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娛樂

尼采的悲觀哲學: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由 讀書廣記 發表于 娛樂2022-08-30
簡介尼采吸收古希臘的悲劇精神生命的本質就是“強力意志”《悲劇的誕生》是尼采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強者的悲觀主義”、“酒神學說”,並自稱是“第一個悲劇哲學家”

黃卷毛狗取什麼名字呢

1848年8月,尼采的父親從自家門口摔下來,頭部重重地磕在石階邊沿上。這個意外事故加重了父親的頭疼症,使其逐漸喪失理智,並且在一年後離世,當時尼采只有4歲。

十年後,尼采在一篇作文中追述了當年曾做過的一個噩夢:在一個樹木枯萎、鳥兒高飛的夜晚,尼采聽到憂傷的風琴聲從遠處飄來,這聲音“和我在父親葬禮上聽到的一模一樣”。於是,夢中的尼采四處張望,探尋聲源。忽然,他看到一座墳墓瞬間開裂,自己的父親從裡面緩緩地走了出來——他穿著下葬時的衣服,默默地往教堂方向走去。過了一會,父親從教堂裡出來,他的

懷裡抱著一個小孩

,此時墳墓再次裂開,父親抱著孩子緩緩地走了下去,隨後墓石又重新挪回原處,哀傷的風琴聲也就停止了。

尼采的悲觀哲學: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尼采的一個噩夢

從噩夢中驚醒後,尼采立即把夢境述說給母親聽。就在做完這個夢還沒多久,尼采的弟弟約瑟夫忽然生病,在經過幾個小時的折騰後,就宣佈夭折了。弟弟死後,被家人們安葬在父親的懷裡。尼采意味深長地寫道:

“這和我夢中看到的情景基本一樣。在經歷了父親和弟弟的死亡之後,我們對生活不抱任何期待,天父和天堂成了我們唯一的安慰和活下去的希望。這件事發生在1850年1月底。”

尼采接觸到了悲觀主義哲學

尼采從小就生活在悲痛之中,過早地接觸到了

叔本華

——這是一位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家。大約在1865年,尼采在一個書攤上偶然看到了叔本華寫的《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他後來回憶到——“

我不知道是什麼精靈在我耳邊低語,‘帶上這本書回家吧’。我就這樣獲得了它。一走進房間,我就打開了我的寶貝,並聽憑自己去接受這本力量充沛而又嚴肅陰鬱的天才著作的影響。

在叔本華的哲學裡,世界是陰暗的,生存是虛無的,生活到處都充斥著痛苦與無聊,而我們之所以選擇活下去,主要是因為

生存意志

與性慾的作用。生存意志是

求生之慾

,在海德格爾的哲學裡則發展成“畏”,表現為對死亡的畏懼與抗拒;性慾則是為了延續後代,是生存意志中追求“永生”方面的反映。叔本華說:“生存的全部痛苦就在於,時間不停地壓迫著我們,使我們喘不過氣來,並且緊逼在我們身後,猶如持鞭的工頭。”生命彷彿是無解的,它雖然毫無價值,並且充滿著痛苦,但我們又無法否定生存意志,只能在痛苦中活下去。

年輕的尼采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思想,他把叔本華視為自己的導師,然而這位導師卻在六年前就已經離世了。但很快尼采又結識了另一位著名的悲觀主義者——那就是音樂家

理查德·瓦格納

。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就是瓦格納在叔本華的影響下寫成的。尼采在巴塞爾大學執教時,經常到瓦格納的家中做客,接受導師的薰陶,並根據瓦格納主義的精神,著手準備寫一本名叫《悲劇的誕生》的書。

尼采的悲觀哲學: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

尼采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尼采起初並不關心時政,他宣稱“不要戰爭,否則政府會因此變得過於強大”。當時,為了從教方便,尼采已經把國籍改成了瑞士籍,因此得以免除兵役。儘管對戰場採取冷淡的態度,但8月7日的一則電訊依然打動了他:電訊裡說德國雖然戰捷,但出現嚴重的傷亡——於是尼采向瑞士當局申請,獲准參加戰地醫療隊,前往戰場,這使得尼采近距離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在阿爾薩斯,尼采與醫療隊一起穿過桑堡和沃爾特的停屍房;在野戰醫院,他目睹許多傷員因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於傷痛和傳染病。有一次,為了躲避寒冷和陰雨,尼采與十一名傷員擠著一輛貨車裡,在那兒呆了整整三天三夜,他在書中回憶道:

“我處於極端恐怖的環境之中……我回憶起自己和那些傷員們躺在貨車上的日子,夜晚很寂寞,我就在這寂寞的夜中探究著悲劇的三個深淵——幻想、意志、苦惱。”

之後,尼采不幸染病,退出了戰場。在戰爭結束後,尼采就出版了那部晦澀的書——《悲劇的誕生》。這本書的結論是“悲劇從音樂精神中誕生出來”,主張用藝術家的眼光來看知識,用生活的眼光來看藝術。其中美學方面的理論藉助於叔本華和瓦格納,而在生命的觀點上,尼采卻發揮出了一種新思想,即“

強者的悲觀主義

”。

尼采的悲觀哲學: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穿軍裝的尼采

尼采提出“強者的悲觀主義”

