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由 築雪山房 發表于 娛樂2021-05-19
簡介〖關於平沙落雁〗《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仲尼式古琴女生用好嗎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材質

桐木

琴絃

冰弦

形制

仲尼式

漆色

慄棕/黃

琴長

124釐米

隱間

113。5釐米

品級

妙品

製作週期

兩年餘

成琴時間

己亥年(2019)三月

《 平沙落雁》

演奏 秦羽

築雪山房 妙品古琴 平沙落雁

來自梵戈古琴

https://mp。weixin。qq。com/s/_6SkyxawtQSQu_iX71dpxg

友情提示:錄音審聽請使用耳機或桌面音響系統,手機外放直接播放會丟失大部分細節及主要音色特徵。因手機外放喇叭基本無法回放出頻率300HZ左右以下的聲音,而古琴音域最低可至50~60HZ上下,而50~60HZ-300HZ左右的頻段,是決定古琴音色松、沉、厚、潤、寬、遠等特色的主要因素,這些特徵用手機直接播放時幾乎會損失殆盡。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關於形制】

此仲尼式琴,形制規格為梵戈老師根據樂器聲學原理精心調製,與宋琴“月橫春山”極肖,圓潤堅勁,敦儒英挺,有廟堂氣。

【製作歷程】

此琴所用木料不過為數十載之桐,然聲學效能優良,經過梵戈老師妙手斫制,善音自成。

距錄音時此琴成琴出窨雖僅三五日,張以冰弦,隨手撫弄間,鼙鼓韻豐潤綿長,走手行韻間音韻婉轉柔回而纖毫畢現,真真確確毫無新琴常見之燥、緊、細、尖、打鐵聲等弊病,共鳴飽滿而韻極長,音色松潤清實兼備,沉厚圓活,又是一床非常有老琴味道的佳作。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音色特徵】

新琴初成,施以冰弦,松潤清實、沉厚圓活、頗具老琴音韻意趣而不失清遠可愛。

梵戈老師歷來反對坊間所謂“新琴有尖、細、緊、燥、聲焦韻短等弊病為正常,彈養一段時間就會改善”的謬論,一床製作合理的新琴,即便無需數月數年的彈養,也不應具有前述之“琴病、聲病”。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漆色灰胎】

通體鹿角霜灰胎,漆面採用慄、黃漆與透明推光漆相間,反覆髤塗、起紋、磨顯、擦漆、退光、推光,漆膜油潤豐厚,走手操弄間手感極為宜人。

關於漆面手感,梵戈老師尤為強調漆面“阻尼”的重要性,古人對天然大漆手感的描述素有“孩兒面、如玉如脂”的美好描述,梵戈老師將其科學闡釋為阻尼感的適當調節。經過適當調節阻尼的梵戈老師古琴作品之漆面,油潤豐滿,水滴即落,著手不澀,左手行韻過程中爽快輕鬆至極,實為操琴養心之極大快事也。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琴德小議】

琴德之中,九德為先,九德之中,潤、圓、清、勻尤為首重,其中圓、勻更是一床良琴的必備基本要素與先決條件

若不以圓、勻為先決條件,則木箱縛以鋼絲所發之聲亦可具備某些近九德之特性,然不可以之為美、為善。

明·蔣克謙《琴書大全》中所提及琴之九德:奇、古、透、潤、靜、圓、清、勻、芳,以奇為先,所謂奇者,明·冷謙琴聲十六法中雲即輕鬆脆滑者也,看似在講材質的聲學及物理特性,其實也是在描述琴之音色特徵。

輕者,琴體發音異常靈敏,無需用力,輕輕撫弄即有靈敏反應,進而重發輕附,無有不隨指應心者也;

松者,琴體發音鬆弛自如,圓滿無礙,無有明顯凸凹斷續之意,世人多有疏鬆垮疲之音為松者,殊為不當;

脆者,琴體發音飽滿凝聚、有爆發力的同時富有餘韻,類似京劇唱腔中“噴口”,音色聽之有明顯的“蓄力感”與“爆破感”,與單薄“脆生”之脆完全不同;

