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商水縣與清朝捻軍(上)

由 中原北大 發表于 飲食2021-12-29
簡介曾國藩改追擊為堵剿,將捻軍包圍在京杭運河以西、賈魯河以東、黃河以南、沙潁河以北的蘇、豫、皖邊區,在河南周家口、山東濟寧、江蘇徐州、安徽臨淮關(鳳陽縣)四鎮重點設防,駐淮軍和湘軍八萬,一處吃緊、他處支援,並另建精銳騎兵

細油捻是什麼意思

商水縣與清朝捻軍

捻,“用手指搓轉”之意,引申意為“聚合成股、成群、成夥”。 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於節日時聚眾表演,為人驅除疾病、災難 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鄉民募捐香油錢,購買油捻紙。後來,也有恐嚇取財、勒索而實與盜賊無異的現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

1851年,捻軍在豫南南陽、南召、唐河等地聚眾起事。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農民增多,亳州人張洛行、龔得樹等結捻聚眾萬人攻佔河南永城。1852年11月,捻眾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歃血為盟,推張洛行為盟主,起義抗清,號稱“十八鋪聚義”。 1853年1月至3月,洪秀全太平軍連克武漢、安慶、南京,皖北捻黨紛起響應。1855年,黃河在開封以東決口,魯南、皖北、蘇北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入捻,淮河南北,遍地皆捻。

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會盟,亳州、蒙城捻軍推張樂行(張洛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模仿元末韓林兒的大宋龍鳳政權)”(一稱大漢明命王,模仿元末紅巾軍小明王韓林兒),以亳州雉河集為根據地(韓林兒起義初期也是定都亳州),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人數達十萬。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萬峰、狼子),總黑旗主蘇天福。總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個以宗族、親戚、鄉里關係結合起來的領導集團。由於各旗間互不統屬,各種集團林立,不易離開本土,形成了它的分散性和落後性。

1857年春,張樂行率領捻軍渡淮河南征,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軍會師霍丘和正陽關。從此以聽分封不聽呼叫為條件,接受太平天國領導,配合太平軍作戰,但不接受改編。 年底,內部出現分歧,以藍旗將領劉餓狼(劉永敬)為首的部分捻軍堅持要回淮北,被張樂行等殺死。捻軍於是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張樂行、龔得等少數留在淮南,與太平天國保持著較密切的關係。還有一部分如孫葵心、張宗禹(張樂行族侄)等,轉戰南北,曾深入河南、山東,推動了當地人民以各種形式起義反清。

1858年至1862年捻軍在豫、皖、蘇、魯等地轉戰,各有勝負,張樂行晉升為徵北主將,又封沃王。 1858年,捻軍攻下週家口,清廷通判王可思戰死。1859年2月28日,捻軍夾商水縣城而過;3月,捻軍在商水縣連橋與鄉團激戰,互有傷亡。1861年10月,亳州捻軍王懷義、孫老成經沈丘、項城進入商水。1863年8月30日,捻軍攻破商水縣北蔡寺(白寺),又佔領北嶽(白寺北)、龍塘河(姚集北)等村。

1862年5月,清軍攻陷安徽太平天國重鎮安慶和廬州(今合肥)後,捻軍因失去太平軍為依託,處境困難。 張宗禹等部自淮北西入河南、陝西,與遠征西北的太平天國陳得才等軍會合。1863年3月,清僧格林沁親王攻下亳州雉河集,張樂行被殺。

前期捻軍失敗後,餘部活動於河南、湖北、陝西邊區。 1863年5月張宗禹等在安徽桐城境與李秀成相會後,仍回至皖北。太平天國封張宗禹為梁王、藍旗領袖任柱(任化邦)為魯王,張琢(張禹爵,張樂行侄)襲封幼沃王,捻軍其它將領亦各有所封。 1864年4月,張宗禹、任柱等和陳得才、賴文光等部太平軍在河南內鄉會師,欲東下救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被僧格林沁困阻於鄂皖邊界。時天京已陷,陳得才於兵敗後服毒自殺,所部紛紛投降,張宗禹、任柱與賴文光突圍。 1864年6月1號,太平天國失敗後,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等將餘部太平軍和捻軍合併為聯軍,賴文光被推為首領,以太平軍軍制重新整編,重組捻軍。賴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將太平天國新王號;新捻軍(又稱聯軍)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易步為騎,賓士豫、魯、蘇之間,聲勢復振,逐漸變為一支約十萬餘人的騎兵部隊。