在1886年重新為《悲劇的誕生》作序時,尼采提出了“強者的悲觀主義”這個概念。他認為印度人、基督教、甚至叔本華的悲觀主義都是一種毀滅的、衰落的、失敗的、消極的悲觀主義,這種悲觀主義把人生說得一無是處,只嚮往天堂和來世,實際上就是弱者在逃避現實而已;為此,尼采認為古希臘人的悲觀主義與此不同,他們能直面現實的苦難,就像正面面對敵人,即使活在悲慘的世界裡,他們也能像在酒神的節日中一樣,縱情地狂歡,熱情地謳歌生命,接受現實。

這種“強者的悲觀主義”表現在希臘人的悲劇裡——例如,埃斯庫羅斯在《波斯人》中講述了波斯國王薛西斯討伐希臘遭遇失敗,給全國人帶來巨大痛苦的故事。劇中有一場描繪波斯人將前代國王

大流士的亡靈

召回,向他述說戰敗後的痛苦,大流士則勸慰說:

“凡人必然會遭受人間常有的禍患,海中陸上的不幸都會降臨於他,只要他延續生命,在世上活得更長久。”

主張痛苦乃是人生中的常事,一定要學會接受它。大流士還說薛西斯之所以慘敗,是因為違背了神的意願,覬覦別人的幸福而鄙視自己現有的幸福;如今悲劇已經發生,大家應安撫好傷痛,穿著高貴得體的服裝去迎接國王的歸來,最後大流士還說:

“再見,長老們,願你們雖然遭遇不幸,但仍能讓心靈時時享受快樂。”

又如,在《俄狄甫斯王》的末尾,弒父娶母的悲劇已經發生,隨著歌隊登場、音樂響起,在歌隊長的那句“現在不幸的人,痛苦是不是有點緩和了?”之後,俄狄甫斯選擇弄瞎自己的眼睛,並且自願放逐,透過這種方式與悲慘的命運實現了和解——與現實世界和解,而不是逃避到天國和來世去,這就是“強者的悲觀主義”。

尼采的悲觀哲學:生命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尼采吸收古希臘的悲劇精神

生命的本質就是“強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是尼采哲學的真正誕生地,在這本書裡,他提出了“強者的悲觀主義”、“酒神學說”,並自稱是“第一個悲劇哲學家”。

尼采把那種消極的、否定生命、否定生活的悲觀主義視為弱者的理論,基督教更是這種悲觀主義的集大成——原始的基督教就是屬於奴隸和弱者的。尼采說,基督教的道德學說是敵視藝術和生命的,它對人間報以憎恨,發明出“更充分地誹謗此岸世界而實際上是對虛無、終結、安息直至對‘安息之中安息’的嚮往的彼岸世界。”為此,尼采用“酒神學說”來對抗基督教的道德,他肯定生命和痛苦,始終熱愛大地與此在。

如果生命像叔本華說的那樣,僅僅表現為生存意志、表現為對死亡的抵抗和反應,那並不是從生命本身來闡述其意義,而是把生命視為死亡的否定,是從死亡來闡述生命的意義了。對此,尼采說:“

生命本身不是達到某物的手段,它是強力之增長形式的表達。

”生命乃是向強力伸展,所謂的“營養”就是“意願把一切包括於自身中”;而“生育”也不過是“一種釋放”。

活著絕不是單純地為了避免死亡,而是要使自己的生命勃發,變得更加強壯,把生命的潛能全部發揮出來。人們都有著崇拜強者,渴望強力的本能,這正是生命所根源的強力意志;同樣,樹木在森林中爭奪陽光,並不是因為它害怕

回覆

到種子的狀態,而是在追求強力、釋放自己的生命,因此,

生命的本質就是強力意志

。所以,應把叔本華的“生存意志”發展成尼采的“強力意志”,這才更能說明生命的意義。

從小就被悲觀主義籠罩的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發明了一種“強者的悲觀主義”,這種思想既不同於叔本華的消極悲觀主義,也不同於否定現實痛苦的樂觀主義,是尼采哲學的一大特色。在《權力意志》中,尼采寫道:“

早在《悲劇的誕生》及其關於狄奧尼索斯精神的學說中,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就已經被克服掉了

”,正是因為《悲劇的誕生》出現,尼采在哲學史上才不單純是一個“叔本華主義者”,而能夠成為一個獨立的“悲劇哲學家”。

推薦文章

  • 月光族都有哪些特點,快來看看你是不是月光族

    敢於當月光族的人,都是需要底氣的,要麼就是年齡小,根本就沒有什麼負擔,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要麼就是家庭沒有負債,生活花費大多來自於父母,根本用不上自己的錢,所以也就不會去攢錢了...

  • 首次釋出!210個航空城市排行

    首次釋出!210個航空城市排行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2015年以來,中國民航大學“航空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全面梳理過去50年裡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內外、行業內外同行的實踐成果,根據民航局、國家統計局、交通運輸部和地方政府建國以來的公開資料,採用機器學習等大資料...

  • 營養豐富的美味佳餚,越吃越過癮,輕鬆征服你的胃!

    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家庭主婦,在家十來分鐘就可以吃到嘴裡,絕對比外面的好吃,簡直就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了,簡直就是太香了家常姜蔥炒蟶子:蟶子肉味甘、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補陰除煩、益腎利水、解酒毒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