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文章千古事,清氣滿乾坤——臺灣文化界人士和讀者悼念作家林清玄

由 新華網客戶端 發表于 藝術2022-01-16
簡介和林清玄同為臺灣知名散文作家的張曉風對記者表示,她比林清玄年長10多歲,在寫作上是“看著他長大的”,“看著他從簡單的新聞寫作進入有深度的文學寫作”

文章千古句的作者是誰

新華社臺北1月24日電(記者章利新 劉斐)“文章千古事,清氣滿乾坤。”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的訊息震動臺灣文化界。24日,林清玄的生前好友、同事以及作家、讀者紛紛發表文章或感言表達追思之情。

林清玄家屬23日透過有關出版社的社交媒體賬號釋出致讀者的一封信。信中寫道:有一天你不在,我們不會悲傷,因為知道你去極樂世界,或者你去了琉璃淨土,你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居住。“如果有這樣的高度,其實生跟死沒什麼兩樣,在我看起來就是這樣子,就好像移民或者搬到別的城市去居住,總有相逢之日。”

“在20年前謝謝您一系列的書籍淨化了我”“感謝我的青春裡,有你的文字”“林老師一路走好”……在網路社交媒體平臺,臺灣網友紛紛留言表達對林清玄的感念之情。

南投縣讀者陳啟濃投書《聯合報》表示“感謝林清玄”。他說,林清玄的文筆流暢,內容不說教,很能打動人心,讓人有一種安定感,其作品給予我們心靈洗滌。“感謝林清玄,用精練的文字,純良的主張,陪伴我們度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給了我們豐沛的精神力量,去面對許許多多的考驗。”

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回顧了林清玄的成長和寫作經歷,稱之為“90年代的心靈導師”。報道稱,上世紀9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正是需要心靈糧食的年代,林清玄生活化的文字很能貼近讀者心,使得他的讀者群很廣。

林清玄畢業於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在多家媒體任職。他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後創作不斷,出版著作超過200部。

上世紀70年代末,臺灣作家朱立熙曾和林清玄一同在《時報雜誌》做專題報道。他回憶說,那時的林清玄“是一支好筆又是快筆”。每週二深夜截稿前,都會看到他在嘈雜的辦公室裡,獨自默默地振筆疾書。他一個小時可以寫出2000至2500字,而且字字珠璣讓人讀來賞心悅目。

在這些專題報道中有漁民、礦工、木雕師傅等。朱立熙記得,林清玄寫木雕師傅,以“長在手上的刀”來形容。“事實上他本人就是一支‘長在手上的筆’,又利落又好讀。”

臺北教育大學教授林淇瀁回憶稱,林清玄寫稿速度甚快,交稿時間往往提早,字數完全符合。這樣的才氣和寫作能力,讓作為編輯的林淇瀁折服;而林清玄寫來的稿子總是字跡清秀端正,讀來順眼,文辭清暢,結構嚴謹,也從無錯字。“我拿到稿子,看過一遍,幾乎不用修改,就可發稿。”

因為寫稿快、交稿及時,而且文字嚴謹,林清玄曾被稱為“文學公務員”。他曾透露,初中時就每天堅持寫作1000字,高中增加到2000字,大學開始不管多忙每天堅持寫3000字。得益於這一寫作習慣,林清玄成為臺灣最高產的作家之一。

曾為林清玄出版38本著作的臺灣九歌出版社總編輯陳素芳對媒體表示,林清玄寫作後期融入佛教思想,撰寫菩提系列,開創臺灣佛教散文的熱潮,尤其是他的《紫色菩提》曾賣到50萬本。菩提系列對當代社會風氣有一定程度影響。

和林清玄同為臺灣知名散文作家的張曉風對記者表示,她比林清玄年長10多歲,在寫作上是“看著他長大的”,“看著他從簡單的新聞寫作進入有深度的文學寫作”。那時,她做散文選集就經常選他的作品,也因此常和他討論寫作和修改。

“林清玄散文最大的特點是把自己的宗教體會和文學相融合,他結合自己的生活用優美的語言談論佛教精神,繼承了中國傳統文人和佛教的親密關係,創造了一種獨特的佛教美學。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張曉風說。

林清玄長期行走兩岸,去過大陸300多個城市,也曾多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他曾在家中掛了一張中國地圖,每到過一個地方就在上面插一顆彩色圖釘,但後來不得不取下來,因為上面花花綠綠,圖釘已無處“落腳”。

他在大陸各地演講、援建希望小學,也因為出版等活動和大陸藝術界人士親密接觸。“我一年中有半年在大陸,走過很多地方,碰到很多大陸作家,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動,這種感動是,我和這些作家是沒有什麼分別的。作為中華文化傳統下的作家,我們共同的理想就是去創作包容力更強的文化。”林清玄曾對新華社記者表示。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