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由 超級鄉村研究員 發表于 藝術2022-06-20
簡介1986年,新寨村的村民又開始重新種植起了咖啡

日本blendy咖啡怎麼樣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咖啡”一詞,最早在中國出現是清代政治家林則徐在其編譯的《四洲志》裡提到。那時候的人們,對這個新鮮詞彙的認知可謂是一片空白。

180多年後的今天,咖啡已然成為現代人的精神需求,謂之“靠其續命”。

與幾年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向熱衷進口咖啡的年輕人,這些年對雲南咖啡漸漸讚不絕口。

當下時節,在雲南省保山市

新寨村

,咖農們正在忙著採摘新鮮的咖啡果。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新寨村,地處怒江峽谷,海拔1100米左右,北緯25度,是中國最北的咖啡種植村。這座西臨怒江,背靠高黎貢山的小山村,擁有典型的

乾熱河谷氣候

,與咖啡名產地衣索比亞的環境無限趨同,非常適宜種植咖啡。在這裡,咖啡的生長速度放緩,成熟週期變長,咖啡果累積的風味也就更加醇厚。

從上世紀50年代種下第一株咖啡苗起,新寨村與咖啡的不解之緣已達70多年。

目前,全村擁有耕地14000多畝,

95%

用來種植咖啡樹,是我國咖啡種植面積最大的行政村,每年能產出咖啡鮮果

1200多萬公斤

,年產值

超過億元

,被評為

“中國咖啡第一村”

,新寨村實至名歸。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圖源/宿家民宿

01

咖啡的紮根之旅

新寨村種植咖啡的時間,要追溯到1952年。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與蘇聯交好,一批專家受邀來到中國幫助建設,他們的到來,也帶來了對咖啡的需求。

1904年曾小範圍種植過咖啡的雲南省,進入了技術人員的視野。經過考察,雲南省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經所的技術人員把目光鎖定在了新寨村的農場,開始種植咖啡。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圖源/clzg。cn

雲南省農科院熱經所原助理研究員革家雲回憶起當時說道:

難度最大的還是栽培技術,而栽培的關鍵又在於育苗。

一株咖啡苗能否成功長成可以結果的咖啡樹,每一畝地種多少株很關鍵。太疏,會浪費村裡的土地資源;太密,咖啡樹長大後通風條件不好。200株、300株、400株、500株……技術人員和村民們一一試過來,最後發現每畝300株最為合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寨村的咖啡種出來了,產量也從最開始的兩三百斤,增長到五百多斤。

大面積種植咖啡的局面,由此開啟。

慢慢地,種植範圍也開始輻射到周邊地區。

從1952年到1960年,新寨村的人們花了8年時間,讓咖啡這個舶來品在這裡紮下了根。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02

“靠著3畝咖啡地,家裡蓋了新房子”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風順。

國際形勢始料未及,外國專家突然撤出了中國,咖啡賣不出去,地裡又沒種多少糧食作物,新寨村村民的溫飽問題成了當務之急。

沒辦法,土地只有那麼多,為了填飽肚子,村民只好將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咖啡樹統統砍掉,重新種上水稻和玉米。

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咖啡才再一次出現在新寨村。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那時,許多國外的咖啡品牌陸續進駐中國,為了節省成本,他們開始在中國尋找合適的種植地,曾經大面積種植過咖啡的新寨村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1986年,新寨村的村民又開始重新種植起了咖啡。

這一次,大家不再是新手,對於這種咖啡,自己已經摸索出了一條道路。每年什麼時節給咖啡樹修枝打叉,什麼時候翻土,一畝要用多少化肥,咖啡鮮果怎麼採摘,怎麼加工成咖啡豆……村民們瞭然於心。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當時,一畝咖啡地的產量在500斤左右,雖然辛苦,但讓吃了二十多年玉米摻飯的村民,吃上了一碗碗熱乎乎的白米飯。

然而,當時的外資企業,只把新寨村作為速溶咖啡的原料產地,不論品種,收購都是一口價。在沒有話語權的情況下,想增加收入,只能提升產量。

1995年,雲南省政府把雲南咖啡種植正式列入生物資源

“18工程”

