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遊戲

三國冤案,功超馬超,獨當一面的漢大將軍魏延謀反罪是怎麼被栽的

由 閒坐侃玄宗 發表于 遊戲2022-07-19
簡介”魏延自恃蜀漢功臣,資歷深,有些瞧不起文臣,以至朝中很多人對他敬而遠之,只有一人與魏延對著幹,就是長史楊儀,易中天講三國中曾這樣戲謔,說:“楊儀常向諸葛亮哭訴,說魏延嚇唬自己”秋風蕭瑟五丈原,鹿鳴呦呦慼慼焉“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

吞食天地五丈原怎麼打

三國冤案,功超馬超,獨當一面的漢大將軍魏延謀反罪是怎麼被栽的

玩過街機吞食天地的同學都知道,當時五位主角並非五虎上將,而是關羽、張飛、趙雲、黃忠,以及魏延,可見魏延其人對蜀漢的功績和重要性。

據史料記載,魏延最初以家兵身份跟隨劉備,深受器重,在隨劉備入川時數有戰功,劉備攻下漢中後,沒有讓呼聲最高的張飛守漢中,而是破格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漢中是什麼地方,接西涼,連長安,是蜀漢成都最重要的防線之一。

三國冤案,功超馬超,獨當一面的漢大將軍魏延謀反罪是怎麼被栽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受先帝信任、器重的名將,為何最後卻落了一個被誅滅三族的下場呢?

功勳卓著 受先主信任

《三國志·魏延傳》中記載:“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三國志·魏延傳》

後世都說劉備比諸葛亮善於用人,以管窺豹,從此就能看出一二,劉備沒有讓關係更好、武力更高、名氣更大的張飛鎮守漢中,而是讓並不出名的魏延鎮守可稱為蜀漢根本的漢中,另一方面,也足可見劉備對魏延的信任,結果不出所料,魏延迅速成為獨當一方的猛將,鎮守漢中十年。

三國冤案,功超馬超,獨當一面的漢大將軍魏延謀反罪是怎麼被栽的

魏延有謀略

關於魏延有一個千古爭議: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最初北伐時,鎮守長安的將領是夏侯楙,夏侯楙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惇的兒子,因為根正苗紅而受封安西將軍,一番分析後,時任大將軍的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比東方相合聚。”

夏侯楙的確不是將才,為什麼是由他鎮守魏國長安?因為當時劉備已死,西線多年無戰事,憑藉北伐軍十萬精兵,戰將有趙雲、吳懿、王平等人的實力,如果給善於用兵的魏延五千人,用韓信的舊計奇襲長安,之後與諸葛亮的主力匯合,還是有很高的成功率的。

然而“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伺候,魏延時常感嘆諸葛亮過於謹慎,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延伸話題

為什麼不用子午谷奇謀?一個方面,的確因為諸葛亮謹慎。

毒士賈詡一生善觀人心、算無遺策,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得以善終的謀士,他評價諸葛亮為:“諸葛亮善治國”,後世介紹諸葛亮時也一般以政治家為頭銜,諸葛亮的確有三分天下的大格局,但是,就像晉高祖司馬懿的對他的評價:“亮慮多決少”即是,想得多,決斷少,事必躬親,這樣的性格,怎麼可能接受奇襲?

而另一個方面,則是出於對魏延的不信任。

儘管諸葛亮提拔魏延為徵西大將軍,但並不意味著絕對的信任,原因有以下:

一、劉備死後,魏延是實際官職最高且資歷最深的人,稱得上是蜀漢的中流砥柱,諸葛亮擔心魏延功高震主,也是難免的。

二、演義源於史實,小說中諸葛亮最初見到魏延便“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只因魏延腦後有反骨,果然諸葛亮在街亭不用魏延、吳豫,而是啟用馬謖,以至街亭失守。

三、認為武將出神的魏延做事激進,不堪大用。

三國冤案,功超馬超,獨當一面的漢大將軍魏延謀反罪是怎麼被栽的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當然,魏延也有自己的問題,陳壽說“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魏延自恃蜀漢功臣,資歷深,有些瞧不起文臣,以至朝中很多人對他敬而遠之,只有一人與魏延對著幹,就是長史楊儀,易中天講三國中曾這樣戲謔,說:“楊儀常向諸葛亮哭訴,說魏延嚇唬自己”

秋風蕭瑟五丈原,鹿鳴呦呦慼慼焉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三國志·魏延傳》

第五次北筏途中,諸葛亮病危,秘密招見長史楊儀、司馬費禕以及新招小弟姜維商討撤退事宜,決定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同時囑咐如果魏延不聽話,大軍便自行撤退。

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楊儀讓費禕去探魏延意思。

魏延說:“丞相雖死,我還在啊,我還可以領軍殺曹賊啊,怎可以因為一人死而耽誤天下事呢?何況我魏延是誰,憑什麼讓我給楊儀殿後?”

