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原來中國古代是這樣防火的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飲食2023-01-12
簡介好了,講到這兒,我們發現古代先民為了防火,真是想盡辦法方法,不斷更新技術,有效減少了火災的發生,降低了損失,充分顯示出先民的聰明、智慧及嚴謹的科學態度

古代火燒叫什麼

原來中國古代是這樣防火的

我國古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火災防範經驗,並且各朝各代對失火都制定了詳細的刑法以懲罰火災責任人、制約火災的發生。今天,本期節目就來講一講古代的防火,希望藉此能提高一下您的消防安全意識。

我國古代,先民對防火具有相當強的意識,在生活中非常重視。早在商周時期,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易》中就首次提出了防患於未然的論述,《周易·下經》的原文是:“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濟。君子以思患而預防之。”在甘肅秦安大地彎大型建築遺址中,考古人員發現了5000年前的火災現場遺址,那些未燒完的木柱上還儲存著一層堅固的防火塗料,這證明我們祖先很早就在探索防火技術了。

清朝初年沈自南的著作《藝林匯考》裡面,記載了春秋時代,使用雄黃避火。《韓非子》裡說,戰國時期,“慎火塗其隙”,“厚塗以備火”。就是把縫隙給封起來,防火塗料塗厚點,謹防起火。《韓非子·喻老》中也記載說:“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故日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是以丈人無火患。”意思說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所以老人謹防著火而把縫隙塗封起來,這樣就不容易發生火災了。

我們再看《墨子》,在《備城門》這篇裡,它說:“救燻火,為煙矢射火城門上,鑿扇上為棧,塗之,持水麻鬥、革盆救之。”意思是若敵人往城門上射火箭,想燒城門,我們要鑿門扇,安上木棧,塗上泥,拿盛水的麻鬥、皮革做的盆來救火。以上這些記載,都說明先民們不斷的在探索用雄黃等等製作防火塗料,塗到建築物上來防火。

到了戰國,還出現一個有關防火的小典故,叫“曲突徙薪”。這個故事記載在東漢初年的無神論哲學家桓譚的著作《新論·見微》篇中。

原文是:淳于髡至鄰家,見其灶突之直而積薪在旁,謂曰:“此且有火”,使為曲突而徙薪。鄰家不聽,後果焚其屋,鄰家救火,乃滅。烹羊具酒謝救火者,不肯呼髠。智士譏之曰:“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蓋傷其賤本而貴末也。

這個淳于髡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著名學者,政治活動家,智慧超群,滑稽善辯。《史記·滑稽列傳》和《呂氏春秋》都有所記載。這個典故說的是,淳于髡到鄰居家做客,發現他家的煙囪太直,而且把柴火都堆放在了爐灶旁邊。他一看,這很危險啊,就好意提醒鄰居,說:“你這樣容易著火”,建議他把煙囪做成彎的,把柴禾搬到遠離爐灶的地方。可鄰居不聽,當耳旁風,覺得你多管閒事。沒想到後來果然著火了,房屋都燒了。當時周圍的鄰居紛紛趕來救火,這才把火撲滅。為了答謝眾人幫忙救火,淳于髡的這位鄰居就殺羊備酒,答謝諸位,唯獨沒叫淳于髡。在場的聰明人裡有明白其中緣由的,便譏諷他,說:之前淳于髡給你出主意防患於未然,你不把人家當好人;現在家裡著火了,你卻只把幫你救火燒得焦頭爛額的人奉為坐上客,“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你這不是本末顛倒,前後不分嗎?當時要是聽了人家淳于髡的,能著火嗎!這個典故,非常有現實意義,和借鑑意義。現在我們很多防火監督員去檢查單位,結果認真履職、細緻檢查,在他們眼裡成了“找茬兒”,成了“杞人憂天、小題大做”,這不就是“曲突徙薪無恩澤”嗎?所以,透過這則典故我們發現,戰國時候人們就有了很強的防火意識,我們現在人,這種意識應該更強。

到了東漢,隨著人們防災意識的增強,就出現了完整的理論,比如,東漢政論家、史學家荀悅在著作《申鑑·雜言》中有這樣一段話,叫:“進忠有三術: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意思是說,阻止不好的事情發生,是上策;其次是不好的事情已經發生了趕緊補救;最次是不好的事情發生之後再進行懲戒。這段文字,從理論上闡述了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成語“防患於未然”就出自於此。古人的這種思想很高明啊,對火災來說,就是救火雖然與防火同等重要,但平時一定要把防火放在第一位。這個論述是對消防工作的精闢概括和總結,至今我們仍在遵循這種指導思想。

