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2022年的元宇宙:遙看草色近卻無?

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遊戲2022-10-17
簡介趙星團隊認為,中國的元宇宙發展要將“以人為本的目標、以虛強實的戰略、包容審慎的態度、自主可控的產業、虛實互動的技術、敏捷治理的機制”作為元宇宙相關的數字經濟新賽道發展核心策略

2025年全年有多少天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董靜怡 上海報道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在這一年裡,概念產品層出不窮,入局玩家數不勝數,虛擬人、Web 3。0、NFT等成為新的熱潮。

政策方面,中國已有多個省份在“十四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元宇宙產業規劃和扶持政策中,提及元宇宙或出臺了元宇宙產業相關的發展扶持政策。其中,上海釋出《上海市電子資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在全國首次將元宇宙寫入地方產業“十四五”規劃,並預計到2025年,全市元宇宙產業規模突破3500億元。

但火熱一年之後,爭議的聲音陸續傳出,眾多公司發力元宇宙是否只是蹭熱度不得而知,畢竟在元宇宙時代,只要宣佈自己跟元宇宙相關,股價就一路上漲。Sensor Tower的統計報告顯示,2021年11月到2022年1月的時間段裡,大約有552個APP在產品描述中添加了“元宇宙”的字眼。

打頭的還要屬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宣佈All in元宇宙,代表著科技巨頭的入場。然而時間來到一年後,元宇宙部門百億的虧損已經使其成為燒錢的黑洞。

硬體及內容的體驗在2022年變化並不明顯,同時又缺乏讓產業資本及金融資本信心倍增的標誌性事件,來自2021年的殷切期待還懸在半空。安信證券的一份報告指出,從熱度高漲到真正產品成熟落地的這段時間——即2022年,預計元宇宙將進入分歧期。

尚處發展初期的元宇宙,被寄希望以火箭般的發展落地速度,是未來還是噱頭的爭論越發激烈,該如何看待當下的元宇宙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近日,在上海舉辦的2022全球元宇宙大會上,相關話題也得到了眾多業界學界人士的討論。

元宇宙的AB面

資料顯示,2022上半年,元宇宙相關投融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球範圍內元宇宙相關投融資事件共205餘件,總投融資規模超322億元(未知數額的千萬元級別融資按1000萬元計算),分別達到了2021年全年投融資總額、投融資總數的2。3倍和3。2倍。

這份勢頭也延續到了招聘市場上。此前有媒體報道,在元宇宙,普遍應屆生年薪能達到40萬-50萬元左右,10年經驗的資深工程師薪資約為100萬-200萬元,對於特別優秀的人才甚至能開出400萬-500萬元的高薪。有訊息稱,候選人跳槽到元宇宙行業,平均漲薪能達到30%左右。在網際網路寒冬之下,元宇宙的表現著實像是下一個風口。

人人都看好它的發展,人人都想提前入場,可身在其中的企業卻總有苦衷。

不久前,Meta旗下的元宇宙平臺Horizon Worlds正式宣佈在西班牙和法國上線,CEO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釋出了一張自己在Horizon World裡站在虛擬版埃菲爾鐵塔和聖家族大教堂前的自拍,然而由於畫風過於粗糙,當即被網友群嘲做虛擬形象的水平還比不上2007年版的《第二人生》。要知道,僅2021年,Meta就為元宇宙投入了100億美元。

“All in”元宇宙之後,業務盈利依然遙遙無期。財報顯示,2022 年上半年,Meta元宇宙部門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虧損近58億美元,2021年全年虧損近102億美元。資金壓力之下,Meta宣佈,Quest 2 VR頭顯漲價100美元。

據悉,Meta旗下Quest系列市場份額佔全球VR市場的90%。頭部尚且如此,整個行業的困境可想而知。

近日,曾立志成為“元宇宙時代微軟”的影創科技被爆出存在大規模欠薪行為,欠薪人數已超過200人,人均拖欠薪資達10萬元。作為國內較早佈局“元宇宙”的頭部玩家,影創科技曾一度被達晨財智、朗瑪峰創投、知初資本等投資方看好,完成6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6億,然而最近的一輪停在了2020年9月。

