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胡淼:開闢中國古典詩詞裡的博物學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藝術2022-03-07
簡介胡淼表示,在他《〈詩經〉的科學解讀》《唐詩的博物學解讀》這兩本書裡,想傳達這樣的環保思想:以古代的資訊為現代服務,做好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生活質量

胡淼找到了嗎

我們有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程序中,連雲港市贛榆區一位老植保專家獨闢蹊徑“跨界”研究,致力於中國古典詩詞中動植物的科學解讀,做出了具有開創性和獨特性的貢獻。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在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中,流傳下來的詩歌數不勝數。“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呦呦鹿鳴,食野之蒿……”這些《詩經》裡的句子膾炙人口、廣為流傳。據統計,在《詩經》的305首詩中,提到植物的有144篇505次。然而,雎鳩到底指的是哪種鳥?蘋是什麼植物?蒿又是哪種植物?探究這些古詩詞裡動植物的科學解釋又有什麼價值?連雲港市贛榆區的胡淼老先生即將出版的約90萬字《生態環境古詩的博物學解讀》一書,為我們提供了答案,這也是他的第三部古詩詞博物學研究著作。

胡老雖已84歲高齡,但仍筆耕不輟,已經編纂出版了《〈詩經〉的科學解讀》《唐詩的博物學解讀》兩本共計180多萬字的著作。獨闢蹊徑,這兩部書從動植物學的專業角度去考證、甄別、確認詩中涉及的花鳥魚蟲乃至菌類,如《〈詩經〉的科學解讀》中指出:“雎鳩”應該是東方大葦鶯;“食野之苹”中的“蘋”是青蒿、黃花蒿;“食野之蒿”中的“蒿”就是指野艾蒿。

胡老從小生活在上海高橋鎮,母親懷他7個多月時,正值“8·13”事變前夜,母親在流亡途中生下了他。由於家裡生活條件不好,甚至記不清自己上過哪幾所小學。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為了學費便宜,他總要跑好幾里路到鄉下上學。解放後,上中學的胡淼參加了生物學興趣小組,尤其對嫁接植物、改變植物性狀的米丘林,提出動植物進化論的達爾文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胡淼讀過很多名人傳記,發現他們沒有人是不愛祖國的。這種意識深深感染了他。那時家裡經濟困難,他又身體羸弱,從小學到高三畢業直到上大學,他一直拿國家的助學金,因此他說:“報效祖國、報答人民,在我的思想裡面,這根線是非常牢固的。”1957年高中畢業時,胡淼瞭解到,我國研究植物保護的人不多,加上他本身對植物病理感興趣,就考入了南京農學院(今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

1961年,胡淼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了贛榆。從上海、南京到蘇北,他一開始沒有思想準備,心理落差很大,但他很快意識到:“地方需要我們。”那年12月,胡淼到宋莊、羅陽、墩尚、城南四個公社做三麥苗情和地瓜窖越冬情況調查。他把被褥、衣服、飯碗和洗漱用品打成一個大包袱揹著,每天步行五六十里四處考察。晚上住在村外的大禮堂裡,門窗只有框,地面都是爛泥,他只能抱一點爛稻草鋪在地上拱在草窩裡面睡覺。有一次,他揹著被子從青口走到夾山,胸前頂著西北風,凍得直哆嗦,後面揹著被子的地方卻汗流浹背,冰火兩重天。胡淼說,做這行必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沒有的話什麼事都做不長。

病蟲害的防治有很強的時間性、地域性,關鍵防治時期只有一兩天。1962年,胡淼向領導提出建立贛榆縣農作物病蟲害預測預報站的請求,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由他負責。胡淼整天奔波於農田之間進行調查研究,專門到南京買來顯微鏡,對病蟲害進行室內培養和觀察。由於需要做的基礎工作很多,時間從來不夠用,即便如此,他依然在兩年間完成了好幾篇論文,翻譯了《用微生物方法防治病蟲害》論文集。這種別人看來又髒又苦的工作,為什麼他會達到近乎痴迷的狀態?胡淼說:“歸根結底,這是我對所從事工作應有的責任心。”

上世紀90年代,胡淼看到報刊上登的一些分析古詩文動植物的文章,覺得有些文章寫得太不專業。“看到那些不專業的文章,我感覺自己又有新的責任了。”寫書把動植物科普給更多人的想法由此滋生。但是他面臨兩個問題:第一,自己的古文基礎太薄弱,《詩經》裡很多字不認識。第二,不清楚自己的研究要做哪些具體工作。他寫信詢問自己在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中學同學,得到的答案是:我們搞文學的不關心這個。他又聯絡了搞科研的人,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搞文學的不關心動植物的研究,真正研究動植物的又對文學不感興趣,胡淼想來想去,覺得這就是屬於自己的責任。《詩經》的文字,簡練卻寓意悠遠,胡淼就利用到南京開會的時間,跑圖書館找參考書來看,來不及看完就影印帶回家看。他越看越覺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值得繼承發揚,同樣他也在書中找到了屬於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無論寒冬酷暑,他常常工作到後半夜,還利用開會、休息、吃飯的時間,抓住各種機會想方設法去查資料、拍照片。胡淼編撰的書中大部分圖片都是自己拍的,一些黑白插畫,有一些是前人畫的,另外一些是他根據標本自己模仿著畫的。胡老展示了兩張其親手畫的昆蟲手稿,米粒大小的蟲子在圖上纖毫畢現,都是他一手拿筆一手拿著放大鏡一點一點畫下來的。為了寫書,胡淼放棄了所有娛樂活動,電影不看,電視不看。他常年身體不好,寫第三本書的時候視力越來越差,兩眼焦距不一樣,嚴重時落筆誤差達到一毫米左右,只能請女兒、外孫等年輕人幫忙畫圖。

胡淼表示,在他《〈詩經〉的科學解讀》《唐詩的博物學解讀》這兩本書裡,想傳達這樣的環保思想:以古代的資訊為現代服務,做好我們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生活質量。曾有人問他:“古詩裡有環保理念嗎?”胡淼說:“我看不少。”他告訴作者,詩經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從描寫的場景可以看出,古人對大自然充滿尊敬。這兩本書不僅意在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知識,解讀《詩經》和唐詩中的動植物和自然現象,還傳達了他對教育教學方式、環保思想、婚戀生活、歷史治亂的獨到見解。

胡淼的默默耕耘,逐漸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支援。2019年10月27日,胡淼應邀赴國家圖書館學津堂作《唐詩的博物學解讀》專題講座。聽眾們表示,《唐詩的博物學解讀》既傳承了歷史文化,也頗具科普價值和文學價值,非常值得閱讀和收藏。許多讀者表示,已把《唐詩的博物學解讀》當作標準工具書來使用。胡老在講座上感嘆:“砸了兩塊大石頭,終於聽到迴音了。”

5月22日,連雲港市贛榆區國家稅務局和贛榆區環保局在贛榆區和安書院共同主辦了胡淼先生《生態環境古詩的博物學解讀》作品研討會。這本胡老歷時8年筆耕不輟而成約90萬字的著作,即將由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

胡淼老先生用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3部共270萬餘字的博物學著作。正是他的執著和堅持,他的熱愛和投入,才在這個領域做出了具有開創性和獨創性的壯舉。

本文撰稿 楊洪斌 吳霜 李繼彬

圖片由胡淼先生提供 2021-06-17 00:00:00:093575002胡淼:開闢中國古典詩詞裡的博物學/enpproperty

本文來源:新華日報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