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飲食

豆瓣13週年記:曾孕育了咪蒙,如今為何幾乎被遺忘?

由 藍鯨財經 發表于 飲食2022-10-02
簡介小組使用者成就了豆瓣,卻越來越沒價值

豆瓣夾有什麼作用

(來源:新榜 作者:王雅文)

豆瓣13週年,已經不能用“低調”來形容了,簡直就是“悄無聲息”。之前跟它相提並論的友商知乎,年初還弄了個七週年影片,打了張“認真”的營銷牌。豆瓣?恐怕連最忠實的老粉,都不記得3月6日是什麼日子。

當然了,不說話,不代表沒存在感。豆瓣評分這個基礎業務,雖說不怎麼賺錢,卻成為新聞通稿常客,偶爾被爛片碰瓷,還上過幾次熱搜。同樣蹭娛樂的熱度,豆瓣八組也成為僅次於兔區、微博的一個八卦勝地,多少熱門話題由此發酵。

而這些咋咋呼呼的人,卻不是豆瓣的典型使用者,更無法詮釋豆瓣“精神角落”的涵義。真正的豆瓣er,不喜熱鬧、不愛八卦,只是在一旁默默“喪”著,直到天昏地暗。這些經常曝光的業務部門,也並不屬於豆瓣的營收線,基本不太耗費公司的人力、物力。

在這個沒有新聞的週年紀念日,我們不妨來談談大齡文藝青年豆瓣的死與生。

豆瓣鵝,怎麼就“毫無價值”了

“中文網站圈裡面最沒價值的兩群使用者莫過於豆瓣和 AcFun 的使用者群。”2017年7月,新浪微博 CEO 王高飛寫了這麼一句話。雖然只是引用,卻被不少豆瓣er窮追猛打。在他們看來,豆瓣使用者只是反對實用主義至上的價值觀,並非毫無價值。

這群“與世無爭、自己跟自己玩”的豆瓣鵝,似乎並不瞭解人們口中的“使用者價值”是什麼——它幾乎等同於“商業價值”。你必須透過某些渠道,把“使用者價值”轉化成“商業價值”。

靠愛供養,是不可能的。目前來看,使用者無非透過三種方式發光發熱:要麼充當流量數字,要麼產出有價值的內容,要麼付費能力夠強。

豆瓣使用者做到了哪一點呢?不妨回顧一下豆瓣產品發展史。

2011年,豆瓣獲得第三輪5000萬美元融資,同時開始滿腔熱血進軍移動網際網路。

豆瓣自誕生以來就是個興趣社群,阿北清晰地認識到電影、音樂、圖書等是分離的,它們只不過是透過Web網際網路的“超連結”連線起來。彼時豆瓣6歲,電影圖書導購還是主要的商業模式。因此拆分各功能,深入產業上下游、單點突破成為豆瓣產品規劃的核心思想。

事實證明,這讓豆瓣錯失了移動網際網路的風口。在連續做死了十幾個產品後,豆瓣終於在2014年8月推出了整合的豆瓣App。然而此時外部環境已然改變,豆瓣內部的使用者分裂也進一步加劇了。

根據產品功能和使用頻次的不同,社群出現了三波豆瓣鵝:評分使用者、小組使用者、廣播使用者。它們開始發揮上述提到的三種使用者價值,既流量價值、內容價值和錢的價值。

評分使用者,保證了豆瓣屹立不倒。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評分使用者流量價值的體現,不在於今日頭條那樣龐大使用者基數,而在於豆瓣已經成為一種符號,時不時在新聞媒體上刷存在感。這幾年能推豆瓣上熱搜的,無非幾個方面:

1、爛片碰瓷。比如《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這個豆瓣評分2。1的戲精。又比如更早些時候,人民日報也發文稱“惡評傷害電影產業”——這也算一種碰瓷吧?

2、“水軍”以假亂真。早期還有很多人透過P形、C形以及豆瓣賬號來區分水軍,現在飯圈已經有完善的養號機制,註冊滿一年,有短評的賬號才有刷分資格。絕大多數人,已經分不清水軍和普通使用者了。

3、一星運動。去年某大V新書在豆瓣請水軍,被豆瓣鵝發現後反撲怒打一星,史稱“一星運動”。因為摻雜太多感情因素,評分早已沒有參考價值。

不過,根據阿北那篇著名的《豆瓣評分八問》,水軍對評分的影響微乎其微。事實上更令老使用者憂慮的是,豆瓣越來越大眾化了。有人統計出,豆瓣Top250裡,2000年以後的新片越來越多;有人長期跟蹤一部經典好片,為其越來越低的得分而不平。

