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文學與宗教

由 多才眠眠 發表于 藝術2022-03-21
簡介經濟學家、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那平靜的生活態度,讓所有看到他的人都會聯想起無邊的大海,就說明了文人和學者們是透過淵博的學識到達宗教境界的,而他們這些人在生活中的表現和老百姓信佛信教的人們相比則有天壤之別

宗教文學是什麼

有些讀者看了題目,也許覺得有些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在現實社會中文學和宗教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例如,豐子愷之所以獨具魅力,是與佛教哲學脫不了干係的。臺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也是在博大精深、煙波浩淼的佛教藝術和佛教哲學的海洋裡潛泳泅渡,而將之化為文章的氣息和血的。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文學不完全等於宗教,因為文學有啟迪和教育人們認識社會、完備心智的作用。宗教則不盡然,因為宗教從頭至尾全然是精神的麻醉劑。任何宗教的教義都是告訴人們感恩所得、懺悔自己,當然也有將人們的精神引向更高境界的可能。常言說得好,道化賢良釋化愚(道教和釋迦)。所以,我們必須指出,文學和藝術發展到極致的時候,往往在最形而上的層面上與宗教相遇了。

我們知道,任何宗教的核心作用都是告訴人們淡漠人世間的榮辱和名利,仁愛善良地對待別人。其實,人生的艱難和短暫,的確需要一種宗教感的生活。因為人的一生總會遇到某種困境,我們可能並不害怕物質的困境,而更害怕精神的困境,當它來到的時候,人們希望能有一種東西將其引領和拯救。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許多平民百姓沒有多少知識文化而直接信教信佛的人,他們走的是一條不勞神費力的捷徑,儘管他(她)們對此毫無意識。而且這些平頭百姓一邊信教信佛,一邊快樂地享受世俗的生活。其實,他們哪裡知道信奉任何一門宗教都是要對其有大致的瞭解和研究的,而那些透過浩如煙海的書籍抵達精神層面宗教境界的文人學者則大都神智混亂、萎靡不振了。著名作家沈從文人生哲學中徹底的非集團主義以及對權勢和名利的疏離淡漠;經濟學家、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那平靜的生活態度,讓所有看到他的人都會聯想起無邊的大海,就說明了文人和學者們是透過淵博的學識到達宗教境界的,而他們這些人在生活中的表現和老百姓信佛信教的人們相比則有天壤之別。道教創始人老子倡導的清淨無為、逍遙遊世也是告訴人們對生活應當持有順其自然的態度。中國所有的文人學者的文化和思想都是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影響的,因為儒教和道教是本土文化,也是構成中國文化精髓的學說,所以,應當說從遠古開始文學和宗教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北國的深秋,萬物開始凋謝,朔風陣陣,紅葉飄零。而一聲嘹亮的啼哭,劃破秋的寂靜,一個非凡的生命降臨人世。一位富商的家中,多了幾分繁忙,多了幾分喜悅。他就是李叔同,後來的弘一大師。早年的嚴格的家教,使他成為一名紳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為文人,自己的勤奮又使他成為畫家。青年時,他遠渡重洋到日本留學,並在日本娶妻生子。這時的他,可謂達到完美。人間凡是想得到的優點他幾乎都擁有:高大帥氣,詩文書畫,珍寶錢財,應有盡有,而且家庭和睦。

正是這樣一個人,在一個極其普通的夜晚,沒有告訴誰,隻身前往杭州一家寺廟遁入空門,法號演者。

這時的他已經是享譽國內外的名畫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來勸他還俗,但都被拒絕。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出家,他只是淡淡答道:“我想來就來了。”這句話令多少人震驚。在現今的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夠“心不為形役?”世俗的世界上讓多少飲食男女承擔了慾望的負載。他卻輕輕鬆鬆地從中走出,讓人感嘆也讓人敬佩。

當時的國畫大師金智勇也對他的行為不理解,並親自到杭州看他。而他的回答卻是:“我能做到最好,所以我就選擇了。”此後的他一心鑽研佛法,足不出戶,終於成了佛學專家,被人們尊稱為弘一法師。

李叔同就是從文學藝術走向宗教界的。所以,我以為文學與宗教的關係不是河水不犯井水,說穿了講,散文創作的“精神家園感”其實是一種藝術深層次上與宗教等高的極限。真正痴迷於文學並著書立說的人最後大都像宗教的教徒一樣循規蹈矩、堅守默存。但是必須指出這是極度清醒、智慧通透後的神志,至於說寺廟裡那些熱衷於宗教的人頭腦中儲藏的是些什麼,作者缺少研究,不能妄加評論。

文學與宗教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