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今日批評家|梁鴻: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由 中國作家網 發表于 藝術2022-05-22
簡介今日批評家 | 牛學智:一個可以當作主體論的問題今日批評家 | 何言宏:介入的批評——我的批評觀今日批評家 | 張宗剛:我的批評觀今日批評家 | 李丹夢:我的批評觀今日批評家 | 賀仲明:心靈的對話今日批評家 | 王曉漁:一個文學票友的閱讀

什麼是文學印象批評

今日批評家|梁鴻: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編者按

創作與批評,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軸。文學創作的發展離不開文學批評的繁榮,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文學批評家的付出。1998年,《南方文壇》推出“今日批評家”欄目,至今已推介百餘名批評家。不同個性的批評家以其敏銳犀利、才情思力、靈動豐盈言說著“我的批評觀”,上百篇文章累積形成了一種敏感鮮活、富有生氣才情的批評文風。

現在中國作家網將這些文章重新集中推出,與大家分享,敬請關注。

今日批評家

今日批評家|梁鴻: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梁鴻

(拍攝時間:2009年)

1973 年出生,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訪問學者。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有非虛構文學作品《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學術著作《黃花苔與皂角樹——中原五作家論》《新啟蒙話語建構:〈受活〉與1990 年代的文學與社會》《外省筆記:20 世紀河南文學》《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學術對話《巫婆的紅筷子——作家與文學博士對話錄》等。曾在《南方文壇》《當代作家評論》等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四十餘篇,數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影印報刊資料”轉載。曾獲 《南方文壇》年度優秀論文獎、《當代作家評論》獎。被評選為第十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 首屆青年作家、批評家主題峰會年度作家,《南方人物週刊》2013 年度中國嬌子青年領袖,2012 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2013 年獲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中國在梁莊》獲2010 年度《人民文學》獎、第七屆文津圖書獎、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等,並被評為新浪2010 年度十大好書、《新京報》2010 年度文學類好書、《亞洲週刊》2010 年度非虛構類十大好書。《出梁莊記》被評為 2013 年度中國好書、新浪網年度十大好書、鳳凰網年度十大好書,並獲首屆非虛構大獎·文學獎等。

我的批評觀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梁 鴻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閱讀文學、文學研究充滿

了厭倦和懷疑,我無法控制自己的厭倦,一切都找不到精神的支撐點,找不到意義所在。作為一個虔誠的文學青年,我對文學、寫作的熱愛從來沒有改變過,但長久以來,它又幾乎成為我厭倦的源泉。

2008年,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我在老家村莊住了將近三個月,我把這一行

動作為自我心靈的救贖。漫遊在大地,一切都千瘡百孔,但又生機勃勃,我似乎有些明白我的厭倦與懷疑從何而來。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傳統與現代,荒涼與生機,失望與希望,以前所未有的矛盾方式糾結在一起。只有深入到它的肌理,體會它身體血液的緩慢流動,你才意識到這一矛盾有多深。精神的猶疑是這個時代病症的外現。

文學批評遭遇了什麼樣的困境?時代沒有了核心精神,一切在“多元化”

的名義下變得似是而非,並且被賦予了合理性,這也意味著沒有什麼東西更值得敘說。對於文學而言,充滿“靈光”(本雅明語)的文學正在消逝,這一“靈光”不僅僅指文學中鄉愁、大地、天空及與之相關的神韻的喪失,也指我們的心靈在逐漸喪失對這一“風景”的感受力與理解力。如何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是我們這個時代文學的大課題。

我羨慕那些有堅定立場的批評者,我無法做到,因為在我有限的知識結構

中,我很難找到支撐它的完全理由,我無法把自己完全交付出去,我總是懷疑這樣一種交付,也痛苦於自己立場的不確定。但我又希望能夠在這“不確定”之間尋找到新的道路,能夠在文學與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之間建立一種跨學科的聯絡,把文學置於更大的語境,重新發掘文學作為人文學科的尊嚴和“介入”公共空間的可能性;同時,又避免被“立場”和“知識”所遮蔽,試圖以相對獨立的視野穿透文字,尋找它作為文學的精神特質,及其與時代精神、文化思潮和政治傾向之間的複雜關聯,最終發出自己的聲音。

