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由 毒眸 發表于 藝術2022-02-28
簡介”《果親王允禮像》劇照對於不瞭解《此畫怎講》的人,若是僅僅聽到“流行文化”與“開心麻花”,或許會以為這僅僅是一次惡搞式的表演,但事實上,在演員團隊表演出的幽默“新解”中,《此畫怎講》還夾雜著大量古代常識的知識點與名畫背後的歷史,藉由畫中人的

此畫怎講紀錄片

文 | 龍承菲

編輯 | 江宇琦

以文物為題材的文化紀錄片,對當下的觀眾來說,已經不是新概念了。

自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走紅後,觀眾群體對於講述文物背後故事作品的興趣,正日漸濃厚。2016年年底,原班人馬趁熱打鐵推出了同名電影、收穫了諸多好評與關注,央視日後也相繼播出《國家寶藏》系列節目和《如果國寶會說話》系列紀錄片,豆瓣評分均在9分以上……

文物紀錄片火爆的背後,是大眾對傳統藝術文化的興趣,已然助推“中國風”成為了一種新的流行。越來越多人願意關注相關文化,進而消費中國風文創產品。已退休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經透露,早在2017年,故宮文創的收入就已經達到了15億元——而多項調查報告顯示,95後、00後等“Z世代”使用者,正是這股傳統文化風潮主要受眾。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在此基礎上,想要進一步抓住主流人群的注意力,繼續推廣傳統文化,則必須在內容和產品上下功夫。而傳統紀錄片較為嚴肅厚重的主基調和總體較長的觀看時長,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或許並不算友好,仍然存在著一定的觀看門檻。

“我以往做的歷史類紀錄片,大多數面孔相對來說都有點嚴肅,加上渾厚的男低音旁白,對現在的一些使用者來說可能就不夠親切,”《此畫怎講》監製、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告訴毒眸,“近年來,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不少作品,它們開始讓國寶開始說話、讓古畫活動,在年輕觀眾中有不錯的關注度。這也啟發我們,如果名畫裡的人活過來,反向穿越到今天會發生什麼?畫中人物又會說什麼?”

受此啟發,首部名畫真人番《此畫怎講》在騰訊影片上順勢而生了。

影片選取了14幅在中國美術史上頗負盛名的人物古畫,讓演員對古畫中的人物進行服飾、道具的最大“還原”,演繹畫中的片段,結合現代的視角、以幽默風趣的筆調,為觀眾普及古畫中人物所涉及的歷史知識。與大部分紀錄片不同的是,它的單集時長僅在5分鐘左右,且融入了很多二次元和網路文化的元素。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選用情景喜劇模式、詼諧的內容風格的節目的出現,算得上是紀錄片和東方美學風尚在短影片時代潮流下一種模式與內容上的創新——截至毒眸發稿前夕,《此畫怎講》在豆瓣上已經取得了8。2分的高分。而這種創新的出現,讓更多年輕人有了另一種瞭解傳統文化的可能。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此畫怎講》的“新”

《此畫怎講》的誕生,是建立在國風傳統美學成為新風潮之上的。

“由你音樂研究院”於2020年釋出的《“Z世代”使用者音樂消費習慣洞察》顯示,“國風”是Z世代音樂使用者們最為青睞的5個非流行音樂型別之一;去年年底知名彩妝品牌與故宮宮廷文化推出聯名限定禮盒,相關微博話題“新年宮氣妝”收穫了3。6億閱讀和7。2萬討論……

對於新一代年輕觀眾來說,國風、古風已經成為了他們所青睞,並願意為之消費的重要亞文化之一了。但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著推廣傳統文化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上述這些產品無疑都是抓住了傳統文化和年輕人喜好的“結合點”。尤其是對於Z世代而言,古板陳舊的簡單科普相對來說會顯得乏味無趣,藉助流行文化、熱點事件,對傳統文化的解構與創新,或許才是吸引他們的“鑰匙”。

為此,騰訊影片《此畫怎講》讓古畫上的人物“動”了起來,並根據當下的社會議題和娛樂熱點,對古畫呈現的場景做出了“腦洞大開”的全新解讀。

近期上線的《簪花仕女圖》,是唐代著名畫家周昉的代表作,描繪了六位貴族婦女及其侍女於春夏之交賞花遊園的場景。在《此畫怎講》裡,創作者讓她們“活”了過來,變成了能夠講話、能夠與外界溝通的畫中人,甚至會在看到了家暴的相關新聞後,回憶起唐代時期“家暴男”姚文秀將妻子活活打死、最後得到嚴懲的故事,並互相勸慰:“家暴只有零次和一萬次,如果遇到家暴,就第一時間選擇‘和離’,遠離暴力保護自己。”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不止如此,《文苑圖》中的李白唱起了李榮浩的歌曲《李白》,《韓熙載夜宴圖》中的樂伎們則盤算著“組團出道”;《步輦圖》中唐代時期的官員們討論起如何向唐太宗請假,好似職場裡的社畜;而在90後步入“被催婚”行列、踏入相親局的同時,《唐人宮樂圖》裡的貴女們,也在宴席上吐槽起了自己遇到的奇葩相親物件,#在古代相親會遇到什麼奇葩#的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所有這些古畫故事的表達中,都融入了當今使用者都能體悟到的細節與共鳴。