小組使用者成就了豆瓣,卻越來越沒價值。

產品冷啟動,總會找一些代表性的種子使用者。知乎拉攏的是網際網路、商界大V,以及程式設計師等專業人員。而豆瓣則傾向於籠絡中小V和學生黨,這樣的好處是使用者動機更單純,也更有時間精力維護。

早期豆瓣比較大的小組,如“父母皆禍害”、“假裝情侶”等,都是由學生髮起。他們的參與感很強,可隨著使用者年齡漸長,這些小組逐漸沒了人氣。甚至在同一個組內,很多人也是各玩各的。諸如租房、徵稿這些小組,已經變成一個資訊工具,其作用和58沒有什麼兩樣。

究其原因,還是興趣社群這種形態已經老了。比起“精神角落”,豆瓣小組可能更像臨時討論的地方,新人、舊人來來往往。這種形式的討論依然有價值,否則天涯、貓撲、百度貼吧不會那麼長壽,但它的價值已經極其有限了。

廣播使用者最有價值,卻慘遭微信“挖牆腳”。

時間倒回到2010年,彼時知乎還沒成立,很多人已經可以頂著“豆瓣紅人”的title到處走了。南笙、咪蒙、張佳瑋……這些在別處混得風生水起的大V,曾經都是豆瓣的重度使用者。

他們不只是把豆瓣當成評分工具,也不是某幾個小組的匆匆過客,而是長久地駐紮在豆瓣。他們在上面寫日記、發廣播,是真正把豆瓣當成“精神角落”的一小撮人。

有人總結,早期想在豆瓣紅,就要靠“日記,廣播,相簿”三板斧。為什麼?因為這正是類似新浪微博的機制。冷冰冰的評分不能代表什麼,只有靠這些才能表達觀點、抒發感情。一個ID才得以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不要小瞧這群“無病呻吟”的文藝青年。他們擅長書寫的領域,情感、影視、圖書都是大類,可以說是人性剛需。可他們為何沒有起作用?因為微信公眾號,聚集了中國最優秀的內容創作者。當他們有更賺錢的選擇時,免不了逃離原來的圈子。

不得不說,其它內容社群的抗打擊能力,比2013年的豆瓣要強。今日頭條的演算法讓人如吸鴉片,不能自制;知乎的問答結構讓它向移動端的百度看齊,恰好是豆瓣反對的“實用主義至上的價值觀”;B站則從一開始,就著力培養核心的二次元使用者,上市前有底氣打出PUGV(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Video)的底牌。

明知這些不足,豆瓣依然選擇了“無為而治”。於是大部分人降低了使用豆瓣的頻率,把它變成回憶和符號;小部分人在豆瓣上學習、戀愛、交友,逐漸成長為大人。這或許就註定了,豆瓣後來走向粉絲向的知識付費、內容電商之路。

小步快跑,豆瓣去哪兒?

不知是不是巧合,“豆瓣使用者無價值論”傳了不到一個月,阿北就發了內部信,對豆瓣的業務進行了大調整。一拍一、豆瓣東西、豆瓣一刻等專案,就在那一個月密集地關停了。

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阿北宣佈豆瓣對內進入務實階段,對外準備境外上市。他把豆瓣業務分為使用者線和營收線,使用者線產出的流量和資源,以內部核算的方式供營收線使用——為了上市,現金流是獨立預算的主要管理辦法。

這幾乎等同於他承認了,以往豆瓣就是在“務虛”。從前他一直相信,使用者價值可以帶來商業價值,但太早期的商業化會傷害使用者。2017年8月以後,無論是出於公司自身發展,還是面臨資方壓力,豆瓣都不得不跑起來。

豆瓣是少數幾個,剛上線就有收入的產品。搜尋圖書-打分-購書,這是條很順暢的商業模式。只要有使用者透過豆瓣進到亞馬遜,豆瓣就有收入。同樣是流量變現,比起廣告,導購的路徑要長很多。可2012年的豆瓣,別說是資訊流,就連開屏和banner,都很少見到廣告。要知道,那時豆瓣的使用者量已經突破1億。

很長一段時間,豆瓣的商業模式就是圖書導購、線上票務、電商導購(豆瓣東西)。除此之外就是廣告和音樂付費。早在2013年初,豆瓣FM就推出付費會員制度,基本與QQ音樂、酷狗音樂等同期。可小而美的豆瓣無法與後者對抗,該業務也在去年8月被關停。

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豆瓣早期的商業模式中,只保留了品牌廣告。根據阿北的內部信,豆瓣的新賽道是內容付費和自營電商,代表業務是豆瓣時間和豆瓣市集。

