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由 羊城派 發表于 藝術2022-06-28
簡介com)劉老生前在家中書房留影這套書涵蓋內容跨越42年,涉及269冊古書畫的鑑定工作,真實地反映出了當代著名中國古書畫鑑定家劉九庵先生的成長與治學之路,對文博工作者、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研究和美術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與貢獻

鄭板橋的畫怎麼鑑定真偽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

圖/受訪者提供

上月,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劉九庵書畫鑑定研究筆記》新書座談會在北京舉行。這部編輯歷時5年、共19卷300餘萬字的《劉九庵書畫鑑定研究筆記》,再一次成為文博界關注的焦點。(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劉老生前在家中書房留影

這套書涵蓋內容跨越42年,涉及269冊古書畫的鑑定工作,真實地反映出了當代著名中國古書畫鑑定家劉九庵先生的成長與治學之路,對文博工作者、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研究和美術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與貢獻。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劉九庵書畫鑑定研究筆記》全套封面

許多書畫鑑定家或來自書香門第,或出身富商豪門。但劉九庵不同,他出生於河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到北京琉璃廠當學徒開始,一路謙遜認真、兢兢業業,終於成為當代著名的書畫鑑定大家。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劉九庵先生的長孫劉凱,聽他講述祖父樸實而不平凡的一生。

“非文物”中鑑寶,識國家一級文物

1956年,劉九庵進入故宮博物院,從事故宮書畫整理、鑑定、徵集、研究等工作,之後與徐邦達、朱家溍等一道,開創並奠定了故宮書畫鑑定和科學研究的學術基礎。

他在清理、鑑別故宮博物院藏數萬通的明清尺牘中,發現了大量具有重要文獻價值的信札。還在已被劃為非文物的字畫中,發現了宋人《柳蔭群盲圖》、元顏輝《山水》軸、元趙孟《行書五言詩》軸等國家一級文物,挽救了珍貴文物,為國家避免了重大損失。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劉老筆記當中的“古代書畫過眼錄”

劉先生好學敏求,治學嚴謹,考證精微。所見字畫勤於筆記,又善於總結。他尤其是在書畫和明清人書札的鑑定上有獨到之處,為美術史基礎理論的研究增添了新內容。

他編撰的《宋元明清書畫家傳世作品年表》一書,彙集了作者親自過目和審慎鑑別的大量實物資料,是美術史研究和書畫鑑定研究方面的重要參考文獻。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劉老的清代鄭板橋個案研究筆記

劉先生主編的《中國曆代書畫鑑別圖錄》一書,也是採用了大量實物資料,剖析形形色色的書畫作偽,頗具特色,是他提高和發展傳統鑑定經驗的又一部力作。

數萬書畫過眼,編“當代石渠寶笈”

1962年4月,劉九庵和張珩、謝稚柳三位先生參加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全國文物機構所藏書畫鑑定,從北京出發,在天津、哈爾濱、長春、瀋陽、旅順、大連等地,跨越四省市,往返半年,鑑定書畫一萬餘件,在工作生活中建立了深厚情誼。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20世紀60年代,(左起)張珩、謝稚柳、劉九庵三位先生旅經廣東肇慶七星巖

1983年6月,國家文物局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再次成立“中國古代書畫鑑定組”,由劉九庵和謝稚柳、啟功、徐邦達、謝辰生、楊仁愷、傅熹年七位先生組成,從1983年到1990年,歷時8年,共過目書畫作品61596件,對當時中國大陸儲存的古代書畫進行了一次全面摸底。

巡迴鑑定後,劉九庵等人共同整合編著了一部24冊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凝結了中國古代書畫一線鑑定專家的心血,涵蓋了國內博物館現存古代書畫作品,大大超越了宋代和清代的典籍整理。這成為研究中國古代書畫重要的參考資料,也是各大博物館與收藏者必查的資料庫,稱得上是一部“當代石渠寶笈”。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劉老在書畫鑑定途中留影

劉凱回憶說,祖父一直以參加過上述兩次如此規模的全國書畫鑑定為榮。“摸清我們國家博物館的書畫作品家底兒,對他來講充滿了使命感,他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能參與其中。他熱愛這個行業,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從這個角度來講,他挺幸福的。”

辨偽竟知來處,真與假皆有學問

“真有真的規律,假有假的規律,只有兩方面都掌握了,問題方能分析清楚。”知真而辨偽是貫穿劉九庵先生書畫鑑定始終的要求。

例如,吳應卯是明代文人、書法家祝允明的外孫,在當時就以仿寫外公的書法而能亂真著稱。劉九庵頓悟二人書法的本質區別之後,在書畫鑑定中遇到這個問題,就不僅辨偽,而且進而揭開了相應代筆、造假書畫的潛在規律和審美定位:

“祝氏書法用筆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有時亦中、側兼用。在他不同時期的行草書中,落筆多藏鋒重按,深得澀與疾二法,形成藏頭護尾、沉著痛快的體勢。吳氏書法多露鋒輕按,以寓側鋒取妍的形態,比之祝書,可謂痛快有餘而沉著不足。”

