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江戶時代,同樣是烤制食品,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一個讓人感到幸福

由 解讀歷史迷霧 發表于 飲食2023-01-11
簡介摘要:江戶時代,同樣是烤制食品,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一個讓人感到幸福在日本每到冬天就會聽到“賣地瓜”的叫賣聲

日本大福餅隔天能吃嗎

摘要:江戶時代,同樣是烤制食品,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一個讓人感到幸福

在日本每到冬天就會聽到“賣地瓜”的叫賣聲。現代多是商人開車在路上邊移動邊賣,但在江戶時代卻有些不同。當時是以專賣店的形式販賣。

說到地瓜受歡迎的程度,幾乎只要有住家的城鎮就會有烤地瓜店。就算是沒有店面的地區,木戶番(城門出入口的看守人)也會在家連同雜貨等商品一起賣。當時的烤地瓜店是用爐灶來烤地瓜,地瓜一烤好馬上就賣光。因此,一家店會有二至四個爐灶,輪流烤地瓜。

根據《守貞漫稿》的描述,這是江戶才有的景象。相較於烤地瓜店林立的江戶,京都、大阪則是蒸地瓜店為主流。而且多半是商人邊走邊喊“熱乎乎,熱乎乎”的叫賣方式。

江戶時代,同樣是烤制食品,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一個讓人感到幸福

烤地瓜

受到許多人喜愛的地瓜是青木昆陽推廣開來的食物,但原產地並不在日本而是中南美。十七世紀經由菲律賓和中國傳入日本,當初是在鹿兒島等地栽培。在昆陽的努力下推廣至關東地區,享保年間在江戶被當作應急食物。事實上在農作歉收時,地瓜還被稱為“救命薯”很受重視。

產量豐富、甜而美味的地瓜,商人豈會錯過這個賺錢的好商品。寬政年間在本鄉四丁目的守望哨,出現了掛著“八里半”燈籠的烤地瓜店。

八里半是江戶人對烤地瓜的俗稱。雖然味道類似九里(kuri,和日本的栗子發音相同)但仍略遜一籌,故稱八里半。順帶一提,京阪地區的人認為烤地瓜比九里美味四里,所以稱為十三里。

江戶時代,同樣是烤制食品,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一個讓人感到幸福

江戶時代生活

俘獲江戶人心的烤地瓜店,頓時如雨後春筍般增加。提供地瓜的批發商也和其他蔬菜商劃清界限,成立了龐大的公會。引發大流行的烤地瓜店,其人氣也帶來了災禍,那就是江戶城內蔓延起肥胖的疾病。這樣的結果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如果說烤地瓜帶來讓人哭笑不得的結果,那麼大福就是幸福了。

據說大福的起源是包餡的麻薯點心鶉燒(鶉餅)。

鶉燒是指在麻糬內包入滿滿的餡,看起來圓鼓鼓很大顆。因形狀近似鵪鶉,因此才有了鶉餅的名稱。因為吃了會覺得很飽,又稱為“腹太餅”,由此可知那真的很大。

江戶時代,同樣是烤制食品,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一個讓人感到幸福

現代日本大福

江戶時代的川柳也經常提到,當時是相當有人氣的一道點心。根據這個點心做出大福的人,是住在江戶小石川的寡婦阿玉。

明和八年(公元1771年)愛吃甜食的阿玉,試著在麻糬內放甜餡,結果頗受好評。為了方便食用做得比較小顆,然後開始賣。名字也改成很吉利的“大福餅”,那絕妙的名稱和甜甜的內餡受到歡迎,隨即變得很流行。這就還是延續至今的大福麻薯原型。根據當時的刊物《五人斬西瓜立割》的描述,內餡似乎是黑糖餡。

到了十八世紀末的寬政年間,《江戶名所畫集》也出現了賣大福的路邊攤,足見其人氣。此後整年都很熱賣,即便是寒冷的冬天也會看到沿路叫賣的大福餅的小販。

江戶時代,同樣是烤制食品,一個讓人哭笑不得,一個讓人感到幸福

小販在竹籠內放入火盆和鍋子。只要把麻薯擺在頭上立刻就變得熱乎乎。當時小販經過面前,肯定會引起食慾。在寒冬裡咬下現烤的熱乎乎大福,內心也會像大福的名字般感到幸福。

江戶時代是烤地瓜和烤大福,帶來了兩種不同的結果。但也從側面證明,在和平環境下,日本社會民生安定、物資供應充沛,各種食材大幅出現,烹飪方法也大幅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江戶人在食物上可選範圍極大,各種煩惱和幸福自然產生,烤地瓜和烤大福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推薦文章

  • 去內蒙古旅遊需要準備什麼?

    雨具:內蒙古草原天氣變化無常,下雨時氣溫下降很多,且風比較大,可以帶件雨衣比較適用,最好帶上一把雨傘備用,天晴還能遮擋太陽...

  • 五一旅遊攻略:和寶寶去旅遊應該注意什麼呢?做好這幾點就對了

    三、酒精藥棉以及創口貼春季是流感病毒高發的季節,現在的孩子們都很不注意衛生,很容易引起腹瀉感冒的情況發生,所以外出旅遊的時候不妨帶一瓶浸溼好了的酒精藥棉,這樣在寶寶想要吃東西的時候,不妨把餐具先擦一擦,能夠很好的降低腹瀉的情況發生...

  • 蒸蛋這樣做,Q彈又好吃,孩子每天都要吃兩三個

    說起蒸蛋,有人會想到蒸蛋是小孩子的輔食,普遍都是把雞蛋打入碗中,加點清水,放一點小蔥,少許的食鹽就可以蒸了,這種蒸蛋雖然說營養價值很高,但是無奈小孩子不怎麼喜歡吃,而且市場火候把握不太好,所有費時又費力,可能做出來的孩子還不吃,今天我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