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道教海蟾子劉元英是山西廣靈人

由 信忠396 發表于 飲食2021-12-28
簡介”劉元英是廣陵人毋庸置疑,當然,這兒所說的“燕”是指五代劉守光所建之“燕”

雪蟾有什麼功效

道教海蟾子劉元英是山西廣靈人

張信忠

劉元英,字宗成,號海蟾子。初名劉操,字鵬遠,廣陵(今山西省廣靈縣)人。亦有說初名劉哲,後名亦有說是劉玄英或劉鉉英。其表字還有昭遠、昭元的說法。大體諸說或有所本,或參傳說,不一而論。至於將其道號海蟾子演化為劉海戲金蟾的神話故事,則純屬民間傳說。

道教海蟾子劉元英是山西廣靈人

劉海戲蟾(百度圖片)

劉元英的籍貫是廣陵,這是其本人所書。他在壽寧觀自畫像題詩署名“廣陵閒民劉某書”。新編《山西文學大系》認為此廣陵即今山西省廣靈縣。《遼史·本紀》載“(遼聖宗統和)十三年(995)正月……甲寅,置廣靈縣。”《金史·地理志》“廣靈,亦作陵。”是說廣陵和廣靈是一回事,故元代資料廣靈寫作“廣陵”者甚多。《廣靈縣誌》康熙本謂“元改廣陵縣,尋復為廣靈縣”。明清兩代,全國不少地方誌書記載職官人物籍貫亦將廣靈寫作廣陵,廣陵和廣靈仍通用。現在基本可以肯定,元代一度改“廣陵縣”是恢復古稱或舊稱。《直隸代州志·劉鉉英傳》:“劉鉉英,號海蟾子,燕廣陵人。”劉元英是廣陵人毋庸置疑,當然,這兒所說的“燕”是指五代劉守光所建之“燕”。《廣靈縣誌》康熙本說“廣靈土城肇於後唐莊宗同光二年(924)”,是遼設縣之前即有廣靈地名之證,也可推想是土城建在叫廣靈的地方。關於廣陵,還有一種說法,即縣名廣靈,縣城名廣陵。明末清初的史地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記載廣靈縣之後記載廣陵城:“廣陵城,即今縣治,遼曰‘廣陵’。《邊防考》:縣城土築於洪武十六年(1383),萬曆元年(1573)改築。週二裡有奇,縣居渾、蔚適中之地。”廣陵城就是今廣靈的縣城,這樣,劉元英是廣陵人,自然也就是廣靈縣人。

又有說劉元英是五代燕山(今北京西南宛平)人,在史料支援上不及廣陵說。《文安縣誌》民國本有《劉玄英傳》,自然更是將劉元英作為文安人來記載。《海蟾入道歌》雲:“餘緣太歲生燕地”,燕地絕不會等於燕山,燕山無涉廣陵,燕地應該是五代劉守光所建立的燕國之地。都城為幽州,亦即今北京。據說早期版本《湖廣通志》記載劉元英,也說他是廣陵人。不管怎麼說劉元英不可能是江蘇廣陵(即今揚州市區)人,劉元英只可能出生在北方的廣陵,而北方廣陵唯有今之廣靈可與之相符,燕山和廣陵沒有半點關係。只是劉元英前期生活時期,廣靈尚未設縣,而應是遼,也就是契丹的一個城邑,或者是一個像今天的小城鎮一樣的地方。因為劉元英出生時還是唐代。如果遼是設縣於廣陵,而不是設縣後命名為廣靈,那麼劉元英的出生地是今天的廣靈完全可能而沒有疑問。當然,要找到唐代即有廣陵這麼一個尚未設縣之地的記載,難度很大,近乎不可能。