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埋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清廷唯恐捻軍乘勝北渡黃河,襲擊北京,於是急調曾國藩督辦直隸、山東、河南的軍務。曾國藩改追擊為堵剿,將捻軍包圍在京杭運河以西、賈魯河以東、黃河以南、沙潁河以北的蘇、豫、皖邊區,在河南周家口、山東濟寧、江蘇徐州、安徽臨淮關(鳳陽縣)四鎮重點設防,駐淮軍和湘軍八萬,一處吃緊、他處支援,並另建精銳騎兵;又在淮北捻軍的根據地修築墟寨,清查戶口,實行保甲連坐法。

曾國藩所設四鎮之中,唯周家口地處要衝。1865年7月8日,曾國藩赴周家口之前,令直隸提督(一省綠營兵長官)劉銘傳(合肥人)駐防周家口,劉銘傳人數最多、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 8月12日,清軍劉傳銘、蔣希夷部與捻軍賴文光、任桂部接戰於沈丘,捻軍失利,清軍直追至洪河南岸,捻部向西南遊走,復折入項城境,兩軍相遇,戰於南頓;捻軍意不決戰,乘夜越周家口,渡沙河北進太康、睢州。 8月15日,捻軍賴文光攻上蔡不克,遭清軍劉銘傳襲擊,撤往商水、西華、郾城。 1866年8月9日曾國藩赴周家口,駐覃懷會館(今周口造紙廠處)。不久劉銘傳軍改為遊擊師,負責追擊捻軍,不再駐防周家口。 中法戰爭時,劉銘傳督辦臺灣軍務,屢敗法軍。

劉銘傳同鄉張樹珊(安徽合肥人),咸豐年間在家鄉操辦團練,後曾帶領地方團練助清軍剿捻。1862年他與其兄張樹聲跟隨李鴻章赴上海一帶鎮壓捻軍,曾多次立“功”,1865年又跟隨曾國藩北上,1866年春夏之交率部駐防周家口。 1866年3月3日,捻軍首領張宗禹由阜陽進入沈丘,駐周家口的淮軍張樹珊趕到商水縣苑寨攔擊,張宗禹折向北進入淮陽。 5月張樹珊軍也改為遊擊師,9月去山東剿捻,11月又返回周家口。12月21日,張樹珊在湖北剿捻時被捻軍殺死,張樹珊部隊由其弟張樹屏統領,仍駐守周家口。

1866年,東捻軍首領任化邦(任柱)、賴文光率領起義軍約五、六萬人,由豫西向皖北轉移。清兵在周口沿賈魯河設防,阻止捻軍東下(捻軍根椐地在安徽毫縣一帶)。當時周口的豪商大戶、逃亡地主請求駐周口的湘軍首領曾國藩迎擊。湘軍懼起義軍勢重,固守周口,未敢妄動。僅糾集商水、淮陽、西華“鄉團”約四萬餘人,在任橋坡(周口西20裡,今商水縣張莊鄉李寨村西南)佈防。6月24日,捻軍先頭部隊騎兵,約五六百人進抵任橋和鄉團展開激烈械鬥。捻軍先頭部隊因寡不改眾,退到西邊大石橋(枯河上),固守待援。25日捻軍大部隊到達鄧城,星夜馳援大石橋。在大石橋以東、任橋以西十餘里的坡內與鄉團進行肉搏戰。鄉團損失慘重,全線退,當夜逃至周口,僅剩千餘人。捻軍獲勝後,路經商水縣城東下。

1866年9月,捻軍突破潁河上游的開封、朱仙鎮間的賈魯河防線。曾國藩因圍剿不力被清廷撤免剿捻欽差大臣,回任兩江總督,江蘇巡撫李鴻章繼任剿捻大臣。 1866年10月起,捻軍分為東西兩軍。賴文光、任柱繼續在中原地區活動,為東捻軍;張宗禹、張琢進入陜西聯絡回民起義,為西捻軍。1867年2月3日,李鴻章由徐州移駐周家口,負責鎮壓東捻軍和西捻軍。李鴻章駐周時間不長就離開了周家口,接替駐守周家口的是清末將領劉世奇。

1867年東捻軍轉戰湖北,6月經河南進入山東,後被李鴻章淮軍圍困於黃河南岸、運河東岸、膠萊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區內,突圍失敗。11月任柱與劉銘傳在山東膠萊河壽光戰鬥中失敗被殺,主力覆沒;餘部於次年1月在江蘇揚州覆沒,賴文光被殺。

1867年初,西捻軍轉戰陝西后,經山西洪洞向南穿王屋山入河南濟源,再向東北挺進直隸,至保定,威脅北京。旋退入河南,最後進入山東黃河以北、運河以東地區,被李鴻章、左宗棠軍包圍。1968年8月西捻軍在茌平潰敗,全軍覆沒,張宗禹渡徒駭河不知所終。至此捻軍全部失敗。

商水縣與清朝捻軍(上)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