有分析人士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VR技術的尷尬現狀,較高的價格門檻使其無法在C端穩定造血,失去融資後則免不了要面臨生存問題。

“我們覺得這個技術應該要進步了,但承接技術的C端使用者不一定會接受,社會不一定會接受。”復旦大學國家智慧評價與治理實驗基地副主任趙星在全球元宇宙大會上表示。他認為,在產業面和社會面,元宇宙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

如何看待初期的元宇宙?

元宇宙概念大火之下,實質性的產出卻與設想相差甚遠,不免有人對此產生懷疑,認為元宇宙沒有新東西,只不過從大家熟悉的BIM、數字孿生、工業4。0、物聯網、XR、AI等方面變成了新的元宇宙概念。

對此,“元宇宙”與碳中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優實資本董事長邢傑認為,人類的發展一直沿著兩條線發展,一條虛擬線,一條實體線,因為有主要的一些技術領域陸續跨過了拐點,這兩條才在今天形成了融合,成為虛實融合的“元宇宙”。

技術在交叉滲透,數字產業的創新在加速,數字化滲透的廣度和深度帶來新的可能。“原來都是各自發展,有各自的主線,有各自的場景,現在都變成了‘元宇宙’的場景。”邢傑表示,“以前所有的技術準備過程幾乎都是為‘元宇宙’準備的,今天的時點相當於1994年網際網路的元年。”

元宇宙尚處初期是業界的共識。根據Gartner 2021年新興技術成熟度統計顯示,基於物理資訊的人工智慧、去中心化金融、數字人類等與元宇宙密切相關的底層技術仍處於技術萌芽期,還需有5-10年甚至超過10年才能到達生產成熟期,這也意味著,發生設想中的根本性變革還需時間。

黑鏡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陳軍宏從技術普惠的角度探討了其中的相關性,他認為,人類文明史其實就是一部先進技術的普惠史,“從造紙術的誕生帶來了文明的傳播,到蒸汽機帶來了人流、物流,到電子計算機技術帶來了今天現場所看到的一切,它背後的邏輯都是先進技術普惠穿透了它的技術邊界,到達全社會,帶來社會級的變化,從而才形成了文明的更迭。”

而如今的技術普惠的程度還沒有到臨界點,還處於早期階段,“既然是個早期階段,我們就應該採用一些現實的路徑,降本增效、拉新創收,永遠都離不開這八個字。”陳軍宏表示。

為此,黑鏡科技將重點放在了思考如何運用現有的技術、成熟的技術、即將成熟的技術降本增效、拉新創收,“我們不會嘗試做出一個特別吸引人眼球,沒有商業模式,或者沒有成為普惠級商業模式的技術。”

處於早期也代表著元宇宙相關產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隨著技術發展、產業融合,元宇宙的落地也將逐步實現。據普華永道預測,2030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美元。摩根士丹利也預計,未來元宇宙潛在市場規模將超8萬億美元。

在當前落地程序緩慢的問題上,趙星提出了新的視角,他認為,要把“元宇宙”化當成一個社會化的程序,從人的需求出發,而不只是技術、產業或經濟的視角,“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解決剛需,一直存在但現有技術解決不了的方向,這才叫做以人為本的方向。”

在他看來,元宇宙本質上是一個智慧社會,這種虛擬和現實高度融合的智慧社會能夠讓所有人接受高質量的服務,需要關注人作為社會核心角色,以人的進步和福祉的提高,將社會公平和福利的促進,作為第一視角。

趙星團隊認為,中國的元宇宙發展要將“以人為本的目標、以虛強實的戰略、包容審慎的態度、自主可控的產業、虛實互動的技術、敏捷治理的機制”作為元宇宙相關的數字經濟新賽道發展核心策略。

(作者:見習記者董靜怡 編輯:張偉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