劉元英的生卒有日期無年代。元趙道一著《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曰:“《全真傳》雲:十二月二十四日降世,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升,不記何年。”史料沒有明確記載,但其事蹟有據科可考。2010年9月《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科版)第十二卷第五期載高福順文《遼朝科舉考試應試科目論述》轉引《遼史拾遺·劉操傳》所引都邙《三餘贅筆》:“道家有南宗。其南宗,自東華少陽君得老聃之道,以授漢鍾離權,權授遼進士劉操。”同書又引薛大訓《神仙通志》記載:“劉元英,字宗成,號海蟾子。初名操,字昭遠。後得道,改稱焉。燕地廣陵人也(一雲大遼人)。以明經擢第,仕燕主劉守光為相。素喜性命之說,欽黃老之教。”“權授唐進士呂嵓,嵓授遼進士劉操。”劉操就是劉元英,而且是廣陵人,毫無疑問。燕人或燕山人之說,應是他做過“燕相”和家鄉是燕劉之土而已。元秦志安著《金蓮正宗記》載:“海蟾劉真人,先生姓劉諱操,字宗成,號海蟾公,燕山人也。年一十六歲,以明經擢甲科,累遷至上相。”劉志玄、謝西蟾編《金蓮正宗仙緣像傳》載:“師姓劉名操,字宗成,號海蟾子,燕山人也。年十六登遼之甲科,仕至上相。”據此,劉元英16歲考取遼進士是可信的。今大同學者殷憲考證說遼聖宗統和六年(988)才仿照唐進士法取士,其說不準確,劉元英早在80多年前就已是遼進士。

在這裡,可以看到劉元英籍貫有燕地和燕山的不同說法,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今宛平可以有燕山,但卻不會有廣陵,因此,燕山說肯定有誤。

有了劉元英十六歲登科遼明經科進士和為劉守光丞相之資料,考證劉元英出生年份即有可能。首先契丹族耶律阿保機建立遼國稱帝是在公元907年,他考上遼進士必須在遼建國後的公元907年或以此後。其次晚唐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之子劉守光在後梁開平三年(909)被朱溫封燕王,薛大訓說他“仕燕主”,而沒說是仕燕帝或桀燕,燕主可以理解為燕王。劉守光建燕稱帝的應天元年是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亦即封燕王后兩年。劉守光的短命割據政權到公元913年十二月即滅。劉元英考取進士只能在遼建國後到任劉守光丞相的區間,再前推則非遼時期,再往後則桀燕已滅。他中式進士的時間也只能根據會試只在子午卯酉四個年份舉行的習慣考察,907年為丁卯,910年為庚午。劉元英在907年參加明經科考試是唯一時間,可以說他是遼代首批進士之一。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剛一掌握政權就決定開科取士,既可招攬人才,又能為自己的政權添個光環。高福順教授把劉元英明經及第時間推測在遼太宗時期太晚,因為已經超出劉守光建燕時間。

在確定遼明經科考試年份為907年,上推十六年是唐昭宗李曄景福元年(892),即為劉元英出生年份。《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將他作為晚唐人對待也並不算錯,因為他就出生在唐代。

需要說明的是劉元英所考取的明經科進士與進士科進士還有區別,二者不是一回事。明經科主要考經義,進士科則是考經義策論。到宋代明經科廢。明清時期,“明經”只是作為對貢生的一種敬稱。

劉元英不僅是廣靈縣的首位有記載的進士,更是本縣絕無僅有的明經進士,而且是整個遼代最早有記載的明經進士,也證實遼代早期延續著自隋唐以來的明經科考。

現已不清楚劉元英為何取得遼進士卻不仕遼而去仕燕,大概是職位誘惑力強到讓人不忍割捨的地步。不然以劉守光之為人,有正義感的文人不會去跟隨的。劉守光與父妾羅氏通姦,被其父鞭打後趕走。以後他囚父弒兄,殘暴不仁,劣跡斑斑。他製造鐵籠、鐵刷刑具,將犯人關進鐵籠,四面以火烘烤;或用鐵刷刷犯人臉及身上皮肉。所以史稱劉守光為“桀燕”。劉元英是為如此之人做丞相。

劉元英任燕相的時間非公元909年即911年,前者的可能性稍大,即劉守光封王后。因劉守光稱帝后的左、右丞相是王瞳和齊涉。還有一個說法是“劉守光僭稱燕帝,劉操諫之不聽,遂託疾掛印而去,並改名劉玄英,道號海蟾子。”若真如此,則劉元英在劉守光稱帝初仍是燕相。據此則是907年劉元英十六歲取進士,909年十八歲做丞相,911年二十歲棄官修道。但這樣又與其自述《海蟾入道歌》的內容有些矛盾。歌雲:“

餘縁太歲生燕地,憶昔三光分秀氣。丱貫圓明霜雪心,十六早豋甲科第。紆朱懷紫金章貴,個個羅衣輕掛體。如今位極掌絲綸,忽憶從前春一寐。昨宵家宴至五更,兒女夫人並侍婢;被吾佯醉撥杯盤,擊碎珊瑚真玉器。兒女嫌,夫人惡,忘卻從前衣食樂。來朝朝退怒猶存,些兒小過無推託。因此事,方頓悟,前有輪迴誰救度。辭官納印棄榮華,慷慨身心求出路。

