勻地鋪撒在稻田裡……

宜昌:多措並舉促豐收

“你看,這個倉庫裡堆放了20餘萬斤剛收穫的稻穀。還有數十萬斤稻子堆放在另外的倉庫。”合作社負責人李成俊指著盈滿倉庫的穀子,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根據目前已經收割的稻穀估算,畝產預計可達1150斤左右。”李成俊快速在腦海裡“計算”了幾秒鐘,給出了答案:“相比去年,每畝增產100來斤。”

李成俊愛人鄒宏芹不緊不慢,笑著解釋:“大旱年增產,主要有五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今年我們下種早。”鄒宏芹說,今年4月1-5日,就已經下種,比往年早了近半個月。正是因為下種早,秧苗長勢也比較好,稻子在旱情發展之前就已經完成了灌漿,對稻子產量幾乎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其次,合作社所處的安福寺鎮桑樹河村,緊鄰瑪瑙河,附近還有胡家畈水庫,水源充足,方便抽水排灌。旱情發展之後,上游水庫放水,合作社透過溝渠抽水灌溉,及時緩解了旱情,確保了水稻生長。

“此外,我們還未雨綢繆,在正月裡就清理了溝渠。”李成俊告訴記者,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合作社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慣例,每年二月底三月初,農時之前,就將溝渠等水利設施清淤維修,以備不時之需。“剛好今年大旱,這些溝渠等水利設施就派上了用場。”

“第四個原因,就是我們選對了耐高溫品種。”鄒宏芹說,今年合作社選種的是“徽兩優”谷種,這種稻穀具有耐高溫、抗倒伏、抗病害等優勢。“由於選對了品種,今夏高溫乾旱,對稻穀產量影響也較小。”

同時,合作社也早已經實現了全部機械化收割,避免了稻子因人為因素導致的田間損失。

“綜合以上因素,今年大旱年裡,我們合作社不僅沒有減產,反而實現了逆勢增產。”鄒宏芹說。

稻田裡機器轟鳴,倉庫裡稻子滿倉。

李成俊給擺了幾個資料:今年,合作社共種植水稻1074畝,目前已經完成收割面積佔總面積的95%以上,還有少部分晚稻成熟期還得半個月左右。按照當前預估畝產計算,今年合作社水稻總產量預計將達到120萬斤,達到合作社歷史最好水平。

宜昌市農村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宜昌市糧食生產總體形勢穩中向好,夏糧實現豐收,主要秋糧作物玉米、水稻生產受高溫乾旱影響有限,全年糧食呈現“面積增、單產減、總產增”的態勢。

“出梅以來,全市高溫乾旱天氣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高溫強度大,對宜昌市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經過做好災情排程,分類技術指導;組建技術專班,進村入組指導;細化抗旱措施,擴大灌溉面積等措施,全力抗旱保豐收。”該負責人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高溫乾旱對中稻有一定影響,但規模不大,僅佔兩成左右。雖然單產有所減少,但中稻種植面積相比上年增加3萬多畝,增幅超過3%,因此總產量略有增加,增幅約0。5%。

作為秋糧的第一大作物玉米,受到高溫乾旱的影響也有限。部分夏播玉米確實受到影響,但其規模僅佔約1成,雖然單產量略有減少,但玉米種植面積也比上面增加3萬畝,增幅約1。6%,因此總產量也略有增加,增幅1%。(李鵬飛 時剛)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