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鼎"歷史

由 芳香不殆 發表于 娛樂2021-11-11
簡介周王的陵墓至今尚未發現,不過從周原貴族的傳家寶與各地諸侯的墓地可知,西周建立伊始,酒器便開始衰微,至西周晚期鼎、簋為主的食器組合正式成為身份的象徵

鼎的形成至少追溯到什麼朝代

前言

鼎,可說是我們當代最熟悉的古代文物。從鼎而來的成語也不少,一言九鼎、問鼎中原和三足鼎立,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從古至今,鼎文化一直不斷髮展,關於鼎的歷史傳說層出不窮,鼎為何能如此深入人心?且讓我們一探鼎的前半生,看鼎在上古文化發源期中,是如何奠立基礎,而後能成為一個跨越時空的文化符碼。

考古所見之鼎

目前考古發掘中,距今最早的青銅鼎,是出土自河南的偃師地區,年代約公元前十八至十七世紀。青銅鼎的前身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鼎,從陶鼎到銅鼎,材質的不同意味著科技技術的突破。舊石器時代的人類開始用火,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人們逐漸掌握窯爐、鼓風的技術,能以六百度以上的高溫,將土燒結成陶,成為飲食的器皿。進入青銅時代,在製陶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從礦石中提煉出銅、錫金屬,熔鑄成青銅合金。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世界各古文明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不一,黃河流域大約在公元前十七世紀跨入青銅時代,被視為西方文明源頭的兩河流域,則在公元前二千多年便已邁入青銅時代。青銅這種當時的「高科技“,在各地普遍被用來製作戰爭中的兵器與盔甲,是一種戰略資源。這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高科技器皿,自然不是一般人日常使用,而是專屬於貴族的祭祀禮器,用以溝通神、人,同時彰顯擁有者的身份地位。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在考古發掘的青銅容器中,除了烹煮的銅鼎,還有爵、斝、盉等飲酒、溫酒或盛酒的器皿。在此青銅器的萌芽階段,表面裝飾均十分簡單。銅器的造型雖承襲自陶器,但金屬具有延展性,而且不易斷裂,因此工匠能夠作出更加自由、更富於變化的造型。以二里頭的爵為例,最早的銅爵明顯是模仿自陶爵,不過工匠很快便熟悉青銅的物理特性,能夠製作出修長、富有曲線的銅爵,線條如此修長的爵在陶器是難以達到的。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河南偃師地區考古發掘是否能證明鼎發源於夏朝,學者有不同的意見,短時間大概也無法解決這個爭議,不過河南偃師出土的鼎證明其與商文明的延續是沒有問題的。商代繼承二里頭青銅禮器的發展,繼續擴充套件禮容器的型別,特別是酒器。至商晚期,貴族禮儀中使用的酒器包括:盛酒器、溫酒器、調酒器、飲酒器。其中觚與爵的數量與組合,更用來區分貴族身份階級之高低,十觚十爵代表最高等級的貴族,商王武丁的王后婦好便擁有數套十觚十爵的組合。

商代開始出現體積巨大的銅鼎,高階貴族墓中經常會有一個烹煮大型犧牲的大鼎,再搭配數量不等的小鼎。河南安陽殷墟商代國王陵墓雖然早已被盜一空,但陵區仍出土豐富文物。其中一座陵墓的墓道上,便出土裝飾牛頭與鹿頭的方鼎各一,器內搭配有象形銘文”牛“與”鹿“,描繪的可能就是烹煮其中的動物犧牲。”牛鼎“與”鹿鼎“的體積均不小,高度分別為73。3、60。9公分,重量則有110、60。4公斤,均屬高等級的大型禮器。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截至目前為止最大、最重的鼎是”後母戊方鼎“,高133公分,重達875公斤。這件鼎也出土自河南安陽殷墟,擁有者是商王武丁的王后。這件巨鼎有個傳奇的故事,民國二十八年發現時,正值中日戰爭期間,為了避免大鼎落入日本人之手,主事者原先想把這件巨鼎大卸八塊,運到安全之處。才把鼎耳切割下來,便發現這個工作比想像中困難,於是決定就地掩埋。至民國三十四年戰爭結束,才又掘出,收歸安陽縣政府。後來”後母戊方鼎“被運到北京,成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永久典藏。