”首句說“餘緣太歲生燕地”是說他生逢太歲,太歲是歲星、木星神格,按十二地支逐年順行。按命書生辰八字主要是日干克年幹,如甲日克戊年之類。這是探討劉元英生年的一個重要依據,可惜仍不足以解決問題。在不知曉其生年地支的情況下,毫無辦法。歌中“兒女嫌,夫人惡”之語,說明當時劉元英的兒女至少已經懂事,他也已經遠不止20歲,至少已經人到中年。也有人以為劉元英是50歲為相,還有25歲為相之說。從《海蟾入道歌》看,50歲為相的可能性會大些。回溯50年,劉元英出生還在唐宣宗七年(853),16歲及第年代還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登大位之前若干年,遼朝的科考史會更早到契丹時期,但目前尚無正式史料可佐證。當然,前提是這首歌不是別人偽作,確實系其本人之作。因此無論哪種說法,目前都無法作為定論。

從道教典籍考察,劉元英出家的原因是被正陽子點化,正陽子是鍾離權,民間又稱漢鍾離,按說他是呂洞賓的老師,點化劉元英的故事又使他成為劉元英的老師,甚至還有說劉元英是陳搏的學生,道教記載撲朔迷離之事數不勝數,此不過其中之一。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也就是劉守光後梁乾化元年(911)八月僭稱燕帝后不久。《金蓮正宗記》載:“

平昔好談性命之說,然終不得其妙。一旦有道者來謁,邀坐堂上,以賓禮待之。問其姓名,默而不答,但自稱正陽子,願乞為卵十枚,金錢一文,安金錢於案上,而高累十卵,危而不墜。海蟾嘆曰:‘危哉。’先生曰:‘相公身命俱危,更甚於此。’海蟾頓悟,先生乃收卵而藏之,闢金錢而棄之,遂辭而去。海蟾於是催設夜宴,佯託沉醉,以杯盤寶器俱擲於地而碎之,夫人泊,兒女輩莫不怒責。比及朝退,猶未解顏,輒解印而辭官,佯狂歌舞。

”由於正陽子點破他做劉守光丞相的高風險,所以他“拋離火宅三千口,屏去門兵十萬家”,無論多麼富貴榮華,也都丟得下了。“遂易衣而道,處於卑賤,以辱其形。”

他修道去了哪兒?“

厥後遠泛秦川,陶真於太華之前,遁跡於終南之下,頤精煉氣,以至成真

”。在秦川,他又遇見正陽子,授以丹訣。還有一說是“後隱代州之鳳凰山”(《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如果這代州是古時代地,就很好解釋了。其實隋唐時代州就是今天的大同,包含整個晉北地區。今廣靈縣屬周秦至漢魏的代國或代郡地,至今仍是大同屬縣。而且縣境北部邊陲正好有一座歷代道家修仙的鳳凰山,這裡道家修仙史目前至少可追溯到明隆慶年間。明代名鳳凰山黑雲洞,清代改名黃岸山清圓洞,為道教明宗會總堂之所在。清代有趙九明成“佛”,郝明隆成道,李喜師坐逝等等。清乾隆十三年(1748)遵趙九明遺囑建起一座長26米、寬3。4米、高5米的單孔石橋,名通靈橋。傳說橋成初渡的就是呂洞賓(嵓)和海蟾子(有說是韓湘子),所以俗稱仙人橋或八仙橋。我們已經知道,呂洞賓和海蟾子是師徒關係。如果海蟾子真能八百年後陪著老師重遊家鄉故地,那可真是一件奇事,可惜這只是傳說。清圓洞東廟山門匾曰“蓬萊境”同治二年(1863)立,內有石砌五間中通無樑殿一座。作為一處道教聖地,仍名副其實。只是需弄清其與全真教乃至和劉元英是否確有淵源關係,竟管他棄官回家鄉鳳凰山修道完全可能,但僅憑不多一點傳說為證還遠遠不夠,仍待進一步發現新的證據支援,這裡還僅屬初步推測。我們期待這樣一個最終結論:劉元英確實出生在廣靈縣,少年中遼明經進士,做過

