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由 畢竟江不流 發表于 娛樂2022-10-04
簡介家長們把孩子當雞,當蛙,當牛,就是沒有當人

天牛用英語怎麼讀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首發 | 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01

先說兩個新聞。

第一件,是博主

@LyingBenBenBoom

發的一條微博。

“聽播客說在北極科考時落腳的小鎮上,看到一群中國小孩,上前一打聽發現是北京朝陽區小學的畢業旅行。

奉勸各位爸媽別捲了,這還有啥可卷的。”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第一眼看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我還不太相信。

後來有人查證,終於揪出了紕漏——

去北極的不是朝陽區小學生,而是海淀區的,還是2019年的事。

這條微博底下的評論,讓人大開眼界。

有網友去歐洲開會,四五次在機場都見到小學畢業旅遊團。二十多個小孩子跟著六七個大人,拿出護照排隊的時候,還會相互看看彼此護照上都蓋過哪些國家的章。

有網友27歲第一次去英國,半架飛機上都是夏令營的北京小學生。

有人還透露,北京西城區孩子假期組織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社會實踐課是跨國種樹,運動實踐課是去南美踢球……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光是這些文字,就隱隱點燃我的焦慮。上網搜了下,世界觀再次更新。

2018年,上海徐匯愛菊小學

31名小學生以“科考隊員”的身份,被芬蘭共和國羅瓦涅米市長和教育局邀請,去到北極,參與青少年科學考察交流活動。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跨入“北極圈”;

登上世界上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專門從事破冰巡航用的“郵輪”——Sampo號破冰船;

穿上特製的防水衣,跳入世界上含鹽量最低的海水,浮在碎冰上,仰望星空;

坐極地列車,去北極動物園、去地球射線研究中心、去諾貝爾博物館、去金色大廳……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很多人此生都無法涉足的地方,這些孩子在出生的第10個年頭,閒庭散步般跑了個遍。

02

另一件,發生在江蘇南通。

女孩佳佳4歲時父母離異,便跟著媽媽楊某一起生活。從9歲開始,佳佳的臉上、身上,開始逐漸出現傷痕。

因為,她完不成媽媽設定的“提升作業”。

楊某給如今只有12歲,還在上小學的佳佳,定的目標是

“考進全國前三或者前五的大學”

於是,她在佳佳完成學校課業之餘,

逼著她做大學英語四六級的測試卷和成人高考的卷子,還要在她的監督下學習大學本科英語。

背不下來課文,就用書扇女兒的嘴巴;寫不完試卷,就用指甲抓女兒的臉頰;做不完當天的“提升作業”,就沒飯吃。

佳佳的外婆看到外孫女一再受傷,忍不住報了警。派出所向楊某發出家庭暴力告誡書,但是沒用。

在楊某看來,這是一種教育策略。

“只要在小學階段把英語攻下,上了中學就可以集中精力把時間花到其他科目上。動手打佳佳,也是從多次說教、女兒‘屢教不改’開始的。”

人民法院給佳佳出具了人身安全保護令,但楊某

仍兩次用燒得滾燙的鍋鏟,拍向佳佳的兩隻手掌和右臉,女孩被燙得皮開肉綻。

她堅信,別人家孩子都學,你不學,那還怎麼奔跑在同一起跑線?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03

本來兩條毫無關聯的訊息,卻不約而同地指向了時下最熱的詞:

內卷。

當“寧願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的slogan降臨教育界,一場消耗精力的死迴圈就開始了。

有網友做了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

江湖中有一本葵花寶典,大家都想得到它,因為得到之後,可以天下無敵。

但如果有一天,葵花寶典被公開了,人人都有機會練。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會成為一個災難。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因為一個人擁有時,練不練是一個人的事。大家都擁有,練不練就由不得自己決定了。

比如你有一個仇人,如果你不練,你的仇家就會練成後反殺你,所以逼得你也得練。

最後,江湖上所有的人都會練葵花寶典。

本來練了寶典,可以天下無敵,但現在人人都練了,人人都天下無敵,所有就沒有什麼天下無敵了。

而且欲練神功,必先自宮,所以江湖人士都變成了太監。

這是一個全輸的結局,沒有任何人受益於自己的額外付出。

同樣的,現在的教育培訓就是公開的葵花寶典。

你要不學,別的孩子學了成績就會比你好。

你要學了,可能就要自宮掉自己的童年。

現在的情況就是,所有人都學了,但上大學、上名牌大學的名額沒有變,所以沒有人從中獲益,只是所有參與的人都損失了自己的童年。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更殘酷的是,這個社會上,根本不存在“同一起跑線”。

小學,當你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在人際關係裡撞得頭破血流時,有的人權錢兼備,用每年80萬的學費,讓孩子坐進了國際學校的課堂。

中學,住小三房的你吭哧吭哧攢了兩萬塊錢,一狠心給孩子報了個國內夏令營,而那些住別墅的小孩,已經在世界地圖上插滿了落腳旗。

大學,你一咬牙一跺腳摳出大半的養老錢,送孩子出國交換一年,可有的孩子已經掌握了五國語言,在國外呆了好幾年。

職場,你已經無力再為孩子提供什麼了。你的孩子,入職了富人小孩畢業後創立的公司。

作為二十幾歲的同齡人,他們都要努力。

你的孩子努力是為了不丟掉飯碗,而有的小孩不努力,就要回去繼承父母的千萬家產。

這就是現實,對90%的家庭而言,你再怎麼卷,也卷不過金字塔頂端的那10%。

那個拿鍋鏟燙傷女兒的南通媽媽,直至被撤銷監護人資格,也沒明白這個道理。

04

前幾天看到

@網易數獨

釋出的一張“雞娃”黑話科普,心裡五味雜陳。

那些焦慮的父母,用各樣的名詞來替代孩子。

以學科類內容為培養方向,提高語數外成績為主要目標的,叫

“葷雞”

