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由 蒼山慕雨 發表于 飲食2022-01-15
簡介2米,內部開間分別代表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名堂式建築僅存的一例,佩服古人的思維和智慧,一座專用的建築而已,竟然賦予如此深厚的寓意圜丘,俗稱祭天台,用來每年冬至舉行祭天大典,建於明朝嘉靖9年,開始時是一藍色琉璃圓臺,清朝

龍鬚溝賣金魚的角色是誰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天壇公園的位置在北京東城區的永定門內大街東側,是一個祭祀建築群,供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所用。

天壇修建於1420年,是明朝第一個住在北京的皇帝朱棣在永樂18年開始修建的,在清朝乾隆和光緒年間都進行過重建,現在在天壇公園看的各種建築都是清朝留下的,但是建築物的位置還是永樂年間的選址。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天壇的壇域面積273萬平米,設內外兩道壇牆,南為方形,北為圓形,符合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念,壇牆將壇域分為內壇和外壇。

內壇裡的建築物有祈年殿,如下圖,

最初叫大祀殿,是用於祭天和祭地用的,1420年建成,在1545年改為三重簷圓,頂覆蓋以上青,中黃,下綠三個顏色的琉璃瓦,取意天地萬物,改大祀殿為大亨殿,到清朝乾隆的時候又把三色琉璃瓦改為現在的能看到的藍色瓦 金頂的形制,定名為現在的名字:祈年殿,作用也改為孟春就是正月祈谷時用的專用建築,殿內為矩形高38。2米,直徑24。2米,內部開間分別代表四季,十二月,十二時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名堂式建築僅存的一例,

佩服古人的思維和智慧,一座專用的建築而已,竟然賦予如此深厚的寓意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圜丘,俗稱祭天台,用來每年冬至舉行祭天大典,建於明朝嘉靖9年,開始時是一藍色琉璃圓臺,清朝乾隆14年擴建,變藍色琉璃為漢白玉石欄板,艾葉青石臺面。上圜丘的臺階,各層臺面石,石欄板的數量都採用9和9的倍數,用來寓意九重天,透過對9的反覆運用強調天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圜丘的上層臺面四周環砌九圈檯面石,中間心形為天心石,其外環砌石板九塊,再外18塊,依次遞增,直到九九八十一塊,意為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說話,聲音特別雄厚洪亮,用來符合皇帝的身份。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此外還有皇穹宇,建於嘉靖9年,名泰神殿,改建於乾隆17年,改名皇穹宇,是用來供奉祭天大典時所供神版的殿宇,直徑高15。6米,木拱結構,上藍瓦金頂,殿內的天花藻井是青綠基調的金龍藻井,中心是大金色的團龍圖案,很是漂亮。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還有齋宮單陛橋,長廊。

長廊寬5米,72間,又叫七十二連房是連線宰牲亭神廚神庫祈年壇的封閉式的通道,其建築前牆後窗,連簷通脊。

外壇現存的建築有神樂署。

此外還有很多景點得標牌,也值得一看

,,,

這天壇公園要是全都看下大概得一天得時間,一定要看好指示標牌,否則會迷路。都是古建築,建議再來之前最好能瞭解這些廊亭殿宇的歷史,傳說,故事,及其用途,這樣等看到這些建築就和所瞭解故事之類的的對上號,就很有意思,既看了風景也知道古代皇家祭祀是什麼樣。

如果沒有對這些歷史的瞭解,那就是看到一些房子石建而已,除了拍拍照也沒什麼,顯得寡然無味。

來天壇地鐵公交都可以,但最方便還是地鐵,但下車的地方是東門,正門是南門,雖然東門也可以進,但是正門看起來更威武,而且天壇的主要建築都再從南到北的直線上,這樣看起來就更方便,不會捨本求末,漏掉或者四處尋找重要的該看的景點,所以對和我一樣遠道慕名而來對公園不熟悉的人來說還是建議從南門進,遊覽起來省時省力。

如果夏秋兩季來,還可以到祈年殿西側的月季園觀賞月季,競相開放,花團錦簇,足可以顛覆人們原有的對花園的概念,值得一賞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明清皇家的祭祀之地——天壇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