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由 隴上詩書 發表于 娛樂2022-12-31
簡介公元1166年,在“隆興北伐”失敗後再次被貶黜的張孝祥,從桂林北歸,剛好在中秋前夕泛舟經過洞庭湖,他滿懷一腔熱血,寫下了著名的《念奴嬌·過洞庭》,稍後會詳細解讀

宋朝為什麼沒有發展資本主義

歡迎關注隴上詩書,這裡有沉香千年的古詩詞

……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自小貧困—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徽、欽二帝被俘,同年,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了南宋政權。為了躲避金人的迫害,中原地區的百姓大舉南遷。張孝祥的父親張祁也不例外,他帶領全家來到了寧波鄞縣。

5年後,張孝祥在這裡出生,並在這一直生活到13歲。父親張祁僅任小官,張家在鄞縣沒有田產,所以童年時期的張孝祥生活過得非常貧苦。

思鄉心切的張祁一心想要回到安徽老家和縣烏江鎮,可為了家人的安危,他還是決定把家安頓在蕪湖。因為蕪湖在長江以南,受到金人的威脅相對較少。就這樣,13歲的張孝祥來到了第二故鄉蕪湖。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狀元及第—

《宋史》記載,張孝祥打小就聰明伶俐,讀書過目不忘,被視為神童。16歲就通過了鄉試,18歲在南京求學,22歲舉冠裡選。出身卑微,卻靠著才華聞名鄉里。楊萬里評價他“

當其得意,詩酒淋漓,醉墨縱橫,思飄月外

”。可見他自少年時代起,便具有瀟灑倜儻的氣質,英偉不羈的性格。

公元1154年,23歲的他參加廷試,本來他被主考官魏師遜和湯思退定為第二名,第一名是秦檜的孫子秦壎。當這份名單呈報給高宗時,他猶豫了,綜合考慮後他將詩書策三絕的張孝祥欽點為狀元,而原本的第三名曹冠則提為榜眼,秦檜的孫子秦壎為探花。

這一年的科舉榜上,擁有張孝祥、范成大、楊萬里、虞允文等千古詞人、將臣的科舉,也號稱為南宋科舉第一榜。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被人誣陷,躲過一劫—

宋朝是個文治帝國,流行“榜下捉婿”,狀元及第後的張孝祥自然也不例外。搶得先機的秦檜的姻親曹泳立刻圍住了張孝祥,曹泳急不可耐地表態要認張孝祥做女婿,但是張孝祥沒有任何的表態,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除此之外,張孝祥還為了已經過去13年的“岳飛冤案”上疏高宗,不惜毀掉自己的前途請求高宗為岳飛平反、善待他的後人。這個舉動惹惱了秦檜,他安排手下誣陷張孝祥的父親張祁“殺嫂、謀反”,很快就被下入大獄。接著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新科狀元張孝祥,他還來不及施展抱負就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他不後悔。

幸運的是,就在張孝祥狀元及第、即將受到迫害的第二年,公元1155年,高宗在權衡利弊後終於對秦檜家族動手了。他罷免了秦檜、養子秦熺、孫子秦壎和秦堪的所有職務,得到噩耗的秦檜當晚就一命嗚呼了。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閒居在家,關心國事——

在這種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張孝祥倖免於難,他被恢復了職務,且後來一直做到中書舍人的職務,為高宗起草文書,可僅僅四五年的光陰,少年得意的張孝祥鋒芒畢露,遭人嫉妒去職,隨後就在家鄉蕪湖賦閒了兩年多。

賦閒在家的張孝祥一心關注著時局的變化。公元1161年,完顏亮分兵四路大舉南侵,沒想到在安徽馬鞍山試圖渡江時,遭到張孝祥好友加同榜進士虞允文臨時組織的宋軍的抵抗,進而擊敗,完顏亮被殺,宋廷轉危為安。得到訊息的張孝祥喜出望外,也為自己不能上陣殺敵而感慨萬千,寫下了著名的《水調歌頭·聞採石磯戰勝》。

時局的變化讓高宗退無可退,公元1162年,他起用主戰派老將張浚全面負責江淮地區的防務。張孝祥主動求見張浚,被任命為南京留守,安排在了北伐的第一線,期間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慷慨激憤,張浚痛哭流涕隨之罷席。張孝祥拳拳愛國之心日月可鑑。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屢次被貶,仕途坎坷—

公元1163年,上位不到一年的孝宗頂著巨大的壓力為岳飛平反,還支援張浚北伐,史稱“隆興北伐”。起初還很順利,可由於內部將帥不和、外部金軍站穩腳跟,形勢急轉而下,一個月後就戰敗,無奈之下籤訂了“隆興和議”。

張浚被罷,南下途中去世。張孝祥先是被貶為南京知府,不久罷官。然後,張孝祥又被先後委任為靜江(桂林)知府、潭州(長沙)知府、荊南知府、荊湖北路安撫使。

這位少年得意、23歲就高中狀元的才子在仕途上的坎坷,映照的正是南宋初年主戰派多數失意、北伐無望的坎坷旅途。

公元1166年,在“隆興北伐”失敗後再次被貶黜的張孝祥,從桂林北歸,剛好在中秋前夕泛舟經過洞庭湖,他滿懷一腔熱血,寫下了著名的《念奴嬌·過洞庭》,稍後會詳細解讀。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為政一方,造福百姓,英年早逝—