滑者,琴體發音圓轉活潑,如水銀洩地,無孔不入,充分顯示聲音在琴體中、空氣中傳播及左右手行韻過程中的一氣周流、如環無端而渾然不破、穩健敏疾之特性。

〖關於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最早刊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自其問世以來,刊載的譜集達五十多種,有多種流派傳譜,僅1962年出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譜,關於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說,又有說是明代朱權所作。因無可靠史料,很難證實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歷代收錄《平沙落雁》琴譜列表

古琴譜名稱

撰刊年代

琴曲簡介

琴苑心傳全編

1667

商調凡八段

治心齋琴學練要

1739

宮音凡五段

春草堂琴譜

1744

宮音凡六段

春草堂琴譜

1744

黃鐘均宮音凡六段

春草堂琴譜

1744

夾鍾均宮音凡六段

春草堂琴譜

1744

無射均宮音凡六段

春草堂琴譜

1744

夷則均宮音凡六段

二香琴譜

1831

羽音凡四段

琴學尊聞

1864

宮音宮調凡七段

琴學入門

1864

宮音中呂均凡六段

蕉庵琴譜

1868

徵羽音凡七段

以六正五之齋琴學秘譜

1875

徵羽音凡七段

天聞閣琴譜

1876

羽音變調凡八段

希韶閣琴瑟合譜

1878

徵羽音凡六段

綠綺清韻

1884

徵羽音凡五段

雙琴書屋琴譜整合

1884

徵羽音凡七段

雙琴書屋琴譜整合

1884

中呂均宮音凡八段

琴學初津

1894

宮音凡七段

琴學初津

1894

黃太調宮音凡七段

琴學初津

1894

南調宮音凡七段

琴學初津

1894

仲呂均宮音凡七段

《平沙落雁》雖然出現較晚,卻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種琴譜刊載此曲。它之所以流傳甚廣,除了曲調流暢、動聽之外,還因為它的表現手法新穎、別緻,容易為聽眾理解。

《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種琴譜的解題不一。《古音正宗》中說此曲:“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這段解題對雁性的描寫極其深刻生動。全曲委婉流暢,雋永清新。……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瀟湘八景」之一。曲中描繪了一幅恬靜優美的水墨小品畫──黃昏將至,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邊,岸邊一帶白沙,安詳恬靜,濛濛如霜。一群大雁從遠天飛來,在空中徘徊飛鳴,先有幾隻降落在其上,仰首與空中的飛翔者相互鳴叫呼應,繼而雁群一一斂翅飛落。遠望去,雁群丶沙岸丶水波,都在愈來愈濃的暮色中漸漸睡去。

樂曲以舒緩的節奏和清麗的泛音開始,描繪了秋江上寧靜而蒼茫的黃昏暮色;然後旋律一轉而為活潑靈動,點綴以雁群鳴叫呼應的音型,充滿了生機和歡躍;最後又復歸於和諧恬靜的旋律中。意境蒼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古琴的泛音丶滑音等特有的技法的運用,使得樂韻更加豐富,藝術感染力十分強烈。

此曲自問世以後,深受歷代琴家喜愛,是近300年來傳譜最多丶流行最廣的琴曲之一。

曲譜最早載於1634年(明末崇禎七年)刊印的藩王朱常淓纂集的《古音正宗》。

廣陵派的《平沙》恬靜優美,意境典雅。

諸城派和九嶷派的《平沙》,增一段在固定音型陪襯下用模擬手法表現大雁飛鳴丶此呼彼應的情景,形象鮮明生動,別具一格。

據說《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中國古琴曲,現存的琴譜就達五十餘種。與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後,並無膾炙人口的掌故。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載於明代崇禎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這樣解題《平沙落雁》:

“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

按說崇禎七年的時代,正是明朝飽受內憂外患困擾的時代。朱明王朝王祚將盡,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此時刊印《古音正宗》,也許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題文字意趣昂然,並無半點憂天憫地的情緒在內。也許“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兩句,正是中心點題之句,以示儒家倡導的“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逸士即隱士,指隱居山林的讀書人。孔子云,“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從現實急流中退卻下來的文人,在山林、田園中找到了最後的棲身之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說法。中國曆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國隱逸文化影響甚深。逸士雖“處江湖之遠”,但社會影響力有時並不弱於“居廟堂之高”者。

