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疏調雲講堂》第七十三期 辨證核心規律,中醫證的層級結構(二)

由 雲嶺中醫疏調學派 發表于 娛樂2022-05-15
簡介上期我們講到構成證的核心要素的成分,基本上是人體複雜的病機

中醫疔毒是什麼形成

《疏調雲講堂》第七十三期 辨證核心規律,中醫證的層級結構(二)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和大家共同交流和學習,辨證核心規律及中醫證候層次結構。上期我們講到構成證的核心要素的成分,基本上是人體複雜的病機。以及介紹了“失衡之陰陽”等病機要素。那麼接下來我們繼續說明其他的病機要素。

《疏調雲講堂》第七十三期 辨證核心規律,中醫證的層級結構(二)

★正邪之虛實

。當人體的陰陽平衡協調、形氣相得,那麼人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內邪難以自生,外邪亦不易傷人。即使外邪入侵致病,人體正氣也能與之匹敵。邪氣雖盛而正氣不弱,則病機屬實,證亦非虛;反之,若正氣不足者,則虛也。《黃帝內經》總結告訴我們,“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虛與實都屬於病機的要素,應該據此來定攻補的法則。

★寒熱之異

。寒熱之異是病機屬性的反映,其中寒證多因為人體陽虛陰盛,或感受外來的寒邪所致。其症狀特徵通常是:畏寒肢冷,喜熱戀暖,舌淡潤苔白,口不渴,尿清長,大便稀溏,或脘腹冷、喜熱飲等陽氣不足之象。反之則為熱證。但兩者又經常與虛實相伴,而呈現出一定的特殊性。

★表裡之別

。表裡之別在於區分病變範圍與程度的輕重深淺。表證常見於外感病初起之際,初期病情較輕淺,衛氣會被外邪所束,膚腠失常。症見: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噴嚏,咽痛咳嗽,脈浮,但無明顯的內臟及體內氣血功能失常現象。若病變深入體內,導至臟腑氣血形質功能異常者,那這種情況屬於裡證。裡證範圍很廣泛,各有其不同的特徵和具體表現。

★異常之氣血精津液

。氣者,是人之根本。氣和而生,執行有序。血為水谷精氣所化生,滲灌濡養周身,是氣之母,是人體生命重要物質基礎。若氣血異常,則會嚴重影響生理功能,會對體液的攝控能力減弱,還會讓人體對外邪的抗拒力不強,導致體失溫潤,氣化不行,濡養不足,血行不暢,易成瘀積等。精亦為人身之本,最初來自先天胚胎,又得後天水谷精氣的充養;它藏於腎內,用以供養全身,能生神、益智、充髓、固齒、化氣、化血、生髮等,直接關係到人體的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的生命全過程。一旦精虧耗,則變生諸證。津液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體液,它的吸收、生成、輸布、排洩均與三焦之氣化有關,能滲灌血液,濡養周身內外。若氣候炎熱,津液補充不足,則會化燥。若高熱持續不解、津傷液涸,則可危及生命。若三焦氣化不及時,津液輸布不順暢,導致它停蓄體內,則可轉化溼濁、痰濁等邪氣。

★其他諸邪因素

。能破壞人體健康,形成病機變化的因素較多,這些通稱為邪氣。邪氣均是性質各異或又有相應關聯的,病機和證的核心或重要成分。接下來我將介紹幾種常見的邪氣。

《疏調雲講堂》第七十三期 辨證核心規律,中醫證的層級結構(二)

六淫

★“風”邪

。風邪是百病之長,其性質數行善變,輕揚、飄浮、動盪,屬於陽邪。風邪既可外來,又可內生。外來的風邪多夾帶他邪,比如風寒、風熱、風溼等,它們糅合在一起共同為患,變化多端。內生的風邪多因為水不涵木,陽亢所致。會上至頭,旁及四肢,導致麻木眩暈、偏癱等。

★“寒”邪

。寒邪其性屬陰,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它的作用是凝閉收引。它既可以外束表衛,又可以影響到體內臟腑。導致脈絡閉阻,血行不暢,引發畏冷和區域性不適或疼痛等現象。

