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叔孫通:怎樣讓不情願的上司同意改變流程,最後還能升職?

由 維葉讀書 發表于 娛樂2022-03-28
簡介”叔孫通推動劉邦嘗試不熟悉的領域,最後推開了新天地的大門,感受到做皇帝的滋味

危險的上司最後怎樣了

打工人大多知道,這世上有一類事情叫作“一把手工程”。很多軟性的東西比如數字化改造、企業文化建設,只有一把手願意下大力氣推廣了,這種事情才做得成,也才有效果,否則就註定無疾而終。那麼,怎樣讓一把手願意實施“一把手工程”呢?

漢朝初年,叔孫通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垓下之戰,劉邦大獲全勝,要在定陶軍中即皇帝位。叔孫通被指派負責皇帝即位的禮儀。禮儀問題就是很明顯的“一把手工程”,領導重視了,其他大臣們才有可能跟進。叔孫通學儒,此前供職於博士官署,熟悉秦王朝的儀禮制度。他洋洋灑灑制定一大篇,誰知劉邦嫌棄繁瑣,大刪大減,最後儀禮就和幾年前登壇拜將沒有太大區別。

叔孫通:怎樣讓不情願的上司同意改變流程,最後還能升職?

叔孫通沒說什麼,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結果。

過了沒多久,劉邦開始帶著屬下評功領賞。他的部將們沒幾個出身高貴的,慶功宴上吆五喝六,甚至有人當場耍起酒瘋。就連劉邦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叔孫通看在眼裡,當他確認劉邦越發煩躁時,就小心進言道:“陛下所煩心的,莫非是群臣粗野而沒有規矩?”

劉邦沒好氣地說:“是呀。”

叔孫通告訴劉邦,自古以來解決這件事的就是禮儀。他願意帶領弟子,從魯國徵集儒生,共同草擬群臣朝見皇帝的禮儀。

叔孫通:怎樣讓不情願的上司同意改變流程,最後還能升職?

喝醉了的將軍開始耍酒瘋。

劉邦也是平民出身,有點擔心地問:“會不會很難?”

叔孫通明白癥結所在,馬上告訴劉邦,時代不同,禮儀制度也不相同,可以綜合取捨。

劉邦將信將疑地答應了。

這就是叔孫通推動“一把手工程”的第一個成功原因:善於尋找合適的時機去推動。

在漢朝初建的時候,大典禮儀被改得亂七八糟,如果叔孫通據理力爭,只會讓劉邦更加厭惡,覺得儒生不幹實事。但是在劉邦被臣下的無禮弄得心煩意亂時,提出制定禮儀的建議,就能幫助領導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得到批准後,叔孫通率領新召集來的儒生、門下弟子和劉邦身邊的學者,組成近二百人的團隊,著手製定朝禮制度。朝禮擬定後,他沒有立刻彙報,而是率領團隊在長安郊外做實地演習。

他們找了一塊荒地,以建設中的長樂宮為式樣,一比一比例彩排,用草人當成文武群臣,實實在在地演習了一個來月,不斷地改進,不斷地熟悉。

待到演練成熟後,叔孫通請劉邦去現場演習。劉邦發現這個禮儀對他來說不難,就下詔,命令群臣如法演習,次年十月的朝會大典正式啟用。

這一個多月的反覆演練,將禮儀所需要的嚴肅與劉邦希望的簡略做了最恰當的磨合,形成了階段性成果。

善於把握領導的心思,適當修正流程,是叔孫通成功推行“一把手工程”的第二個原因。

高帝七年十月初一這一天,長樂宮內外警備森嚴,叔孫通設計的大朝會開始了。鐘聲響起,宮官、謁者、司儀,引領各路王侯將相有序來到殿前。這裡,車騎步三軍早已列陣站好,軍容整肅。

叔孫通:怎樣讓不情願的上司同意改變流程,最後還能升職?

司儀官一聲令下,在高聲傳呼的“趨”聲中,王侯將相們按照地位高低,排定先後,整隊成列,小步快走,當他們透過三軍間的夾道,來到殿前的臺階之下時,已經是戰戰兢兢,文東武西,整齊站列。

所有人就位後,九位禮官依次傳呼起駕。皇帝劉邦乘坐御輦,在響徹雲霄的歡呼聲中,到高高的皇位中就座。階下兩旁有數百名近衛武官,衣飾鮮明,簇擁著皇帝的寶座,將他與以往日的眾兄弟隔開。

大臣們在禮官引導下,一列列進入殿中,依次趨前奉賀。入座後,眾臣皆俯伏低頭,不敢仰望。當日朝會直到罷酒結束大典,竟然沒有一個人違規失禮,敢於高聲喧譁。

第一次朝會就相當完美,這是叔孫通的運氣嗎?還是群臣特別配合?都不是,是叔孫通私下裡做了很多工作。

平時演練時如何拉大旗扯虎皮、勸告那些功勳大臣就不說了,朝會時的設計就頗見匠心。衣甲鮮明的三軍將士為現場帶來肅穆的氣氛,宮官、謁者、司儀用簡短的話語做出合適的引導,排成縱列上前,確保只要最開始的人識得禮儀,就不會有太大差錯……

種種細節的精心設計,是叔孫通能夠推動“一把手工程”的原因之三。

朝會結束後,劉邦感嘆道:“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叔孫通推動劉邦嘗試不熟悉的領域,最後推開了新天地的大門,感受到做皇帝的滋味。他就此得到重賞,並被提拔為太子太傅。

叔孫通推動禮儀建設這個“一把手工程”,為領導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有人說他善於“面諛”,做人做事的門道,又豈止是阿諛奉承那樣簡單?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