以素質教育技能為培養方向,如音樂、美術、體育等才藝的,叫

“素雞”

由父母直接輔導,不送去任何輔導機構的,叫

“家雞”

;反之靠滿滿當當的課外班、輔導班的,叫

“班雞”

根據“雞”出來的效果差異,他們眼裡的孩子又多了一條鄙視鏈:

“小蝌蚪”

:沒有參加過輔導班,只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孩子;

“青蛙”

:普通孩子;

“牛蛙”

:某一方面或多個方面非常優秀的孩子,根據突出的點又細化成

“天牛”

(天才小孩)

“人工牛”

(靠後天努力取得突出成績的小孩)

“奧牛”

(奧數能力突出的小孩)

“英牛”

(英語能力突出的小孩)

家長們把孩子當雞,當蛙,當牛,就是沒有當人。

他們希望家裡處於底層的“小蝌蚪”和“青蛙”,有朝一日能蛻變成“天牛”,最好還是“英奧混血”的那種。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圖片來源@網易數讀

可是人活一條線,不是一個點。

如媒體人@肥貓所說,

人的一生,並不會在考上大學的那天結束,也不在拿到入職通知時戛然而止,更不會在賺到第一桶金時就功德圓滿。

慾望是無限的,人的承受力是有限的。

當慾望大於承受力,淪為容器的孩子早晚有一天會因過載而崩潰。

當世界上所有小孩都是神童時,“神童”就沒有了意義。

05

中國家長,逐漸被“內卷”捲成了賭徒。

“不為孩子砸錢去補習班,重點校肯定沒戲。別人都砸了,那我拼了命也要砸,萬一有戲呢?”

“光學奧數是不是少了點,那我多給孩子報幾門,總有一門能學好吧?”

可問題在於,無法分辨教育資源是優是劣的我們,真的為孩子選對了增值的路嗎?

@新知榜 毫不客氣地揭開謎底:

“教育內卷化掀起的焦慮和危機感會讓教育資源被急劇地分化,優質的教育資源被有條件的富人不斷吸收、聚攏,集中在社會上層的學生群體中。

而處於社會下層的學生和家境一般的孩子,只能撿著被上層挑選剩的教育資源,導致富人的孩子學習越來越好,窮人的孩子學習越來越差。”

矇在鼓裡的我們,被

“你的購物車裡,有你孩子的未來嗎”“你不來補課,我們就培養你孩子的競爭者”

這樣催生焦慮的話術洗腦,把孩子送進各個高價補習班裡。

家長的期望值,隨著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越來越高而不斷攀升,孩子的肩膀,被成堆的試卷考題壓得越來越彎。

沒有哪一個賭徒能夠在兜裡揣滿錢的情況下離開賭場,父母子女之間最常見的矛盾開始爆發。

“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為什麼還是不行?”

“我真的努力了,可還是跟不上,學不會了。”

“別人家孩子都能,你為什麼不能!廢物!豬腦殼!”

“我是廢物,我沒用。滿足不了你們,那我把命還給你吧。”

沒考出好成績一死了之,學習壓力太大一死了之,寫不完作業一死了之……

越來越多的孩子,用死亡去解決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槍響之後,局中人都是輸家。

唯一確保獲利的一方,其實只有培訓機構。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門頂級雞娃法,才明白教育內卷的後果,是揮刀自宮卻練不成神功

圖片來源@網易數讀

06

作家王欣(微博@反褲衩陣地),說過一段話。

他說,有太多

“要把自己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

的人。

他們會因為自己比別人多掙一塊錢,就優越感爆棚,覺得別人都是屌絲。但他們也會因為任何人,哪怕是完全不相關的人獲得成功,而陷入抑鬱。

有的人努著勁兒想成為牛逼的人,可是一直成為不了,一著急,乾脆裝成一個牛逼的人;有的人,即使受不了內捲逃離北上廣,結果去了任何地方,還要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比留在北上廣的人過得好多了。

他們並沒有消停,一直活躍著,跟人比較著,展示自己如今又超脫又快樂。

還有一些,是

“把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的人。

他們都有相似之處:全力做好一份工作,靠自己的收入獨立生活,拒絕成為任何人的負擔,也儘量不給別人添堵添亂。

量入為出,選擇自己能承受的,並認真喜歡自己的選擇。有一些發自真心的小愛好,能投入其中,自得其樂。

結交朋友的方式,不是看誰成功、更受歡迎就接近誰,而是安靜等待真正的同類。

想讓孩子考高分,入名校,盼望他們成功,過人上人的生活,這本沒錯。

只是,

讓他們額外付出心理抑鬱、人格缺失、後半生不幸福的代價,得不償失。

兩種截然相反的人生,你希望你的孩子活在他人的陰影裡,還是活在自己的光彩中?

要知道,這世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9%的人小有所成,1%能大成。不出意外,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屬於那平凡的90%。

但,

平凡≠有罪,普通≠不幸。

接受現實,適度預期,適度要求,不要陷入越努力越不幸的怪圈。

幫助孩子讓這平凡的一生充滿能量、歡樂、勇氣和愛,健康且積極地為自己而活,這份平凡就已經十分寶貴。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