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由 快刀商業評論 發表于 飲食2023-02-04
簡介面對爭議,9月30日晚間,海天味業首次迴應稱所有產品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產,均符合國家標準,是部分短影片賬號妖魔化食品新增劑、黑化中國食品安全,將採取法律追責

麵包改良劑是新增劑嗎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作者:朱末

短短10天內,調味品巨頭海天味業一連發出三份官方迴應。

讓海天味業如此坐立難安的,是一條“海克斯科技”(特指使用新增劑等多重手段對食材進行加工處理的技術)話題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的持續發酵。

有短影片博主稱,海天味業在國內售賣的醬油含有多種食品新增劑,包括已被列為一級致癌物的苯甲酸鈉,而在國外售賣卻是零新增,只有水、大豆、小麥、食鹽等,其產品存在雙標。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公眾的情緒瞬間被點燃。面對爭議,9月30日晚間,海天味業首次迴應稱所有產品都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產,均符合國家標準,是部分短影片賬號妖魔化食品新增劑、黑化中國食品安全,將採取法律追責。

10月4日,海天味業釋出第二份宣告,稱食品新增劑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此次對海天和中國調味品行業的攻擊,要麼是不明真相,要麼是別有用心。隨後,中國調味品協會也發表宣告,支援海天味業依法維權。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兩次宣告

10月9日,海天味業再次釋出澄清公告,指出國內外公司均有銷售含食品新增劑與不含食品新增劑的產品,且國內產品線種類更為豐富。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現代食品工業是絕對無法離開食品新增劑的。否則整個食品、藥品的工業體系立馬會處於崩潰邊緣。

但凡事就如硬幣的兩面,近年來,因為食品新增劑或非法新增劑的濫用,而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比如三聚氰胺、福爾馬林、蘇丹紅等,帶來的性質和影響極其惡劣,人們對於食品新增劑“談虎色變”的認知態度,也並非空穴來風。

何況,行業標準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安全。市場和資本的力量,決定著飲食和健康都被經濟利益操縱,食品新增劑本是為了改善風味、色澤、口感,亦或延長保鮮保質時間,但在不法商人的運作下,卻成了劣質食品的“美容劑”。

對待食品新增劑,我們不必矯枉過正,但也不可鬆懈警惕。

01

食品新增劑的“紅與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食品新增劑並不是新鮮事物,而是自古有之,歷史悠久。

以我國為例,滷水點豆腐是西漢時期的發明,製作臘肉用的亞硝酸鈉源於南宋時期,就連促使鄭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尋找香料來源。

西方則更為激進。20世紀初,人類的食品變成了檢驗“讓化學改善生活”的試驗場,創造出了人造甜味劑、味精、植物黃油、氫化植物油等,形形色色的化學合成物質登上了現代食品工業的舞臺。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食品新增劑的普及,在豐富味蕾的同時,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1974年美國FDA批准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僅僅一年後,FDA特別工作組發現,西爾公司提交的資料中,隱瞞了動物食用阿斯巴甜後出現抽搐和腦瘤,但FDA卻沒有取締產品。

1994年,美國衛生和人員服務部報告顯示,有1200種食品中含有“阿斯巴甜”,能導致人類出現88種中毒症狀。另據《美國臨床營養學會》雜誌研究表明,如果孕婦每天喝1罐含人造甜味劑的飲料,早產的機率會增加38%,如果每天喝4罐以上飲料,早產的機率可增加78%。

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內外資訊的頻繁交流,國外的新增劑使用經驗進入國內。因此,我國食品新增劑行業起步雖晚,但勢頭卻極為迅猛。

20世紀70年代,我國食品行業只使用鹼面、小蘇打、味精等約65種食品新增劑;1990年全國食品新增劑增加至20類,共178種;到現在,全國食品新增劑種類共有35類,超過了2000種,含新增劑的食品達到萬種以上。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食品新增劑不僅可以滿足加工工藝的需要,延長食品的貨架期,擴大銷售範圍,減少食品腐敗,防止食源性疾病,還可以滿足口味或營養的需求,形成更好的色香味。