張孝祥擔任江西撫州知府期間,當時他還不滿30歲,一人一馬便制止了亂兵哄搶兵庫的行為。

擔任平江(蘇州)知府時,他抑制豪強、懲治奸商、抓捕黑惡勢力,沒收他們的穀米萬擔。第二年蘇州遭遇饑荒,他便將這些所得全部發給百姓,並請求朝廷免去了當地兩年的稅負,使得百姓度過了荒年。

在潭州知府的任上,他發展農業,善待百姓,離任時百姓沿河送別,哭聲震天。

即使在荊湖北路安撫使8個月的任期內,他修建了寸金堤,疏通河道。他不只是一位只有書生意氣的狀元郎,還是一位實打實的實幹家。

在第二故鄉蕪湖,他將自己300畝的良田捐出,修建為湖,疏通水源,今天的鏡湖就是很好的證據。

公元1169年3月,張孝祥辭去了荊南知府、荊湖北路安撫使的職務,獲准,回鄉退隱,絕意仕途。公元1170年3月張孝祥返回蕪湖,同年7月他和好友虞允文飲蕪湖舟中,中暑而亡,卒年38歲。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千古名作—

張孝祥去世後30年,與他同一時代的70歲的陸游感慨萬千,說張孝祥為人豪爽耿直,那種聰慧豪邁的氣質,遠超同時代的其他人,以致連陸游都為之折服。

下面我們來一起品讀他的這首名作《念奴嬌·過洞庭》:

念奴嬌·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詞的大意為:

洞庭湖和青草湖相連,時近中秋,沒有一絲風。三萬頃明鏡般的湖水載著我一葉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湖水中映出她們美妙的身姿,水面上下一片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卻不知道如何把這些說給您聽。

感嘆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多少年徘徊在嶺海之間,胸襟就像冰雪一樣純潔透明。此刻的我,披著蕭瑟幽冷的鬚髮和衣物,平靜的在這廣袤無垠的湖水中獨自泛舟。讓我捧盡這清澈的西江水,細細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天地萬物來做我的客人,我盡情地拍打著船舷,放聲高歌,怎能記得現在是哪一年呢。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上片賞析—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詞的開頭就點明瞭地點和時間,緊扣題目。詞人用了“風色”一詞,風有風向和強弱,從沒有聽說過有色彩一說,在這裡詞人主要是藉助這個詞來說明湖面水波不興,萬里無雲,這種表達非常富有詩意。

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玉鑑瓊田指的就是秋月下碧波萬頃、浩浩湯湯的湖水,用玉比喻湖水的清澈明淨,極富美感。“萬頃”寫出了湖水之廣,駕著一葉扁舟遨遊其上,十分愜意以外還夾雜著些許孤獨。同時也寫出了過洞庭的方式,緊扣題目。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

“素月分輝”指的是天空中皎潔的明月把自己的光輝分給了湖水,水中的銀河和天空中的銀河交相輝映。素月和明河寫出了天空的特徵——澄澈;分輝和共影寫出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表裡俱澄澈”是全詞的主旨所在:既寫出了秋月秋水之美,美在澄澈,沒有一絲的渾濁;又寫出了詞人光明磊落、表裡如一的高貴品格。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詞人高貴的內在美和外部的環境美有機的統一在一起,這種美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很自然的就引出這句,同時為下片做了鋪墊。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下片賞析—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這裡詞人用了一連串的典故。“應”:杜甫有詩“官應老病休”,語氣非常肯定。

蘇軾《西江月》:“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孤光當來源於此。既寫出明月只能孤獨的照耀大地,又表達了詞人不被人理解也無需被人理解的孤芳自賞的高貴品德。

王昌齡有詩“一片冰心在玉壺”,冰雪的特點就是潔白無瑕,不染塵埃。所以“肝肺皆冰雪”實際就是表達自己雖然被免職,可自己問心無愧,光明磊落;另外也夾雜著失望、憤慨、自豪等複雜的情感。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詞人的思緒回到了當下,“襟袖”是以部分代替整體,清冷的月夜,衣物的單薄,涼意頓生,更重要的是遭受了官場的冷落。可詞人依舊很“穩”,任憑風吹雨打,我自閒田信步,拿得起放得下,鮮明的個性一覽無餘。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永珍為賓客。

全詞的高潮,也是詞人情感的高潮所在。詞人作主人,請天地萬物都來做客,舀盡西去長江之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一個被貶之人,這是何等的氣勢,如此自信,如此豁達的心胸,讓人歎服。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詞人敲擊船沿、仰天長嘯。從洞庭湖的廣袤迴歸到了個人的渺小,詞人已經和大自然深深的融為了一體。

張孝祥這種豁達的詞風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在詞的發展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當記之!當敬之!

他是狀元郎,陸游都為之折服,一首宋詞寫出他偉大又孤獨的靈魂

—君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