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國寶的故事: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由 護膚美容看這裡 發表于 娛樂2021-05-26
簡介“巡迴樂團”,凝固了西域與中原在藝術領域的融合,見證了絲綢之路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唐三彩駱駝載樂俑幾個男人

新華社西安12月3日電(記者姜辰蓉、楊一苗)駝鈴悠悠,絲路漫漫,一曲唱盡千年事。

一尊昂首挺拔的駱駝,佇立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展廳中。這裡燈光幽暗,靜謐無聲。

駱駝背上載著一支八人的歌舞樂隊。七位樂手各執一樂器圍坐一週,中間一位體態豐腴的女子,長身玉立,朱唇輕啟。

一曲始自千年前盛唐時期的舞樂彷彿已悠然響起,穿越時空,震撼人心。

這尊唐三彩駱駝載樂俑留下來的,一支千年前的“巡迴樂團”舉行“街頭演唱會”的瞬間。這樣一支“巡迴樂團”當年是否會出現在長安坊市?他們又如何穿越時光而來?他們奏什麼樂?唱什麼歌?

國寶的故事: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國寶的故事: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國寶的故事: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國寶的故事: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國寶的故事: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這尊唐三彩駱駝載樂俑1959年現身陝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唐墓中。它通高58釐米,長41釐米。它凝固的瞬間,令人遐想無限。

自從張騫通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後,中國內地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交流就以此為動脈流動不絕。樂俑所持樂器基本出自西域,而演奏及舞蹈者皆為漢人。西安音樂學院教授曾金壽說,他們演奏和歌唱的,很可能是流行於開元天寶年間的“胡部新聲”。

胡部新聲有別於純粹的胡舞,傳自河西少數民族地區。在唐代,西域的西涼、高昌、龜茲、疏勒等地民族音樂已十分成熟,經改造傳入長安後,立即受到人們喜愛。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升胡部於堂上”,後又專門下詔,令“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胡部新聲在長安風靡一時。

“巡迴樂團”,凝固了西域與中原在藝術領域的融合,見證了絲綢之路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這尊唐三彩駱駝載樂俑1959年現身陝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唐墓中。它通高58釐米,長41釐米。它凝固的瞬間,令人遐想無限。

自從張騫通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後,中國內地與中亞、西亞和歐洲的交流就以此為動脈流動不絕。樂俑所持樂器基本出自西域,而演奏及舞蹈者皆為漢人。西安音樂學院教授曾金壽說,他們演奏和歌唱的,很可能是流行於開元天寶年間的“胡部新聲”。

胡部新聲有別於純粹的胡舞,傳自河西少數民族地區。在唐代,西域的西涼、高昌、龜茲、疏勒等地民族音樂已十分成熟,經改造傳入長安後,立即受到人們喜愛。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升胡部於堂上”,後又專門下詔,令“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胡部新聲在長安風靡一時。

“巡迴樂團”,凝固了西域與中原在藝術領域的融合,見證了絲綢之路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長按識別二維碼,點選進入

七位男子身著圓領窄袖長袍,意興盎然地正在演奏著笛、箜篌、琵琶、笙、簫、管子,樂器門類齊全。據曾金壽介紹,在這些樂器中,既有琵琶、箜篌、管子等來自西域諸國的樂器,也有笙、排簫這些中原樂器。如管子,古稱篳篥,漢代自龜茲傳來,看似古樸簡單卻音色渾厚雄壯,常用於表現邊塞離別之情,如今民樂管絃樂隊仍有使用。而中原樂器笙則更為古老,自周代以來流傳使用至今,在19世紀下半葉傳到歐洲時,對歐洲風琴等樂器產生影響。

這尊載樂俑中出現的雙峰駝,主要生存在中國、中亞等地,適宜寒冷沙漠氣候,一般體重600公斤左右,能馱載自身體重30%至40%的重物,即100至250公斤的物品。而人均體重如果按照60公斤計算,8人重量已達480公斤。因此有趣的是,儘管看上去是活靈活現的現場還原,但現實中不可能找到能負重八人的駱駝。“駱駝上的舞臺”,只能存在於藝術加工之中。

整套陶俑系分塑合成,駱駝和樂舞俑獨立塑成,然後組裝,複雜又嚴謹,為中國古代陶俑藝術之極品。唐三彩,是唐代獨特的一種低溫釉陶工藝,因以綠、黃、藍三色為主故名。絕大多數的唐三彩用於殉葬,極少用於日常生活。唐代的厚葬風氣也推動了三彩業的發展,使三彩成就達到前無古人的巔峰狀態。

陝西曆史博物館陳列展覽部副部長姜濤說:“這尊載樂俑釉色明快華麗,被譽為唐三彩俑中的壓卷之作。它既是唐代文化藝術、製作工藝發達昌盛的重要物證,也見證了絲綢之路上的交流與融合。”(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