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由 小周同學茶葉 發表于 飲食2022-02-07
簡介小周同學茶葉 2020年春茶 武夷巖茶 中焙火老叢水仙250克檢視“苦澀”奶茶的本味,從來都存在,愛喝茶的或者不愛喝茶的,很多都聽說過這一句話,其實讓茶體現出“苦澀”味,不是茶的錯,而是製茶人的錯

茶葉怎麼去澀感

經常說一句,茶葉帶苦澀不一定不是好茶,但化不開,一直停留在嘴裡的苦澀,就一定是不好的茶。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小周同學茶葉 2020年春茶 武夷巖茶 中焙火老叢水仙250克

檢視

“苦澀”奶茶的本味,從來都存在,愛喝茶的或者不愛喝茶的,很多都聽說過這一句話,其實讓茶體現出“苦澀”味,不是茶的錯,而是製茶人的錯。

從製茶的角度來說,製茶師傅的目的:

無非就是體現出茶葉的特徵,讓茶葉更香,滋味更好,喝起來口感更加柔和,儘量隱藏茶葉的“苦澀”感(弱化茶的苦澀),這就是製茶師傅的目的。

小周喝茶經常以一口定論茶葉的好壞,只要入口會體現強烈的澀感,這絕對不是好茶,至少從工藝的角度來說,這茶就沒做好。

私以為,茶葉無論多香,滋味多好,只要其苦澀感化不開或者很明顯,都不是好茶。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小周同學茶葉 2020年春茶 武夷巖茶 輕焙火 百瑞香 花果香 250克

檢視

其實茶葉體現明顯的“苦澀”感,很多都是工藝上的過失,就以武夷巖茶為例,哪些工藝上不到位,其茶葉越容易體現“苦澀”感。

(夏暑茶或者肥料施多的茶葉另算)

一,

採摘過嫩的鮮葉,這個是很好控制的,有些茶廠為了讓茶葉的制率高而過早的採摘鮮葉,嫩度越高的鮮葉,其茶多酚含量也就越高,所以採摘過嫩的巖茶,在製作的過程中,澀味是很難避免的。這一點明明是可以避免的,都是利益的驅使。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小周同學茶葉 2020年春茶 武夷巖茶 大紅袍 中火偏上 250克

檢視

二,

茶葉在製作工藝中走水、搖青的過程中的過失,這個是製茶師傅工藝上的過失,所以說茶葉好不好,製茶師傅的技術很重要。

其實網上很多講解茶葉“苦澀”感的來源,歸咎於苦澀味是茶的本味,不苦不澀不是茶的說法,還舉例一大段,茶葉的澀味物質,主要有茶多酚類、醛、鐵等物質,其中兒茶素類尤為重要。酯型兒茶素苦澀味較強,統統都是藉口。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茶葉“會苦會澀”,是誰的錯?怪茶葉本身麼?其實都是製茶師的錯

小周同學茶葉 試喝裝 老叢水仙 百瑞香 大紅袍 隔年陳巖茶

檢視

為什麼說茶葉的製作是一個技術活,就是因為要把茶葉本該有的滋味弱化或者隱藏,讓那少部分物質充分地體現出來,這才是製茶技術的難點所在。

如果茶葉本該有苦澀味,那大家都可以製茶了,都是大師了。

這茶好苦好澀!

茶:怪我咯!

所以,你可千萬別冤枉了茶的苦澀來源的原因,反而要懂得鑑賞與分辨它,這樣才不會錯過了哪些好茶。

真實、不作假一個純粹的製茶人:小周同學

專制武夷巖茶

歡迎關注小周同學茶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