古代時期的鼎文化

商代的鼎以巨大的體量展現擁有者的身份,西周的鼎則是以數量來規範貴族的身份等級。周王的陵墓至今尚未發現,不過從周原貴族的傳家寶與各地諸侯的墓地可知,西周建立伊始,酒器便開始衰微,至西周晚期鼎、簋為主的食器組合正式成為身份的象徵。鼎用以烹肉,簋則盛裝穀類。一般多認為,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不過先秦禮書的記載不一,實際的使用也沒有這般嚴明規整,各諸侯國之間有出入,隨著時間也有變化,如:山西曲沃西周晚期晉侯墓有七鼎六簋、五鼎六簋、也有五鼎四簋。這些鼎多半樣式相同,大小相序,稱為”列鼎“。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春秋晚期大鼎再次出現於高階的貴族墓葬中。山西太原發現的趙卿墓,墓主是當時晉國的實際掌權者,墓中陪葬七鼎,以及一個大鼎,高93公分,重220公斤。這種特大的鼎便是史書記載的”鑊鼎“,用來烹煮大型犧牲。湖北隨縣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曾國國君,以九鼎八簋的規格陪葬,墓中也出土一對大鼎,高64。6公分,重54。8公斤,內部各有半架牛骨。趙卿墓或曾侯乙墓的陪葬規格,或許有人視之為僭越:趙卿以卿用諸侯之數,而曾侯乙則以諸侯用天子之禮。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所謂的僭越,不妨從技術與資源普及的角度重新思考。作為高科技的青銅資源與技術,是青銅時代的戰略資源與彰顯身份的威望財,銅礦與技術工人必是爭奪的物件。武王克商,接收商人作坊與工匠,想必也掌握銅、錫礦的來源。至於西周各地的諸侯,至遲在春秋早期也已掌握礦源與技術,能夠自行鑄造銅器,使得青銅禮器在風格與技術上,開始出現明顯的地域差異。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晉國,它在山西侯馬擁有一片鑄銅作坊,至春秋晚期成為北方重要的鑄造中心;南方的曾、楚等國必定也有大規模作坊,供應楚系國家的兵器與禮器。各國自行鑄造青銅器的結果,除了充實兵器,增強國力,也使青銅禮器變得更為普及,稀釋其尊貴性。就在青銅禮器光環逐漸消失,周天子地位備受挑戰的春秋晚期,鼎的傳說開始發展。

歷史傳說中的九鼎

我們熟悉的”問鼎中原“成語,來自春秋晚期《左傳》的一則記載。春秋中、晚期,楚國逐漸壯大,在一場軍事勝利之後,志得意滿的楚莊王派人向周天子問鼎的大小輕重。周王的使者王孫滿答以:”在德不在鼎“,接著又說:”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意思是說周的國運雖然衰落,但周天子是上天所命,天命沒改,鼎的輕重豈是他人可以隨便問的。楚莊王所問的究竟是什麼鼎?為什麼要問鼎的大小輕重?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原來傳說中鼎最初的原型,是夏禹所鑄。傳說禹治洪水,定天下之後,九州貢金(銅),禹於是鑄了九個鼎,作為天下的象徵。後來夏桀暴亂,鼎於是轉移到商,商紂暴虐,鼎又轉移到周。後來秦滅六國,九鼎竟然飛入泗水。秦始皇過彭城(今江蘇徐州)使人入水求鼎,就在鼎即將被撈起的剎那,空中出現一條龍將繩索咬斷,鼎再度沒入水中,再也無跡可尋。秦始皇”泗水撈鼎“的故事在漢代可能相當流行,山東嘉祥的東漢武氏祠石壁上便浮雕著這個故事。

這顯然是一則政治寓言,批判秦不得天命,不過中國歷史上相信九鼎的統治者還不少,王莽、武則天、宋徽宗,都曾經鑄造九鼎,宣示自身政權的合法性。王莽與武則天是篡位者,而宋徽宗則是在偶然的機會中繼承皇位,他們似乎都想證實自己的統治是天命所歸。

鼎文化的現代復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走過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鼎的傳統政治象徵又再次被複興。1995年,為慶祝聯合國五十週年,中國贈送了一座”世紀寶鼎“以為紀念。這件鼎通高260公分,重1。5噸,設計顧問是已故的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其底座上有五十六條小龍,象徵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各個都是龍的傳人。1997年香港迴歸中國,北京在香港立了一個”香港寶鼎“,作為北京政權的象徵,1999年澳門迴歸時亦然。2000年之後,為慶祝各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五十或六十週年,國家致贈各自治區一座大型的”民族團結寶鼎“,「民族團結寶鼎”召喚夏禹之時九州貢金的四海昇平一統象。只是二十一世紀這一系列的「民族團結寶鼎“,實質上,”民族團結寶鼎“都成為中華民族團結,並且一起努力奮鬥,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願景的象徵。

問鼎中原、一言九鼎,承載民族記憶的

大鼎經常受到統治者的青睞,而被賦予強烈的政治意涵。但有一種鼎,體積也不小,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周遭,如此之普遍,讓人幾乎沒有察覺到它的存在,這便是香爐。在中國各地,無論佛寺或道觀,不管規模大小,前庭必定立著一座插香的大銅爐,藉由線香的白煙嫋嫋,將信徒的祈求上達天聽。這些寺廟香爐的原型也是商周古鼎。

從上古烹肉的鼎變成燒香的香爐,這個巨大的轉折發生在宋代,從此定型,鼎形香爐一路在廟宇中默默地屹立。這些香爐多半放在室外,為了遮蔽風雨,上方經常加設鼎亭。由於定點不需移動,把手經常作成飛龍造形,都是因應新功能而調整的設計。廣受統治者青睞的九鼎傳說與政治象徵,可說歷久彌新,至於民間廟宇香爐,更是在當今時代蓬勃發展。

結語

鼎作為最能代表青銅時代的器物,不僅貫穿了整個商周時代的始終,也貫穿了整個中國歷史,從古至今,鼎已經成為一個代表華夏文化的存在。鼎最開始只是一件古人進行炊飲烹製或者祭祀時用到的的器具。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在春秋時代,鼎被附加了更多的政治內涵,像前文所述的問鼎中原、天子九鼎都是出自這個時期。鼎同時也是古代尊貴的社會地位的象徵,例如著名的詞語”鐘鳴鼎食“,形容富貴人家的奢侈排場。後來,鼎更多的時成為一個文化符碼,人們賦予鼎更多的文化內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根深蒂固的一部分。

鼎文化,這一承載我們民族記憶的文化符碼,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會被我們華夏民族繼承和發揚光大。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