而所有這些元素的選擇,都不是拍拍腦袋就決定的。在正式創作前,主創團隊會根據畫作的基本資訊,為畫中人們設定合適的人設,再結合年輕受眾的喜好,透過畫中人們來表達他們關注的話題,由此產生內容上的共情。

以第一集講述的《搗練圖》為例,搗練組負擔了全圖中最多的體力勞作,並且搗練對於光線沒有要求,在缺乏電力燈光的唐代基本被安排為晚間作業。上千年都上著夜班,工作內容又繁重枯燥,搗練組女工自然積攢了許多對於工作的槽點。

而“職場”也恰恰是年輕人普遍關注並天天吐槽的話題,所以主創團隊以“職場”切入,在對工作的抱怨中,交代了《搗練圖》三部分的工作內容,顯得自然又貼近生活。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創作過程中我們秉承了兩個原則:‘古今皆然’和‘借古喻今’,”朱樂賢告訴毒眸,“一方面,捕捉、考據古人與今人生活中相通的細節;另一方面,以古人的視角,來審視當下年輕人真實的生存狀態,對一些社會現象、熱門的社會議題發出節目組的觀照和思考,引發觀眾的共鳴。”

若想讓主創團隊所希望表達的情感、觀點更好落地,演員的選擇自然成了關鍵一環。而在經過了大量的考察後,開心麻花和小熒星進入了《此畫怎講》主創們的視野。

《此畫怎講》總導演吳紫鵑告訴毒眸,最終選擇開心麻花,是看中了他們團隊的喜劇基因,希望藉此來增強專案的趣味性。此外開心麻花團隊的長期合作演員達到數百人,讓導演組能夠自由地從外形、氣質、表演風格等多維度去挑選合適的畫中角色。

“事實證明我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吳紫鵑總結道,“開心麻花的演員們都非常專業且敬業,舉個例子,《步輦圖》祿東讚的扮演者師帥和《果親王允禮像》果親王的扮演者施哲明,在拍攝期間每天都要在凌晨四點起床,進行四五個小時的特效化妝,然後連演十幾個小時,非常辛苦。可即便如此,只要一開機,他們立刻就能恢復到狀態滿滿的樣子。”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果親王允禮像》劇照

對於不瞭解《此畫怎講》的人,若是僅僅聽到“流行文化”與“開心麻花”,或許會以為這僅僅是一次惡搞式的表演,但事實上,在演員團隊表演出的幽默“新解”中,《此畫怎講》還夾雜著大量古代常識的知識點與名畫背後的歷史,藉由畫中人的一言一行中很自然對觀眾進行科普。

譬如《搗練圖》中女工們吐槽工作勞苦的同時,特意提到韓愈曾說過唐朝晨入夜歸的“考勤制度”不夠合理;仕女們討論家暴新聞時,不忘談起唐代和宋代的和離制度,還提到了房玄齡夫人“吃醋”的典故;《聽琴圖》在兩位大臣進行辯論的過程中,也提起了宋徽宗趙佶是創造瘦金體的一代書法大家的身份……

其實所有這些有趣的內容背後,才是主創們真正想要去表達的一些內容。

在確立要以古畫作為講述的題材後,《此畫怎講》團隊首先做了大量的調研,好好補了中國美術史上人物畫的“課”。中國美術史上的人物畫主要分為仕女圖、文人畫、道釋畫、歷史畫等幾大題材,團隊在選取畫作時為幫助觀眾更簡單地理解節目設定,決定優先選用具有代表性的名畫,比如《步輦圖》《韓熙載夜宴圖》等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除此之外,畫中人物的知名度也是節目組考量的重要標準。《雍正半身西服像》就透過讓觀眾熟知的雍正帝進行“線上闢謠”,提出了滿清時期遺詔為漢文、滿文兩種文字書寫的知識點,來佐證雍正“並未篡改康熙遺詔繼位”的迴應,對大眾從影視劇和小說中獲悉的經典情節進行澄清。

“我們在做基礎調研的時候,走訪了不少繪畫界的資深人士,一位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你們選的這些畫,可都是中國繪畫史的巔峰之作,千萬不能惡搞,不要把他們做毀了。’”吳紫鵑回憶道。而在節目播出之後,節目組收到了老先生髮來的賀電,認可了這個“藝術啟蒙的小作品”。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打破“次元壁”的紀錄片

如果說《此畫怎講》的內容,是對古畫和傳統文化做出的“新解”,那從題材上看,它本身也是對紀錄片形式的一種“新解”——節目上線後,在收穫了好評的同時,也有一部分觀眾提出了疑慮:加入瞭如此多真人表演和動畫,還能被稱為紀錄片嗎?