★“暑”邪

。暑本來是熱邪,但是它也可以與溼邪組合,組合後的它們陽中有陰,共同傷人。暑邪一般多見於炎熱的夏天,特別是三伏天。暑熱能致人體氣耗津傷,出現發熱、煩渴、大汗出、無力等症狀,也就是中暑。中暑又有陽暑和陰暑之分。陽暑多源於烈日的曝曬,陰暑多由於久居悶熱的室內導致。

★“溼”邪

。溼邪是陰邪,其性質重濁滯膩、膠著難除,造成的病症廣泛且持久。它既可外來,又可內生,並且體表和體內都能影響到。它會阻遏氣機的升降和經絡的通暢,形成著痺等。內生的溼邪,多因為脾失健運、肺失通調,導致飲入的水液停留存蓄成溼,如果停留時間更長會釀熱而成溼熱,溼邪還可以寒化而成寒溼,還可以濃縮而成溼濁。外來的溼邪,多因為久居潮溼的地方,或者在身體陽虛的狀態淋雨、涉水而導致。

《疏調雲講堂》第七十三期 辨證核心規律,中醫證的層級結構(二)

★“痰”邪

。痰是體內自生的病邪,多因為脾失健運,腎失溫煦,三焦氣化不利使水溼在體內停蓄濃縮而釀成。它能阻礙氣機的正常執行。而且它所在的部位不同,其造成的病症表現也不一樣,變化多端。臨證識別一般可根據其人平時是否咯痰較多,或者病人病情持續時間不短但不見衰象等等來進行判斷。古代醫家曾有云:怪病多因痰作祟。

★“濁”邪

。濁邪多由水溼、痰飲、瘀血等因素合成。常見的有溼濁、痰濁、瘀濁、穢濁等等。它更為滯膩難除。它會嚴重阻礙氣機的升降出入,導致蒙閉清竅,擾亂神識。並且其致病很隱匿,也能轉化成濁毒,危害更加地厲害。

★“燥”邪

。燥邪也內外之分。外燥傷人常見於氣候乾燥的秋季,並且有溫燥和涼燥之分。溫燥常見於初秋,涼燥常發於晚秋。內生之燥常源於陰虛日久或鬱熱長期不解,津虧液耗而又補給不及者。症見:口鼻咽幹,面板不潤、大便乾結等。

★“火”邪

。火是旺盛的熱或者極度的熱。火邪有內外虛實之分。一般內生之虛火,多因五志過激、七情內擾,或過食香燥之品所致。外來的實火侵犯人體會出現:高熱、煩渴、尿短黃,便乾結等症狀。如果患者出現目紅、舌色赤絳、苔幹黃燥起芒刺,那麼說明病況很兇險了。如果火毒攻心那更將威脅生命。

★“毒”邪

。毒邪的種類較多,外來者如:水毒,火毒,風毒,食毒,蟲毒,蛇毒,疫毒,屍毒等。內生者如:溼毒、疔毒、熱毒等。不管外來的毒還是內生的毒都能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古醫者言:毒趁六淫之勢,六淫借毒之力傷損性命。

《疏調雲講堂》第七十三期 辨證核心規律,中醫證的層級結構(二)

★“疫”邪

。疫邪又稱瘟邪癘氣。它的性質特殊,具有傳染性。有烈性與非烈性、急性與慢性之分。75%的疫邪是病毒造成的。急性、烈性的疫邪傳播迅速。多自口鼻侵入人體,能互相傳染。疫邪不論大病還是小病,症狀是否相似,首先就是犯肺,或者直接損傷胃腸等處,並且容易與溼、熱、瘀血等邪氣相互勾結。病機複雜嚴重,容易危及生命。

那麼我們所談的這些各種各樣的病邪,都是我們所說病機中的重要的成分,在中醫證候的層次結構和分析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總而言之,病機和證之要素雖然多,但概括而言,都是屬於內源性與外源性兩類成分造成,或者這兩者交叉互融造成的。因此,醫生在中醫辨證上,要儘可能全面且有重點,要抓住患者的基礎病機,再考慮患者的其餘問題

以上這就是構成證的核心要素的內容。接下來我們將要講中醫證的基礎架構。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