但是,“發聲”並不意味著某種真理式的肯定或否定。文學的立場並不只

有一種,文學批評的立場也並不只有一種。它們通往許多個方向。用一種文學觀念來衡量所有的文學作品是批評的“暴力學”,當然,用無數相對的觀念來評價不同的作品,也是一種“偽批評”。對於我而言,我願意,或者,只能做一個文學的體味者與歷史的質疑者。文學批評並非只是闡釋,它有文體,以論者思想為骨架,它有體溫,以論者靈魂為血肉,對生命存在、民族生活與人類命運的痛楚及大熱愛是它的基本體徵。藉此,才能在文學的個體秘密與公共性

之間尋找到某種通道。

或許,正是那不斷湧來的厭倦,那充滿謙卑的痛苦與猶疑,還有那仍然在

原野中默默屹立的故鄉,促使我不斷思考,去迎向這“靈光”消逝的年代。

文章刊登於《南方文壇》2009年第6期

批評家印象記

認識梁鴻

程光煒

幾年前,在北京一次朋友聚會上,我認識了梁鴻。知道她跟隨北京師範大學著名魯迅研究專家王富仁先生讀的博士,畢業後分到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任教。有兩三年的時間,梁鴻一直想到人民大學跟我做博士後,但因學校設定的苛刻條件受阻。今年,她終於跨過這道門檻,成為與我合作的博士後人員。

在北京師範大學期間,梁鴻的博士論文是從外省文化角度研究現當代的河南文學與河南作家。

最近一些年來,她的評論領域日益擴大,從作家作品到文學現象,文風越來越尖銳鮮活,對問題的看法也越來越深入,成為被大家認可的引人矚目的批評界新秀。我對文學批評向來不太關心,雜誌到手,也就是翻翻幾位熟悉朋友的文章,很多還沒有讀完。當然,我也在一些文章中談到,做文學史研究,一定是要把批評家的看法作為重要參考的,沒有他們對重要作家和作品的認定,後續性的文學史研究肯定會麻煩不少。梁鴻的文學批評,有自己對作家創作的看法,她對一些作品的感覺尤其細緻、敏銳,其中不少見解我都比較認可。不過,我也曾勸她不要一味說作家的好話,太慣作家,應該有好說好,有壞說壞,做到知人論世,使我們這些還沒有讀作品的人,看了批評文章就能知道作品的好壞。在這一點上,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李長之、李健吾兩位先生是一個榜樣,他們的批評文章,很少單純說作家好話,但讀了那些文章,你會感覺它們非常貼切、準確,真正說得上是文采斐然和好讀,又有啟發性。很多文章,至今都不過時。自然,一個文學時期裡,能夠留下來並傳之於後世的文學批評家畢竟為數不多, 大部分的文章,只能作為文學史研究的資料用,想想這種結局,也夠殘酷的。

我對梁鴻另一個比較深的印象,是她的認真。兩年前,她在上課、寫作和家務非常繁忙的情況下,到我在中國人民大學為博士生開設的“重返80 年代” 課堂上參與我們的討論。論資歷,她與我的博士生的關係應該是“半”個老師輩的人,事實上在教室裡,我也是把她作為“老師”介紹給我的學生的。梁鴻好像從不在乎自己的“身份”,每次上課她都準時到場,風雨無阻,仔細聆聽每一次演講,對一些問題詳細和坦率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我也認識幾位70後的批評家和青年學者,但像梁鴻這麼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把學問那麼當回事的卻不很多。當然,剛開始梁鴻對我們的工作方式還不習慣,我們之間有過交流, 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也存在分歧。這可能是我個人的“偏見”,我認為僅僅作為一個“文學批評家”是難以在現在的大學裡立足的。一是目前大學的制度,對單純的文學批評有天然的排斥傾向,雖然這種排斥也不一定都有道理。二是單純的文學批評儘管經常能給人們啟發,但畢竟大多數的批評文章都還是比較感性的,跟著作家和作品走的,還難說是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後的理性思考的結果。所以,我主張她文學批評和學術研究相互兼顧,透過文學批評接觸第一線的作家和創作,獲得一種文學的“現場感”;然後,再對所批評的物件進行篩選、過濾,寫一些經過深思熟慮的研究文章,這樣可以做到相互補充和支援。當然,

