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含有宇宙能量的暗物質功能飲料瞭解一下?一箱只收你98元……

由 新華社新媒體 發表于 娛樂2022-05-09
簡介記者搜尋發現了一家名為“中國量子產業控股集團”的網站,看起來非常“專業”的網站上,聲稱擁有“專利技術30多項,生產基地及養生體驗基地20多處”,產品包括:量子手環、量子茶具、量子能量酵素、量子共振檢測儀、量子活化杯、量子加能床墊,甚至還有量

能量杯有什麼功能

甩一甩暗物質洗髮水洗出的“濃密”秀髮,穿上能“修復鬆弛”的石墨烯內衣內褲,坐在“想瘦哪裡瘦哪裡”的奈米按摩椅上——是不是很享受?如果還不夠,那就走進量子返老還青艙吧,你能“永葆青春”。

然而,為你打造如此“高科技”生活的,不是科學家,而是一些想象力超級“豐富”的商家。他們給產品貼上“高科技”“新科技”的標籤,吹噓神奇的效果忽悠消費者,藉此高價出售。

記者調查後,為你揭曉一份

“最偽科技”蹭概念營銷榜單

最“跨界”

暗物質:洗頭“治脫髮”、喝水“能提神”

含有宇宙能量的暗物質功能飲料瞭解一下?一箱只收你98元……

“暗物質可以幫人暗中偷偷長頭髮、治脫髮,就收一瓶洗髮水的錢,59元。”“暗物質維生素功能飲料,來自宇宙的能量,能提神。一箱24罐只收你98元。”“古醫學能量自然療法,包括了最新科技的量子糾纏,暗能量的使用方法,能快速清理暗物質”……

被稱作“世紀之謎”的暗物質,科學家們求索百年尚未明確是什麼、以何種形式存在、和人類會產生怎樣的聯絡。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網路上、市場上已經有不少打著“暗物質”旗號的“高科技”產品與療法陸續出現。

暗物質衛星首席科學家常進哭笑不得地說,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出現,一方面說明人們對暗物質好奇,另一方面也說明需要科普。到目前為止,暗物質的作用我們還無從得知,科學家正致力於弄清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性質。即使物理學有突破,也是應用科學、技術科學先行,然後才是日常生活的改變。

最“昂貴”

石墨烯:真要做條內褲至少得幾億美元

含有宇宙能量的暗物質功能飲料瞭解一下?一箱只收你98元……

我國科學家發明高導熱超柔性石墨烯膜。新華社發(龍巍 攝)

新材料是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而石墨烯作為“新材料之王”,十三五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檔案都將石墨烯納入大力發展的新材料領域。但記者調查發現,這種新型奈米材料還“活躍”在另外一個領域——養生保健產業,近來市面上大量出現了打著石墨烯招牌的內衣內褲、文胸、保暖內衣內褲。

這類產品貴的上千元,便宜的僅幾十元,基本都表示能夠抗菌抑菌、吸溼排汗、柔軟透氣,“腦洞”比較大的則宣稱“低溫遠紅外線功能,有助暖宮,永葆青春”“石墨烯,能量修復鬆弛,不下垂”等。

“這個世界最容易賺錢的途徑之一就是炒概念。引力波也好,量子、石墨烯也罷,之所以受到養生保健類產品的青睞,是因為高科技安慰劑很有市場。”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長董國材說,首先,石墨烯導熱效能好,所以散熱快,保暖功能從何談起?

其次,石墨烯確實只有幾奈米厚,夠輕薄,但是造價極高,一條內褲如果用完全單層的純的石墨烯做,至少得幾億美元,

但就算用純的石墨烯做,也很難有宣傳的功效。按照市面上幾百元的價格來測算,用碳粉或新增很少的石墨烯粉體的可能性更大。

最“夢幻”

量子:不僅“包治百病”

還能“返老還青”

“功能強大”的量子水、量子襪、量子眼鏡,“包治百病”的量子醫療儀器,“一本萬利”的量子投資機會……近年來,隨著我國的量子通訊科學衛星上天、“京滬幹線”落地,越來越多貼著“量子”標籤的商品不斷湧現,讓不少消費者解囊,即便價格不菲。

含有宇宙能量的暗物質功能飲料瞭解一下?一箱只收你98元……

記者搜尋發現了一家名為“中國量子產業控股集團”的網站,看起來非常“專業”的網站上,聲稱擁有“專利技術30多項,生產基地及養生體驗基地20多處”,產品包括:量子手環、量子茶具、量子能量酵素、量子共振檢測儀、量子活化杯、量子加能床墊,甚至還有量子返老還青艙。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舉例說,

他有親戚掛了一個“量子掛墜”在胸前,認為它每天能輻射出一些東西,可以防癌;還有人說用“量子波”打到油桃上面,這個油桃長出來就會對身體特別好。“

量子通訊的概念炒得過熱,我有些擔心,這並不是科學的態度。”潘建偉說,一方面民眾對概念的崇尚產生崇拜感,而另一方面科普做得不夠,一些商家就蹭概念,欺騙民眾。

最“全能”

水杯:從奈米到量子、從富氫到富氧,

你要哪杯有哪“杯”

含有宇宙能量的暗物質功能飲料瞭解一下?一箱只收你98元……

作為養生必備工具之一,水杯當之無愧是商家造概念的“網紅”。有可以清除細胞過剩自由基的富氫水杯,有可以養顏的富氧水杯,有利用量子光波喚醒生物體技能、提高生命力的量子健康壹號杯……

氫氣、氧氣可以喝嗎?食品領域科普作家雲無心說,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取決於氧氣的分壓,透過向水中鼓入氧氣,然後加壓封裝,的確可以使水中的溶氧大大增加。

但當開啟瓶蓋與空氣相通後,超過該溫度下溶解度的氧氣就會釋放出來,再把水倒到杯子裡、喝到嘴裡、嚥到肚子裡,留在水中的氧氣也就所剩無幾了。

即使比普通水多一點,也多不到哪裡去。“不管是哪一‘杯’,都沒有科學依據,而且被科學界反覆闢謠,賣得好只是因為營銷炒作成功。”雲無心說。

記者:周琳、蔣芳

監製:於衛亞

編輯:關開亮、徐步雲

實習:王清、王金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