道教海蟾子劉元英是山西廣靈人

劉海蟾真人像(百度圖片)

燕國丞相,後來回家鄉鳳凰山修成仙道,雲遊天下,做下許多神奇之事。

典籍記載劉元英活動很多,如宋代類書《錦繡萬花谷》載,李觀遊南嶽時,看見過他,他還讓李觀給藍方帶過一個口信。宋王欽若奉宋真宗旨編《翊聖保德傳》載:“(宋)真宗時,有天神憑風翔民,言海蟾新得道,諸天皆賀。惟未肯便就仙職,折旋塵中,尋人而度。”《西山群仙會真記》載:“張夢乾三遇劉海蟾,方得三乘大法。”《宋史·甄棲真傳》載:“棲真自號神光子,與隱人海蟾子者,以詩往還論養生秘術。”南宋葉紹翁《四朝見聞錄》載:“熙寧元年(1068)有異人號海蟾翁劉易者,寓天慶觀。”《道家金石略》載劉元英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在衛州一道觀所書“秦人劉海蟾來過”字跡。宋張伯端等著《悟真篇註疏》載:“衝熙王君遇劉海蟾得金丹術。”等等。最著名的是他在

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的

同一天內於三個地方自畫像題詩,三地距離少者60裡,多者數千裡,是有分身術還是能騰雲駕霧,則無法說清,總之,是神奇得不得了。其事載於《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該書《劉玄英傳》全文附下:

劉玄英,字宗成,號海蟾子。初名操,字昭遠,後得道改稱焉。燕地廣陵人也,一雲大遼人也。以明經擢第,仕燕主劉守光為相,素喜性命之說,欽崇黃老之教。一日忽有道人來謁,海蟾乃邀坐堂上,待以賓禮。問其氏族名字,俱不對,但自稱正陽子。海蟾順風請益,道人為演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既竟,乃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以一文置之几上,累十卵於錢,若浮圖之狀。海蟾驚異之,嘆曰:‘危哉!’道人曰:‘人居榮祿之場,履憂患之地,其危有甚於此者。’復以盡其錢闢破為二,擲之,遂辭而去。海蟾因此大悟。是夜命家人設宴,棄擲金玉。翌早解印辭朝,易服從道。有詩云:‘拋離火宅三千指,屏去門兵十萬家。’紀當時之實也。一旦遽辭燕地,遠泛秦川,陶真於泰華之前,遁跡於終南之下,韜光隱晦,人莫測其所以然。一云為燕丞相,一旦遽悟,棄官學道。後遇呂洞賓,得金丹之秘旨。自此往來終南泰華間。復結張無夢、种放,訪陳希夷先生,為方外友。亦間作詩,有詩集行於世。其詠修煉,則有還金篇行於世。後隱代州之鳳凰山。宋仁宗天聖九年,遊歷名山,所至多有遺蹟。一日於州壽寧觀題古詩十韻,雲:‘醉走白雲來,倒提銅尾秉。引個碧眼奴,擔著獨壺癭。自言秦世事,家住葛洪井。不讀黃庭經,豈燒龍虎鼎。獨立都市中,不受俗人請。欲攜霹靂琴,去上芙蓉頂。吳牛買十個,溪田耕半頃。種秫釀白醪,總是仙家境。醉臥松陰下,閒過白雲嶺。要去即便去,直入秋霞影。’仍自寫真其傍,撮襟書‘龜鶴齊

道教海蟾子劉元英是山西廣靈人

重陽子(百度圖片)

壽’四字,題雲:‘廣陵閒民劉某書’。至鳳凰山來儀觀,亦自寫真,飛白‘清安福壽’四字。所畫五星,惟土宿尚存。其所寫真,幅巾黃衣,右肩挑酒瓢,左肩提布囊,破綻處補之,氣韻言淡,人望之知為有道者。又嘗於成都府青羊宮潑墨成‘壽山福海’四字。二處相隔地裡,壽寧至來儀僅兩舍,西蜀至代數千裡,皆同日時而書之,以示分形散景、神變無方之妙。丹成尸解,有白氣自頂門出,化而為鶴,飛而沖天。《全真傳》雲:十二月二十四日降世,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升。不記何年。大元至元六年正月,褒贈海蟾明悟弘道真君。”