有了食品新增劑,超市裡出售的火腿腸、香腸、熟肉罐頭等食品能較長時間保持風味;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從外地長途運輸來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以說,沒有食品新增劑,就沒有高度發達的現代食品業。

但漸漸地,事態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2003年,全國各類食品新增劑的總產量約為288萬噸,每個人每天都會吃進去上百種食品新增劑,絕不是誇張的說法。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圖/世界知識局

以一塊麵包為例,麵包改良劑是一般麵包廠家都要用到的新增劑,光這一袋裡就有20多種新增劑。到了麵包房配方更復雜,光香精就得有幾十種。

如果是奶油麵包,奶油的供貨方已經加了抗氧化劑、色素等等,再分析一下面包粉,增白劑肯定是少不了的。所以一個麵包的製作,從頭到尾,需要用到50到100種新增劑。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又因為成本極低的新增劑,能夠“點石成金”,追求利益最大化背後,食品新增劑的濫用愈演愈烈。不僅超劑量使用隨處可見,甚至原本屬於化工原料範疇,有毒有害的新增劑,也開始明目張膽地新增在食品中。

使用礦物油加工大米、餅乾;用工業用甲醛、燒鹼處理水發產品;吊白塊加入米粉、米線當中等做法屢見不鮮。

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關部門對肯德基多家餐廳進行抽檢時,發現新奧爾良雞翅和新奧爾良雞腿堡調料中含有“蘇丹紅一號”成分;3月17日,北京市食品安全辦緊急宣佈,該市有關部門在肯德基的原料辣醃泡粉中檢出可能致癌的“蘇丹紅一號”,舉國譁然。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然而,更大的“地震”,還在後面。

02

亂象引發全民“恐慌潮”

2008年9月8日,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十分蹊蹺;2008年9月11日,甘肅全省已經發現59例腎結石患兒,部分患兒已發展為腎功能不全,同時死亡1人。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而在隨後的調查中,發現全國所有品牌的奶粉,有69批次的產品含有三聚氰胺,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三鹿奶粉。

事發後,國家迅速啟動國家安全事故一級響應。在當時,判斷牛奶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牛奶中是否含有適量的蛋白質,做法是透過氮元素含量來檢測蛋白質含量。

於是,無臭且含氮量極高的三聚氰胺被添加了進去,搖身一變為“優質奶”,出現在商超的貨架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官方檔案,三聚氰胺被列為2B類致癌物質,絕對不能新增到食品中。另據粗略統計,在“毒奶粉”事件中,受害者兒童高達30萬人。

由新增劑引發的社會性恐慌,不斷蔓延開來。這些年,食品安全問題就沒有消停過,孔雀綠、瘦肉精、一滴香、蛋白精……這些本該出現在化學書上的名詞,硬是透過各種媒體報道,成為老百姓耳熟能詳的術語。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圖/315晚會截圖

源源不斷的風波中,人們對食品新增劑的反感與日俱增。

加上近段時間,一名叫辛吉飛的博主“揭秘”用食品新增劑合成蜂蜜、燕窩、牛肉粒、澱粉腸等製作過程,消費者緊繃的神經不斷被挑動。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辛吉飛展示各種合成食物

縱觀這些食品安全問題,究其根本,主要是人的問題,並不是食品新增劑本身的問題。只要是在合理規定使用量範圍內,食品新增劑的使用是安全的。

用食品新增劑掩蓋食品腐敗變質或質量缺陷、超範圍和超量使用食品新增劑,使用未被我國批准的食品新增劑品種等,都屬於違法行為。

偏見之下,人們只看到了過量、亂用和濫用帶來的後果,而忽略了食品新增劑對於生活幸福指數的提高。

味精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坊間流傳著攝入味精會導致種種病變,小到脫髮大到癌症,味精成了眾矢之的。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早在1987年3月,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經過十幾年關於味精安全的跟蹤研究後,即宣佈將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新增劑,結論是“每日可攝入量無限制。”

真正該擔心的,是工業化標準的新增劑,將在食品裡無孔不入;是商家為了賺錢底線全無,劣幣驅逐良幣。

更可怕的後果是,一旦這些做法成了“潛規則”,消費者只能被迫麻木,並且一如既往的無能為力。畢竟,再嚴格的國家監管,也無法面面俱到。

03

海天味業到底做錯了嗎?