,這極大地鼓舞了新寨村種植咖啡的熱情,村裡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增。同年,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經所引進了一種高產的咖啡新品種——

卡蒂姆

,開始在新寨村種植。得益於這兩項舉措,新寨村每年的咖啡鮮果產量從每年的8000多噸,

漲到了13000多噸

,村民的荷包也變得更鼓了。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新寨村村民陳彩進回憶起當時說,1996年時她把家裡僅有的1。5畝地都種上了咖啡,後來又向別人租了1。5畝。此後的十幾年,她就靠著這3畝咖啡地,給家裡蓋了新房子,置辦了新家電,還供養了兩個孩子上學,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03

咖啡經濟的崛起之路

時間來到2007年,這一年是新寨村從傳統種植,轉型為產銷一體的重要節點。

在政府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們成立了新寨咖啡專業合作社、好夥伴咖啡合作社,還成立了新寨農莊咖啡有限公司,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規模化、規範化種植、加工、銷售咖啡……

新寨村的咖啡由此走上專業化、品牌化的道路。

透過改造提升,精選優質咖啡豆進行統一烘焙和加工,從新寨村產出的咖啡生豆價格從每斤15元提高到60元,

村民收入連翻4倍

。到2011年,村裡不少種植大戶的年收入都在30萬至40萬元之間,少一點也有10萬元左右。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慢慢地,新寨村咖啡的名氣起來了,可這並不能讓他們安於現狀。

“不僅要把咖啡產品賣出去,還要把顧客請進來。”

時任村支書王加維說。

咖啡莊園的建設,水到渠成。

2018年,新寨咖啡莊園建成,這是一幢集儲存、加工、品鑑、售賣,酒店客房、咖啡博物館、禮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建築。鮮明、利落的建築風格,吸引了很多熱愛咖啡的人來此體驗、打卡。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圖源/archdaily。cn

目前,新寨村已建成咖啡莊園4個,正逐步發展為集咖啡觀光、手工體驗、農家休閒於一體的鄉村旅遊目的地。人們來到這裡,可以體驗咖啡豆的採摘,跟咖啡師學習專業的沖泡手法,喝到新寨村獨有的果皮咖啡和紅茶咖啡……

坐於高黎貢山的半山之巔,俯瞰壯美的怒江峽谷,輕抿一口手中的咖啡,好不愜意。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圖源/輕客旅行

2020年,新寨村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村裡年接待遊客達

12萬至13萬人次

。人們從全國各地來到新寨村體驗咖啡之旅,也把新寨咖啡帶到全國各地。

咖啡莊園不僅把遊客吸引來了,也讓一些知名企業願意進駐。在村黨支部的幫助下,村民和企業達成協議,只要按照企業要求管理、採摘、晾曬、加工,新寨村產出的咖啡豆收購價高於市場價5倍,村民們的收益大幅提升。

2020年時,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680元。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圖源/《新寨村——遠山飄出咖啡香》

目前新寨村有了一項新的咖啡業務——認養咖啡樹。

原本,每畝咖啡地種植300株咖啡樹,年收入4000元左右,被外地家庭認養後,一株咖啡樹300元,一畝咖啡地的收入能達到

9萬元

從種植咖啡、賣咖啡豆,到加工咖啡產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再到衍生出的旅遊經濟,新寨村一路跌跌撞撞,卻不辱使命,終成大器。

超級鄉村研究所新寨村綜合評分:

這個讓人“上癮”的雲南小山村,無數年輕人趨之若鶩

*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處理。

參考資料:

[1]“咖啡書記”的脫貧致富經 ——隆陽區新寨村咖啡產業發展之路

[2]中國咖啡第一村——隆陽區潞江鎮新寨村見聞

[3]彩雲之南,怒江之畔,中國咖啡第一村

[4]中國咖啡第一村”的產業振興之路:淡去絲絲苦 換來萬千甜

[5]雲南咖啡歷史

[6]新寨村咖啡產業邁入全產業發展時代

- END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