這段話可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諸葛亮並未留遺命要三人提防魏延,他的原話是“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言下之意分明是魏延有行軍作戰的豐富經驗,你們便自己走,讓魏延看著辦。

第二,魏延在得知諸葛亮死後想必是十分開心的,因為他在鎮守漢中十年後,終於能執掌大軍,總管北伐了。

第三,魏延是打骨子裡討厭楊儀。

看到魏延的反應後,費禕意識到要出事了,此時他站在天平正中,天平一端是魏延和北伐,另一端是丞相遺命、楊儀以及撤軍。

魏延想必是忘了,費禕也是文人,還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蜀漢四相,文人當然傾向於文人,而且費禕起初便討厭兵戈之爭,從他後來與姜維產生分歧的“休養生息”方針上就能看出來,於是他騙魏延道:“既然這樣,我去勸勸楊儀,他畢竟是不懂行軍的文官,應該不會違命。”

魏延最終等來的是大軍撤退的訊息,也就是說費禕選擇了楊儀,楊儀選擇了撤軍,選擇了讓自己殿後。

原以為能接過北伐大任同時又憎惡楊儀的魏延惱羞成怒,掉頭追了過去,他想搶在楊儀之前回到成都,於是放火燒掉大軍必經的棧道,魏延與楊儀的表書也在同一時刻到達成都,互控對方謀反。

另一方面,楊儀星夜兼程,追上魏延,兩軍對壘,部陣於谷口,楊儀派王平出戰,王平在戰場上斥責魏延說:“丞相屍骨未寒,你竟然謀反?”

一句話說的魏延威嚴全無,魏延無奈,於是逃亡漢中,後被馬岱斬殺。

當楊儀看到魏延的頭顱後,用腳踢來踢去,罵道:“庸奴!你還敢作惡嗎”隨後誅滅魏延三族。

以上是陳壽著《三國志》中的描述。

魏延究竟有沒有謀反?

歲月如洪,歷史如逝,今時再難辯駁,但如果就此給魏延“莫須有”的罪名,難免不公,如下羅列幾個疑問:

第一,魏延為什麼不在諸葛亮死後帶兒子投降魏國?依魏延當時名氣、能力,如果投降魏國必將身居高位,也必會對蜀國造成沉重打擊,難道因為擔心成都的家人?

第二,魏延為什麼返回成都?還上表楊儀謀反?

第三,魏延是劉備部曲出身,是家臣,近臣,更是功臣,為什麼要謀反?為什麼要堅持北伐?

第四,為什麼諸葛亮在臨終前只招楊儀、費禕、姜維,其他人呢?

第五,魏延為什麼被誅滅三族?

《三國志》記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元代郝經認為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據《魏略》記載,受諸葛亮託付兵權的其實是魏延,楊儀因害怕遭魏延迫害所以捏造謠言說魏延北上投敵,被誣陷的魏延深恐如果與楊儀交戰將難雪清白,所以只逃不戰,最終被殺。

魏延生前禮賢下士,所以有士卒為他收屍,葬於漢中荒野,就此定居為魏延守墓,蔣琬接任蜀相後為魏延建墓,並雕石馬於墓前,如今墓已不存,僅存兩石馬,一殘破,一完整,於1973年移至漢中市博物館儲存。

三國冤案,功超馬超,獨當一面的漢大將軍魏延謀反罪是怎麼被栽的

楊儀最終是什麼下場?他向費禕抱怨,悔恨在諸葛亮死時沒有舉兵投降曹魏,費禕將此話告知劉禪,楊儀被貶自殺。

推薦文章

  • 2020臘八節祝福語,致我最在乎的人!

    六、臘八節到了,送你一碗臘八粥...

  • 1.5萬人將參與2023年西城小升初?不同志願錄取比例大不同!

    招生學校:,具體參與學區登記入學的初中校名單如下:共計14所6.學區派位入學符合西城區初中入學條件並未被其他各種入學方式錄取的小學應屆畢業生,以初中入學學區為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填報入學意向,根據招生計劃透過計算機派位錄取...

  • 物聯網工程是什麼?

    物聯網技術介紹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即“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是指任何物品都可以透過資訊感測裝置與網際網路連線,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