綜合諸書所載,劉元英生活活動竟縱跨唐宋,中歷五代時期,直到南宋末期,其高壽令人難以想象。他住在天慶觀時是北宋神宗熙寧元年,即公元1068年,距劉守光封燕王他為燕相909年即有159年,按最保守出生年公元892年計算,為176歲。若按50歲為相,推到公元853年,則已有215歲,而這還不是他“丹成尸解,有白氣自頂門出,化而為鶴,飛而沖天”的時候。公元1115年他還在衛州道觀手書留名,這時多少歲?不保守計算是262歲!這位實實在在有道之人,到底哪一年去世已經永遠成為不解之謎。也許他確實學到呂洞賓的長壽之術,按記載和今天的考證,呂洞賓存世200多歲,他的棺中出土北宋通行貨幣“開元通寶”和“祥符通寶”,而呂洞賓的主要活動時間是在唐代。

到元代前期,劉元英有兩次封贈,元至元六年(1269)正月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褒封道教制詞:“海蟾劉真人可贈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至大二年(1309)二月加封道教制詞:“海蟾明悟弘道劉真君可加贈海蟾明悟弘道純佑帝君。”到元代劉元英肯定已經不在人世。

劉元英的著述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還金篇》,其原書已佚,但其內容常為道教著作所徵引,因而有一些片段尚存世,如《周易參同契發揮》、《道樞》、《呂純陽真人沁園春丹詞註解》等書都有摘引。散存之作,如《還丹破迷歌》為現存遼國樂府詩十四首之一,《正統道藏》所收宋代《內丹秘訣》存《海蟾子還丹賦》,清末《道藏輯要》收有其《至真歌》,《黃帝陰符經集解》中收有其部分註解等等。

劉元英修道屬於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師承鍾離權、呂洞賓,是道教全真派五祖之一。入列早期“八仙”之一,只是到後來才被張果老所取代。他的嫡傳弟子是張伯端(987~1082),即紫陽真人,跟他學道的人有記載的還有甄棲真、王君、張夢乾、晁迴等,也都是道教著名人物。

也許是正陽子用雞蛋和銅錢疊塔點化劉元英以及他的道號海蟾子的緣故,在民間傳說中演化出劉海砍樵和劉海戲蟾的故事。砍柴劉海的形象是一青年,而戲蟾之準財神劉海則又是一童子。廣靈縣有一歇後語:“劉海戲蟾,在利上站著哩。”用來諷刺小人自私,唯利是圖,無利不幹。

筆者母親曾有其姊所繡一精美立體刺繡並飾有許多吊穗的掛件,珍藏六七十年。作品取材於劉海戲蟾,劉海為一男童,逗戲一三足蟾,蟾吐一串串金錢。筆者侄女上高中,學校辦展覽,將其帶去。然展覽未見,被老師將其據為己有,原因當然是作品精美到老師都愛不釋手而起貪心。劉海戲蟾故事起源之早到劉元英在世時,宋人李石所著《續博物志》已有記載,北宋婉約派詞人柳永《巫山一段雲》有“貪看海蟾狂戲,不道九關已閉”之句,可證當時劉海戲蟾的故事已搬上舞臺演出。以後關於劉海戲蟾的故事流傳廣至全國各地,版本很多,說法各異,甚至劉海也成為財神和吉祥之象徵,因與劉元英本人已無太多關係,此不再贅考。

推薦文章

  • 油條快速做法,不揉麵不擀麵,簡單一攪,10分鐘出鍋,蓬鬆又酥脆

    但是現在這個完全不是多想哦,這個長假,我還真的學會了這樣一個油條快速做法,不揉麵不擀麵,只需要筷子簡單攪一攪,10分鐘就能出鍋,當天做,當天吃,也不需要用泡打粉,也沒有其它新增劑,蓬鬆又酥脆,自己做的乾淨又衛生,放心吃哦...

  • macOS系統更新 新添電池健康管理功能 延長電腦壽命

    修復了“提醒事項”可能無法針對重複性提醒事項傳送通知的問題解決了可能無法在登入螢幕輸入密碼的問題修復了安裝更新後“系統偏好設定”仍舊顯示通知標記的問題解決了在使用影片會議 App 後嘗試使用內建攝像頭時可能無法檢測到的問題解決了搭載 App...

  • 雷佳音,再也不用羨慕胡歌了

    雷佳音,再也不用羨慕胡歌了現在,雷佳音不用再去羨慕胡歌了,不只是因為事業起來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自己作為演員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