早在這封內部信流出之前,2017年7月更新的豆瓣5。0,就已經暴露了公司戰略。首頁上方四個位置分別是:豆瓣時間、豆瓣日曆、豆瓣書店和豆瓣影片。無論是根據人眼閱讀習慣,還是螢幕空間佔比,它的地位都超過了下方5個Tab。

豆瓣時間是一個內容付費產品。豆瓣12週年上線,起初只是一個專欄,混雜在眾多豆友日記中。以北島的詩歌課開端,豆瓣時間的首場戰績是:5天銷售額過百萬,7天付費訂閱使用者過萬。豆瓣時間的“無用之用”就像一股清流,闖入眾多實用主義至上的付費課中。

然而成功學總是更要緊的。一個不太恰當甚至有些殘忍的對比是,咪蒙的職場課上線3小時,就賣出了兩萬份,營收過百萬——這還只是小鵝通一個渠道的收入。隨著田藝苗的古典音樂課大賣,人們逐漸意識到軟文化的價值,但硬知識終究是更為保險的選擇。豆瓣實在太過“冒進”,畢竟文藝不輸它的新世相,推出的第一檔付費課也是職場課。

前面提到,豆瓣使用者的流量價值,主要體現基數足夠大的評分。內容價值,隨著微信公眾平臺的崛起,逐漸流失。而那波核心的廣播使用者,還有個重要價值是購買力。無為而治下,豆瓣沒有形成像樣的激勵機制,卻讓一群學生黨在此成長,變成豆瓣死忠粉。

廣播,是比微博更早的SNS功能。微博是一個名人廣場,每個人都在斟酌自己的發言,希望被更多人看到。因為這款軟體太過流行,很多人會在上面認證,會在現實中找人互粉。而在豆瓣上,豆友之間保留一絲神秘感,只憑借某個興趣甚至是癖好,維繫感情。很多有趣的人,得以在豆瓣上大膽分享有趣的事,不用擔心被現實中的人看見。

這波核心使用者的購買力,並不低。一方面,酒足飯飽後才能談理想,這些追求精神角落的人,物質生活不至於太匱乏;另一方面,當時的學生如今已步入社會,甚至為人父母,可以放心給豆瓣“買小魚乾”。

豆瓣市集走的是精品電商的路子。十幾年了,豆瓣終於放棄導購,做起了自營電商。2017年的豆瓣日曆,上線第一天銷售額就突破200萬。由於數量有限,淘寶、閒魚上的價格甚至炒到上千元。其它諸如豆瓣帆布包、豆瓣收藏夾等,也都是幾天之內售罄。

豆瓣書店也是一樣,只做限量發行的精品圖書。目前陳列的品類,除了文藝向書籍,還有不少兒童讀物。可以想象它面向的受眾,也大機率是85~95之間的人群。彙集海量圖書資料,豆瓣書店做出版發行有一定優勢,不過單從產品邏輯上看,圖書評分和銷售之間關聯不深。想在競爭激烈的圖書市場分一杯羹,豆瓣要走的路還很遠。

豆瓣影片,則是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打法。這樣一個外界眼中的“慢公司”,也開始擁抱短影片浪潮了。你可能沒注意,目前短影片節目《觀影會客廳》和《瓣嘴》,已經在豆瓣連載了不止一季。

《觀影會客廳》是一檔影人專訪節目,已經請了陳凱歌、賈樟柯等名導做客。《瓣嘴》則更加年輕化,節目形式是請明星來讀豆瓣差評。如果說前者只是受眾相對精準,後者可以說對豆瓣電影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很多豆瓣鵝抱著看戲的心態來,最後反被明星圈粉。這種口碑營銷,豆瓣做起來真是不要太自然。

《瓣嘴》 景甜讀惡評與網友互懟:給我一星不錯了

除了原創內容,豆瓣影片還透過外部合作等方式,引入了更多影片節目,比如首檔網際網路觀察式紀錄片《三日為期》。這也是豆瓣對平臺內容的填充,畢竟日記、隨筆等內容觀賞性並不高。

而在廣告側,豆瓣邁的步子也比以往大了很多——現在App首頁刷兩屏就會出現廣告。2015年分拆出來的豆瓣閱讀,也在今年1月,完成6000萬A輪融資。專注型別小說,孵化影視IP的商業模式很清晰,但面臨的競爭對手也不在少數。

過去一年豆瓣的產品迭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頻繁。豆瓣是第一次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嗎?非也,之前也有好幾條營收線。只不過,這可能是離錢最近的一次。不同於以往的小修小補,豆瓣開始進攻了。

一邊透過內容付費、自營電商收割老使用者,一邊透過短影片吸引新使用者——人們恍然發現,脫下精神外殼的豆瓣,和很多近幾年崛起的新媒體,原來也沒有多大區別。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