最早的隱士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商朝的伊尹曾隱於市肆,周朝的姜尚曾隱於山野。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隱士層出不窮。漢代以後,隱士的身份已經有了明確的定義,一般指那些不與朝廷合作而又具有一定文化影響力的人。三國魏晉時代是隱逸最盛行的時代,士人“以高隱為貴”,諸葛亮、陸機、王猛、謝安等歷史名臣都曾有過隱逸的經歷。

真正的隱士應該“只釣鱸魚不釣名”,但是,漸漸地,自魏晉以降,隱逸卻有極端化、世俗化的傾向。隱士中的一些人,他們不但“釣名”,而且“釣利”。他們把隱逸做為獲取名譽和功利的手段。也有的當權者,為獲得禮賢下士的名聲,刻意逢迎隱逸山林計程車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隱”充“高隱”。

《晉書·列傳第六十九》記載,隆安二年(399年),東晉權臣桓玄(桓溫之子)發動叛亂,把持了東晉朝政。自魏晉以來歷代都有隱士,偏偏當時卻一個也沒有。桓玄覺得很沒面子。為獲得禮賢下士的名聲,他趕緊派人找來了西晉著名隱士皇甫謐的六世孫皇甫希之。先讓皇甫希之隱居山林,由桓玄資助各種費用。然後桓玄下召將皇甫希之徵為著作郎,但又指使皇甫希之故意推辭不接受,然後桓玄下召封皇甫希之為“高士”。此事傳為舉世笑談,時人戲稱這種隱士為“充隱”。

梵戈老師親斫「妙品」仲尼式琴《平沙落雁》

另一個極端的例子,見於唐代劉肅編的《大唐新語·隱逸》。唐時的盧藏用考中進士後,特地隱居終南山中,但他身在山林,心在朝堂。與當時的朝士交往密切,後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授官左拾遺,時人稱之為“隨駕隱士”。另一個隱士司馬承禎嘗被召,將還山,盧藏用指著終南山曰:“此中大有嘉處。” 司馬承禎慢慢道:“以在下看,這是仕官的捷徑啊。”這就是人們所稱的“終南捷徑”。此時隱逸已成為一條做官捷徑了。

士人的隱逸,根據其價值取向,大致可分為儒之隱和道之隱。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則進,天下無道則隱。儒之隱者大都抱有“兼濟天下”的抱負。而道之隱則無任何功利目的,透過遁世來使心靈獲得最徹底的明澈和寧靜。對於那些既有從政經歷又有隱逸經歷的人來說,其隱逸分為仕前隱和仕後隱,即先隱後仕和先仕後隱。《平沙落雁》所表現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雖身處隱逸之地,猶胸懷“鴻鵠之志”,應屬於儒之隱和仕前隱。

真正做到徹底的隱逸,談何容易。自古以來,象陶淵明、謝靈運一樣純正的逸士少之又少。古代大多數的逸士,或為世情所困,或因言獲罪,最終歸隱山林,潛居幽廬,也許不過是為世人做出的一種姿態而已。他們表面上超脫,但內心裡也許從未平靜過。

從這個角度來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對懷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勵志,和對因言獲罪而退隱山林者的慰藉。

推薦文章

  • 空間劃分的三種方式

    空間劃分的三種方式象徵性分割:包括使用欄杆、玻璃、吊墜或非物理手段(如燈光和顏色)來劃分空間,這種分割具有模糊的空間介面、低清晰度和更多的開放空間...

  • 這9道下飯菜,2分鐘就能吃上,好吃營養又健康,做法很簡單

    五、蠔油香菇油菜材料:香菇、油菜、蠔油、食用油做法:1、小油菜清洗乾淨,香菇洗淨後切成薄片,燒一鍋開水,把香菇片放進去焯熟後撈出備用...

  • 物聯網工程是什麼?

    物聯網技術介紹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IoT)即“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是指任何物品都可以透過資訊感測裝置與網際網路連線,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