由此,劉先生分辨出一批歷來被認為是祝允明真跡,實則為吳應卯所作的作品,例如《草書醉翁亭記卷》《草書阿房宮賦卷》等。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劉九庵書畫鑑定研究筆記》內頁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傅熹年回憶說:“一般書畫鑑定時,能定其真偽、排除偽品也就夠了,但劉九庵先生辨偽時還對偽本也深入研究,儘可能找出作偽者。”在傅熹年看來,劉九庵先生是書畫鑑定界有特殊水平的高人。

清苦學徒出身,成名後傾囊授人

享譽書畫鑑定界的大師劉九庵,曾經也是個“北漂”。14歲那年,他離開老家河北來到北京,經人介紹到琉璃廠悅古齋當學徒。

祖父的艱苦求學路令劉凱感慨萬千:“那時候當學徒非常艱苦,整天要忙於待人接物、察言觀色、謹慎小心,不能坐下休息片刻。晚上想點油燈看書寫字,還可能被呵斥說浪費燈油。那時候師傅不會很痛快地教給你所有知識,所以要‘偷學’,要經歷很多曲折才能學到東西。我祖父最終能學成出師,真的非常不容易。”

經歷過年少求學的不易,有所成就的劉老以提攜晚輩為己任,在學術上對後學者們傾囊相授、有求必應,就是希望他們能少走彎路,不要像自己當年求學一樣艱難。

他曾受國家文物局委託任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生導師,還以極大的熱情組織了《全國古書畫贗品展》和“書畫鑑定研討班”,傳授古書畫鑑定的奧秘,使許多中青年人受益匪淺。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1996年 劉老(中)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屆書畫鑑定專業研究生導師,出席畢業論文答辯

如今已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的邵彥,就是當年眾多受益學子中的一員。她至今還保留著當年聽劉先生講課時記的筆記,時不時翻出來看看,頗有感觸。

她說:“劉先生教給我們一些小竅門,比如‘倪瓚’的‘瓚’字前期、後期怎麼寫,‘李鱔’的‘鱔’字、‘鄭燮’的‘燮’字都是前後期寫法不同,等等,這些小竅門都是先生的‘獨門利器’。後來讀劉先生的論文著作也有不同的感受,他的論文會把材料和整個推導過程都呈現出來。我們透過論文不但能學習他的鑑定結論、研究成果,也能學習他寫論文、做研究的方法。”

擇一事終一生,匯絕學三百萬言

在劉凱的記憶裡,祖父平時話不多,每天晚上看完《新聞聯播》以後就回到自己的書房裡,讀讀書、練練字,一直到很晚。“有時家裡人夜裡起來上廁所,還能看到他書房的燈亮著”。

劉老待人和藹,無論是對待年長者、同輩人,還是後來的弟子、學生,總笑眯眯的,很親近。但在家人眼裡,他還是挺嚴厲的。劉凱說,祖父在家裡的規矩很嚴,不乏一些老式禮儀,“比如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這可能是現代家庭裡不太常見的”。

劉老的行事風格也有一“嚴”,即嚴謹,尤其在對待書畫文物時。“他一生最驕傲的是,經手幾十萬件文物,沒有一件損毀在他手裡頭。他也要求我們,一定要特別慎重地保護文物。”劉凱說。

“2003年,我和妹妹劉媛懇請姑姑把祖父的筆記、資料這些東西留給我們。”劉凱說,雖然跟祖父一起生活了30年,但自己並不瞭解他,“我沒有跟他一起工作過,對話不在一個頻道上,沒有多少真正高質量的對話。他在我心裡一直是個謎,那時候要來筆記最根本的想法是,我們想了解我的祖父是一個什麼樣人。”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2015年,劉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筆記的整理出版工作正式提上日程,後於2016年被故宮確立為科研課題。如今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劉九庵書畫鑑定研究筆記》,脈絡清晰,系統而完整。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撰寫的序言中說:“劉九庵先生是我國書畫鑑定領域成就斐然、德高望重的大家,先生的書畫鑑定筆記是他數十年品筆墨內蘊、鑑書畫真意的結晶,也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劉凱說:“整理完這套筆記,我覺得祖父是一個挺幸運的人。他也一定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終其一生從事了熱愛的事業,傾盡全力專注,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文化百家】劉九庵:為中國大陸留存的古書畫“摸清家底”的人

劉九庵先生揮毫

在他看來,老一代故宮人那種集腋成裘、持之以恆的精神都體現在了這套筆記裡。“祖父一生始終奉行‘學術者天下之公器’的理念,衷心希望他的心得能惠澤未來”。

【生平】

劉九庵(1915—1999),河北省冀縣大齊村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當代著名中國古書畫鑑定家。

劉九鼎的重要學術成就有如編著《宋元明清書畫家傳世作品年表》、揭示吳應卯偽造祝允明書法、整理院藏數萬通前人尺牘等。他對歷史上名氣不算很大的書畫家作品的把握和研究眼光獨到、功底深厚,尤為世人稱道。

責編 | 鄧 瓊

審籤|吳瑕

實習生|徐崢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