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由 肉啊肉吖 發表于 飲食2021-10-22
簡介用白麵烙成薄餅子再切成細條,羊肉切片上油鍋爆炒並加入紅蔥、花椒麵、醬油、醋、辣椒等調料,炒熟了以後,倒入適量的肉湯燒開,倒入烙餅條翻炒湯幹,最後撒上香菜、韭菜、蒜末就可以了

炒糊脖怎麼做

在寧夏吳忠地區有一種流傳多年的風味特色小吃——炒糊餑。具體來講呢,就是把烙餅切成條狀,加以配料製成的一道麵食,肉嫩餅爽,微鹹稍辣。其製作簡單,材料豐富,可做主食也可做菜品。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有經驗的師傅講:製作炒糊餑時一定要用精細的麵粉,放上鹼後“醒”上一會兒,然後擀成薄餅烙至半熟,再切條烹炒。這樣做出來的炒糊餑具有嚼之有勁,滑韌適口,肉香味鮮的特點。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如果在網路上進行搜尋,關於“糊餑”條目和傳說可謂紛繁。有種名為“羊肉糊餑”的陝西小吃,據說就能遠溯至元代。這種也有著“糊餑”稱謂的食物,相傳是元末時期由蒙古人傳入而遺留下來的,以油水厚、味道美、價格低廉、經濟實惠的特點,被當地居民所喜愛,且被譽為關中四大名吃之一。當然這種糊餑的吃法和寧夏的炒糊餑大不相同,是將羊頭燉湯與烙餅泡在一起。兩種同為“糊餑”的美食是否有什麼“緣分”?如今已無從考證,但“糊餑”歷史的久遠卻是可見一斑。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除了形形色色的歷史傳說,炒糊餑似乎還是一項稱得上“聰明”的美食發明。據師傅回憶:“聽奶奶講,那時候韋州人自家烙餅,用的是‘鍋炕’,餅一不小心就烙糊了,因此叫‘糊餑’。這樣的烙餅又糊又硬,不好吃,扔掉怕浪費,聰明的老輩韋州人便想到炒著吃的辦法。我也不知道這些是不是真的,但同心民間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準備:麵粉 適量、羊肉 切絲、鹼 鹽 適量、豆腐、幹辣椒 切長條、蔥 切段、蒜 切片、姜 切片、老抽 、醋 適量

1:麵粉中加入鹼和鹽,加水和成較硬的麵糰;

2:將麵糰壓扁,擀成薄片,再放入平底鍋中烙成兩面淺黃色的餅,然後將烙餅切成1釐米左右寬的長條備用;

3:鍋內入油,燒熱後放入羊肉絲煸炒至變色後加入豆腐條、幹辣椒、蔥段、蒜片、薑片,加老抽、醋、鹽翻炒均勻,再倒入羊肉湯;

4:開鍋後,放入切好的烙餅條,翻炒幾下,加蓋燜至餅條熟透;

5:上蒜苗段,翻炒幾下,裝盤即可。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肉肉小提示

:和麵要加冷水,而且水量不能太多,這樣才能和出適合烙餅的硬麵。

寧夏同心的做法是不放西紅柿和青椒,這與銀川有些餐館加西紅柿、青椒和味精的炒法不太一樣。它是如何做的呢?用白麵烙成薄餅子再切成細條,羊肉切片上油鍋爆炒並加入紅蔥、花椒麵、醬油、醋、辣椒等調料,炒熟了以後,倒入適量的肉湯燒開,倒入烙餅條翻炒湯幹,最後撒上香菜、韭菜、蒜末就可以了。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其實與北方常吃的炒餅相類似。炒餅是北方地區的一種特色傳統麵食,在山西、河南、河北地區都特別流行。炒餅就是把烙餅切成細絲,加上自己喜歡吃的配菜炒制而成。炒餅絲可葷可素,素炒餅更為常見,做炒餅的配菜除了豆芽更多的就是圓白菜了。

巧用烙餅做出肉嫩餅爽,肉香味鮮的炒糊餑,製作簡單易學

而寧夏的炒糊餑因翻炒時加入了鮮香醇厚的羊肉湯燜制,這道炒糊餑便有了濃郁的回族特色。

生動地詮釋了相同的食材因為不同人群的燒製習慣,就能演變出千萬種滋味;而這種細微的差別,不僅豐富著我們的味蕾,離家的遊子也能透過各自有關食物的獨特記憶,讓心心念唸的故鄉變得細膩而具體,這也是

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肉啊肉吖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