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護國菜”的來歷

由 天下潮商新媒體 發表于 娛樂2021-10-02
簡介護國菜是以甘薯葉唱主角,先剔除其筋絡並清洗乾淨,再用鹼水浸後壓幹,除去苦澀味,然後切過橫刀,爆炒於油鍋,再配上北菇,火腿茸等佐料,加上等雞湯煨制而成

玉碗能盛熱湯嗎

各地潮州菜館,在“水陸羅八珍,樽罌溢九醞”的宴席上,總少不了一道湯菜上品:“護國菜”。護國菜是以甘薯葉唱主角,先剔除其筋絡並清洗乾淨,再用鹼水浸後壓幹,除去苦澀味,然後切過橫刀,爆炒於油鍋,再配上北菇,火腿茸等佐料,加上等雞湯煨制而成。上桌時,但見:冰碗羹碧,翡翠溶光,食客舉箸凝脂滑,慢嚼齒頰留軟香。

“護國菜”的來歷

護國素菜是潮菜的名菜之一,其背後蘊藏著的一段耐人咀嚼的歷史典故。

相傳南宋最末一個皇帝——少帝趙昺,在公元1278年登基後,遭逢元軍大舉侵犯。少帝便一路由浙江南逃,經福建跑到廣東潮州,歇息在一座古廟內。

當其時,兵荒馬亂,十室九空,哪有人到廟裡燒香拜佛?清寒過日的和尚見少帝駕到,苦於無名貴菜餚奉敬御膳,只好到田地裡胡亂摘了些甘薯葉,經出水後略略除去苦澀味,草草製成湯餚奉獻。飢不擇食的少帝吃後嘖嘖稱讚,問起菜名,和尚答道:“山野貧僧,不知此菜名稱,但願能解除皇上飢渴,重振大宋軍威,確保華夏江山安全無恙。”少帝聽後,感動不已,便將這道菜賜名為“護國菜”。從此典故載食譜,芳名代代傳。

“護國菜”的來歷

據福建圖書館收藏的一部《金薯傳習錄》所記,番薯是明代萬曆二十一年,福建長樂商人陳振龍到菲律賓經商,不顧當地西班牙當局嚴禁甘薯傳入中國的規定,以重金購得薯藤數尺,藏於船繩之中帶回家鄉福州,試種成功之後,遂與其兒子陳經倫在民間推廣。與其同時代的徐當啟也曾寫了一篇《甘薯疏》推介種甘薯的好處。讀此兩文可知,萬曆年間番薯(甘薯)確是閩、粵等少數地方剛開始 “秀萌”的 傳自“番邦”的新潮食貨。這就奇了,難不成“關公借得秦瓊鐧”?與明萬曆相隔300多年的南宋末年怎會有番薯葉可供食用?看來,“護國菜”之傳說似不可信哩。然而,潮汕一些老師傅傳說,使用番薯葉做護國菜較為理想,但只能在秋冬才是薯葉盛產期。因此,平時也常用除去苦澀味的野菜來製作,出鍋的菜品也一樣有風味。據此推斷,如果護國菜的來歷可信的話,那麼當時宋帝吃的應該不是番薯葉而是野菜了;但是,一代代的人們,寧可信其然而不問其所以然,他們被“護國菜”故事的悲壯之情感動了。

現今的護國菜,從原來使用野菜葉,發展到用番薯葉、通心菜葉、君達菜(厚合菜)葉、莧菜葉、菠菜葉作主料;從純齋菜的做法,發展到素菜葷做。給人留下的是“玉碗盛來碧綠湯,香而不膩調陰陽”的特殊印象,當然,也在宴席之間,口口相傳,留下了一則古老的美談。

推薦文章

  • 世界上最神奇的進球,一腳轟出96米直接進門

    世界上最神奇的進球,一腳轟出96米直接進門而南安普頓的波蘭國門由於站位過於靠前,足球觸地彈跳從他頭頂越過,當他想回防時已經為時已晚,只能眼睜睜看著足球在門線處再次彈地飛進球門...

  • 蘭蔻極光水一週用幾次

    蘭蔻極光水是一款既可以當做精華使用又可以當作化妝水使用的護膚產品,有煥亮膚色、細膩肌膚、促進新陳代謝、平衡肌膚油脂的功效與作用,適用於任何年齡段,有淡斑需求的女性使用...

  • 穿22號球衣的小夥,刷屏!

    穿22號球衣的小夥,刷屏!事發9月25日下午廣東佛山三水樂平鎮據目擊者介紹當時幼童的頭被卡在陽臺身體懸在半空掙扎危急時刻一名穿著22號球衣的男子沿著陽臺護欄邊緣爬到幼童附近與剛回到家的幼童家人合力救下孩子隨後男子沿著原路返回救人男子名叫黃雲聰是一名挖掘機司機家住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