東漢不僅防火理論有了進一步發展,還推出了行之有效的舉措。漢明帝,光武帝劉秀的兒子,是東漢為數不多的有為君主之一。他就非常重視防火,在建造洛陽北宮正殿“德陽殿”時,開河引水到殿前,這樣就解決了消防用水的問題。到了西晉,晉惠帝,就是“何不食肉糜”那位,他的皇后就是著名的賈南風。據《晉書》所載,晉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洛陽武庫失火,“彪建計斷屋,得出諸寶器。”就是時任積弩將軍的劉彪提議把與著火房屋相鄰的建築物拆掉,這樣一來,搶救出了很多珠寶器物。這是中國歷史上滅火戰術最早的記錄之一。

再往後到了隋唐,出於防火需要,磚瓦製陶等耐火材料在建築中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開發利用石材,建造石塔,石窟,雕石像,對防禦火災、儲存佛教建築和佛像起到了積極作用。唐德宗李適時期,這李適的母親就是電視劇《大唐榮耀》裡景甜演的那個沈珍珠。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通典》的作者杜佑,時任嶺南節度使,推出了很多防火方面的新舉措,為當地的消防安全做出了極大貢獻。《新唐書·杜佑傳》所載:“佑為開大衢,疏析廛,以息火災。” 衢,是指大路,尤其是四通八達的道路,武漢就叫九省通衢。廛,是指古代城市裡老百姓住的房屋,開的店,都叫廛。是指門,特別是街道里巷的門,過去很多大街,比如繁華的商業街,都有類似牌樓似的大門。那麼這個“開大衢,疏析廛”,就是把道路拓寬,各種房屋建的要有規劃,屋子與屋子之間要留出足夠的空間,別太密,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要有防火間距。那麼,請諸位想想,道路拓寬了,就有了足夠的消防通道,遇到火災,救援力量能及時趕到,不會擁堵;有了防火間距,就能防止火災肆意蔓延,不用像剛才我們講的西晉那會兒一著火就得趕緊把臨近的建築拆掉,來降低損失。所以,“開大衢,疏析廛”,短短七個字,就揭示了我國古代最早的最典型的消防規劃。

到了宋朝,北宋的時候,官府就大面積普及老百姓蓋磚瓦房,還拆除“侵佔官道”的違章建築,以保證救火的時候暢通無阻。在開封城,每隔四五百米就有一個“軍巡鋪”,兼管治安及消防。每個軍巡鋪發放水桶、火叉、鐵錨、斧鋸、消防梯等消防器具。水桶和消防梯大家都知道是幹嘛的,這火叉、鐵錨、斧鋸等等,主要用來破拆,著火的時候拆除房屋,防止蔓延。南宋紹興三年公元1333年十一月,剛剛發生了一場火災,高宗皇帝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出臺硬性措施,命令每個社群,都要開闢火巷,以此來留出防火間距,避免今後著火就著一片的慘劇,並要求有關部門改建宮室,“蓋瓦房”、“務寬闊”。紹熙年間,南宋著名學者袁甫出任徽州知州,他非常重視消防安全,在一份呈報朝廷的報告中,說他設立了專管防火的“防虞員”和負責救火的“潛火軍卒”,配置消防器具。

宋朝之後,由政府積極組建專業消防隊的公共消防制度差不多中斷了,但由基層官署和民間的滅火組織延續了下來。此外,人們的防火意識依然很強。元朝科學家王禎,先後編著了《農書》和《雜錄》,把消防技術專論《法長生屋》和《法制灰泥附》收入其中。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徽州知府何歆指出:“降災在天,防患在人。治牆,其上策也。”他組織百姓修建防火牆,有效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何歆建立的“何公火牆”,由於能封閉火勢,阻止火災蔓延,故名“封火牆”,是徽派民居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

清朝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五月,當時吉林著了場大火,乾隆就下諭旨,要求重新修蓋房屋,將街道“展寬二三尺,大所草房,俱改瓦房”。同治年間,天津建起了一座新式火藥庫,當時規定全庫內外不能見一點鐵,凡有鐵之處,都用木頭包起來,為的是防止鐵摩擦起火星,還在庫房的房頂安裝避雷針,防止雷擊起火。

好了,講到這兒,我們發現古代先民為了防火,真是想盡辦法方法,不斷更新技術,有效減少了火災的發生,降低了損失,充分顯示出先民的聰明、智慧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其實,今天也沒展開講,僅僅是點到為止,也有很多沒點到。如果您在這方面有研究,不防在評論區留言,為我補充補充。好,今天就到這兒,咱們下期再見。

原標題:《原來中國古代是這樣防火的》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