說完食品新增劑的“前世今生”,再來說說海天味業。

按照國標使用苯甲酸鈉,海天確實沒問題。但如果這個國標是自己牽頭制定的,說服力就顯得蒼白了。

據全國標準資訊公告服務平臺檢索結果顯示,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是蠔油、配製醬油行業標準的起草人之一,也是甜醋、原釀本味醬油團體標準的起草人之一。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至於支援海天維權的中國調味品協會,其專業委員構架名單中,主任委員會正是海天味業的董事長龐康,秘書長同樣也來自海天。

當然,不管海天是不是又當球員又當裁判員,既然行業標準得以成立,那麼海天的做法的確是合規的。

但對於一個市值3800億,有300年曆史的“醬油茅”來說,海天做的卻是遠遠不夠。一個真正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偉大企業,不會滿足於低標準,而應該用更高的準則來要求自身,用實際行動去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讓中國的食品越來越健康安全,這才是消費者希望看到的。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如果細溯下去,海天味業並不是第一次捲入負面漩渦中。2018年,江蘇省消保委釋出的一則醬油產品試驗報告顯示,在對120個樣品進行抽查中,有29個存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問題,海天味業赫然在列。

2020年,家住湖南的李先生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爆料稱,自己在超市買的海天醬油,在開瓶使用幾次,不到一週後,竟然發現瓶子內竟有十幾條在蠕動的蛆蟲,且這瓶醬油還是在保質期內的。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面對此次爭議,海天味業的態度強硬,稱質疑產品安全問題的網友,是在企圖汙衊民族企業,絲毫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才引發了輿論反彈。

既然標準本身沒有高低之分,為何明明一個品牌,卻要設兩個標準,兩條生產線,讓一流產品外銷,二流產品內銷,這才是消費者真正憤怒的點。

海天醬油“雙標門”背後:瘋狂增長的食品新增劑,真被妖魔化了?

正如法學教授羅翔所說:“法律是對人們最低的道德要求,一個人標榜自己遵紀守法,這個人完全可能是人渣。”。

事實上,不論哪國,一個國家的法定質量標準僅僅是最底線的標準。如果什麼都卡著最低標準來,並且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那麼消費者一定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贏了市場,冷了人心,到最後還是雙輸的局面。不知道海天們能不能悟透這一點。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參考資料:

1。3O有機農業《食品新增劑:回顧百年發展史,危害不容忽視》

2。英倫大叔《國內致癌新增劑,國外零新增!偷換概念,顧左右而言他,何時是頭?》

3。大自然搬運工和拿來主義《食品新增劑不是洪水猛獸》

推薦文章

  • 君子蘭養不好?那是因為方法沒用對

    君子蘭花期對磷、鉀肥需求較多,若施過多的氮肥,會影響抽箭開花,造成夾箭...

  • 9月信用債交易覆盤:城投短久期成交上升

    二、城投債高於估值和短久期成交增加,貴州城投和部分“網紅”主體估值有所修復從城投債交易區域來看,9月份有成交債券超過1000只的省份共有11個,與8月份持平...

  • 漢字之光,何以照亮中華文明

    漢字之光,何以照亮中華文明文字不是某個人獨創的,而是中華先民在勞動生活中逐步創造並流傳的,從最開始用視覺符號表示思維、傳遞資訊到創制區別性符號來記錄語言,“原始漢字”和“原始圖畫”沒有明確界限,走過漫長的“原始積累”期,那些早期創制的文字元號很可能只在巫師、史官或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