後來我也有一點猶豫,擔心比較聽“老師話”的梁鴻,弄不好會陷入兩頭為難、左右不是的尷尬境地。因為,要真正做到我所說的那種狀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連我都做不到,更何況去要求梁鴻?但令我吃驚的是,一段時間後,梁鴻果然在我們課堂的基礎上,開始了她的“90 年代文學”研究,先後寫出了分析60 後作家、“斷裂問卷事件”等多篇論文。她拿給我看時,我發現“研究視角” 正在悄悄地進入她思考問題的習慣之中,過去那些比較感性的東西在逐漸減少, 而理性分析的因素日益增多。自然不可否認,“90 年代文學”能否被“歷史化”, 它能否像我和學生做了幾年的“80 年代文學”那樣能得到歷史文獻的支援,並在一定的方法上獲得某種研究的“自足性”,我還有點懷疑。不過,梁鴻邁出這一小步,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因為所有有出息的青年學者往往都是敢字為先的, 沒有過人的膽識和勇氣,她(他)就無法獲得學術研究的探索性。當然,有些問題我們還可以在私底下再商量和討論。

以我在大學二十六年的經驗,我以為一個比較合格的中文系的教師是首先應該有一點點文學創作或是文學批評的經驗的,沒有這種近距離地接觸作家和作品文字的寫作實踐,他要想真正進入作家和作品的隱秘世界實際上是很困難的。我們都讀過許多所謂的學術文章,我們會發現很多人還停留在“文學”之外, 除了重複大家都知道的“知識”,不少文章其實很難稱之為關於“文學”的“學術研究”。我深感慶幸的是,梁鴻一直在非常勤奮地寫文學批評和小說散文, 她對文學的理解是非常內行的。有了這種充足的文學創作和批評的準備,相信她在不久的將來必成大器,成為人們必須刮目相看的優秀的青年批評家和學者。

(程光煒,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文章刊登於《南方文壇》2009年第6期

延伸閱讀

今日批評家|梁鴻: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批評家印象記》

張燕玲,張萍 主編

作家出版社 2019年09月

今日批評家|梁鴻: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我的批評觀》

張燕玲,張萍 主編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6年01月

更多精彩:

今日批評家 | 霍俊明:呼喚“純棉”的詩歌批評

今日批評家 | 周立民:做一個快樂的閱讀者

今日批評家 | 張莉:“以人的聲音說話”

今日批評家 | 李雲雷:批評的“泥土”

今日批評家 | 金理:“新鮮的第一眼”與“生命的具體性”

今日批評家 | 楊慶祥:作為“去魅”的文學批評

今日批評家 | 張光芒:批評家應該批評什麼?

今日批評家 | 牛學智:一個可以當作主體論的問題

今日批評家 | 何言宏:介入的批評——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張宗剛: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李丹夢: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賀仲明:心靈的對話

今日批評家 | 王曉漁:一個文學票友的閱讀觀

今日批評家 | 張學昕:批評是一種心靈的到達

今日批評家 | 姚曉雷:用心去和批評物件對話

今日批評家 | 路文彬:批評是一種傾聽

今日批評家 | 李靜:卑從的藝術與自由的藝術

今日批評家 | 王兆勝:盡善盡美——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趙勇:批評的處境與困境

今日批評家 | 劉志榮:聽音尋路

今日批評家 | 邵燕君:直言精神·專業品格

今日批評家 | 李美皆: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張念:批評、偏見與傲慢

今日批評家 | 賀桂梅:人文學者的想象力

今日批評家 | 黃髮有:因為尊重,所以苛求

今日批評家 | 臧棣:詩歌反對常識

今日批評家 | 林舟:批評就是讀後感

今日批評家 | 王宏圖:批評,融合感性和智性的可能途徑

今日批評家 | 張清華:像西緒弗斯一樣

今日批評家 | 張閎批評札記

今日批評家 | 李建軍:真正的批評及我們需要的批評家

今日批評家 | 王光東:“信”與一種存在方式

今日批評家 | 黃偉林:有“人氣”的批評

今日批評家 | 汪政、曉華: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何向陽: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葛紅兵: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楊揚: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施戰軍:愛與敬而遠之

今日批評家 | 羅崗:“批評”的現代意義

今日批評家 | 戴錦華: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吳俊:發現被遮蔽的東西

今日批評家 | 程文超:不當批評家

今日批評家 | 張檸:我的批評格言

今日批評家 | 王彬彬:“職業批評家”的消失

今日批評家 | 洪治綱:自我的發現與確認

今日批評家 | 曠新年:批評如何成為可能?

今日批評家 | 張新穎:說出我要說的話

今日批評家 | 李潔非:九十年代批評家

今日批評家 | 孟繁華:文學批評的“有用”與“無用”

今日批評家 | 王幹:批評的使命

今日批評家 | 郜元寶:通向傳統和理性之路

今日批評家 | 陳曉明:我的批評觀

今日批評家 | 南帆:低調的樂觀

編輯:

劉雅

二審:

王楊

三審:陳濤

今日批評家|梁鴻: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