“紀錄片從來就沒有一個大家一致認可、始終不變的定義,我們團隊也一直希望能夠不斷拓展紀錄片的疆域。”朱樂賢認為,“而在我們看來,《此畫怎講》其實是具備紀錄片的真實性基礎的。”

對史實的尊重和還原,著重體現在內容的考究上。不管劇本如何天馬行空,團隊都會嚴謹地考據畫作本身的相關歷史資訊,節目片頭片尾對畫作的概述,無一不是在蒐集大量資料、經過相關專家稽核、交叉驗證後才落筆的。這種對史實的尊重甚至不放過一些旁人很難注意到的細節,如《唐人宮樂圖》中,基於“唐人以胖為美”的史實基礎,主創團隊在化妝時,要求仕女們把高光打在耳後,從而讓臉比平時要大三倍。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唐人宮樂圖》劇照

節目組還邀請了博物館級的裝束復原團隊和曾獲白玉蘭最佳美術獎的道具團隊,力求妝發、服飾等的復刻貼近史實。

《步輦圖》中的儀仗扇,採用木質長柄很難如同畫中一般筆直,道具組就選用了鋼管制作,再刷出木質的效果,最終整個扇子重達40斤。吳紫鵑透露,復原過程中“無據可考”的情況也不在少數,《果親王允禮像》等清代服飾相關的史料記載較少,光是研究衣服的款式、質地等細節,就花費了一兩個月。

這種保持專業底色的新形式,讓《此畫怎講》更具有寓教於樂的價值,所以在其上線之後,收穫了不少文史博主的關注和“自來水”。

434萬粉絲的知名歷史博主“洛梅笙”,對《明代帝后半身像》中冠子的復原效果給予了肯定;“微博歷史”“甘肅博物館”等官方賬號使用紀錄片中的劇情點開展話題討論;在官方微博和短影片平臺的賬號評論中,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在課上受到了老師對《此畫怎講》的推薦。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並且毒眸認為,在守住“真實”的基礎上,《此畫怎講》的“新解”其實更為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第一財經商業資料中心於2019年釋出的《Z世代圈層消費大報告》中,在對Z世代圈層消費展望時明確提出,二次元與三次元間的內容共創產物,是打破次元壁的“穿牆術”。而《此畫怎講》讓古畫中的人物“活”過來,並借“古人之口”,言“今人之語”,正是順應了Z世代對二次元與三次元結合的內容產物的青睞。

另一個貼近年輕觀眾的特徵,是大幅縮短的時長。據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2019年短影片的時長爆發式增長,月人均使用時長超過22小時,同比上漲8。6%。在短影片和碎片化閱讀習慣成為風潮的當下,《此畫怎講》拋棄了動輒40分鐘以上的長影片形式,將內容縮短至5分鐘左右,讓年輕人在吃泡麵、乘地鐵的時間裡,就能簡單地刷完一集,用知識填充了碎片化的時間。

此前騰訊影片播出的《早餐中國》第一、第二季,也採用了每集5分鐘左右的形式,兩季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曾在《早餐中國》播出後評價:“《早餐中國》能夠在美食題材紅海中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的呈現方式:每集只有五分鐘,契合了當下碎片化的傳播環境,在表達上也融入了網際網路文化的參與式、民間化創新手法。”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對於騰訊影片而言,推動紀錄片與綜藝、與脫口秀等進行多樣化的創新和聯動,也是在吸引更多的年輕使用者。平臺相關資料顯示,《此畫怎講》18-24歲年齡段的使用者佔比,比紀錄片頻道和平臺大盤使用者分別高出了7%與4%以上——這種紀錄片的“跨界聯動”,無疑已經收穫了一定成效。

在此基礎上,《此畫怎講》團隊已經在思考節目的“售後”,包括在第二季中做出一些新的嘗試,比如《雍正行樂圖》等有神龍飛澗這樣需要虛擬實現的場景的古畫,甚至是《清明上河圖》這樣場景宏大複雜的畫作。此外,線下展覽、周邊開發等文創領域的聯動,也已經納入了節目組的考慮藍圖。

打造破次元紀錄片,《此畫怎講》新解國風故事

“如果能形成一個IP,持續擴大它的影響力,帶動‘自來水’使用者們學習藝術、歷史的興趣,何樂而不為呢?”朱樂賢如此展望道。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