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由 雲影飛燕 發表于 藝術2021-12-30
簡介劉邦一方形勢急轉直下,原先籠絡的部下紛紛投靠了項羽

劉邦以前是幹嘛的

秦漢時期,中國社會動盪不安,在連綿戰地,在熊熊戰火中,天地為爐,造化為工,眾生為銅,煅燒著那個時代獨屬的精神核心。生存和殺戮,仁慈和殘暴,智謀與粗鄙,勇敢與怯懦……人人無不在水深火熱中掙扎著,廝殺著,以一口氣、一條命去爭那未知的命運。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在一眾豪傑英雄中,漢高祖劉邦脫穎而出,他起於這個時代,亦終於這個時代。

自48歲白手起家,到56歲建邦稱帝,在短短的8年時間裡,劉邦就從鄉野無賴登上了帝王之位,這實在是一部了不起的人生奮鬥史。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紀》中在保證歷史真實性的基礎上,以敘事話語對歷史進行構建,將劉邦的傳奇一生還原在人們的眼前,形象生動再現了劉邦的上位奮鬥歷程,其中的險象環生、辛酸苦楚不在話下。

斯人已去,逝者如斯,後人們且從《史記·高祖本紀》中審視仰望草根劉邦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那不平凡的人生之路的。

1。 西行入關,劉邦的反秦人生

自千古一帝秦始皇駕崩之後,時局陷入動盪。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時年,劉邦已經48歲,近知天命的年齡,豐西澤縱卒事件後倉皇逃竄,躲匿於芒碭山澤之間。而

陳勝吳廣的起義,給了劉邦一個恰如其分、主動參與到時代發展的契機,劉邦的人生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在劉邦順利佔據沛縣,成為沛公之後,他有了反秦起義的基本條件,形成了他早期軍事勢力的雛形。然而初次行動便出師不利,劉邦遭遇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次背叛。秦二世二年,劉邦派雍齒守豐(今江蘇豐縣),沒想到雍齒受降於魏,反為魏守豐。劉邦惱怒,但是反攻豐未能下。

接下來司馬遷對於劉邦的軍事軌跡記錄的清楚透徹:劉邦為攻下豐城,先後投靠了東陽寧君和項梁。在項梁處,得兵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此時的他才算有了自己計程車兵。此後,劉邦在西入關之前,大大小小打了數十場仗,卻是輸多勝少,頗不順利,但是他仍舊向前推進,可見劉邦心智之堅強。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項梁戰死後,楚懷王收取軍權,任命劉邦為碭郡長,封武安侯,將碭郡兵,並令劉邦向西擴充套件,直取關中。而項羽不僅被楚懷王駁回了西入關的請求,還被安排北上救趙。

楚懷王的安排對於劉邦的偏袒不言而明,因為相比項羽,劉邦本身寬厚仁義,且出身微賤,楚懷王並未將其視為後患之憂。

劉邦仁愛寬厚的長者形象是透過側面描寫的,是從其他人的言論中體現出來的,可見自起事後劉邦在諸人面前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這種外在形象在當時的形勢下是很有利的,能夠吸引有志之士的加盟。如果說此前的劉邦實力不強,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那麼此時的劉邦手握一定的兵權,一躍成為反秦不容忽視的一支強大力量。歷史的車輪將劉邦推送至此位,劉邦成大業可由此奠定。

劉邦自此一路向西,在入關之前,他一路上打仗,一路收編殘兵敗將,一路招賢納士。

在高陽,劉邦遇到了對他反秦助力很多的謀士酈食其。酈食其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面對劉邦的倨傲,他態度不卑不亢,言行文質彬彬,對劉邦長揖,是對劉邦表示足夠的尊重,隨後一針見血地指出劉邦的心思,則顯示了自己確實胸有大才,從舉止到言辭都顯智者之風。

劉邦此人雖有鄉野的粗鄙,卻也尊重有真才實學之人,故而“攝衣謝之,延上坐",對酈食其表示了極大的尊重。這件小事表現了劉邦大度之態。而且劉邦從善如流,欣然接受酈食其的策略,襲擊陳留,獲取秦軍儲糧。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西行之路幾多戰役,勝勝敗敗不在話下。劉邦也曾在潁陽屠城,也曾封鎖黃河渡口阻止趙國別將司馬卬渡河入關;劉邦愈戰愈勇,想在反秦作戰即將結束之時分得一杯權勢之羹的心思越發活絡。

後來,在張良的提醒下,

劉邦改變政治策略,由武力鎮壓轉為懷柔安撫政策

,最後不費一兵一卒收復宛城。而且劉邦自宛城不戰而降後一路勢如破竹,秦軍剩餘力量也多瓦解,

劉邦順順利利地率先進入關中。

項羽如今安在哉?此時,他收復章邯,”行略定秦地“。然而即便項羽再驍勇善戰,亦無法改變劉邦先入關中的局勢。

劉邦入駐咸陽後,他做了幾件事來安撫秦地百姓,其一,放秦王子嬰一馬,並未殺他;其二,劉邦欲入住咸陽宮,聽得屬下勸誡,放棄此舉,還軍壩上;其三,劉邦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收復民心。這些事情做完,影響如何?

秦人"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與項羽殺子嬰、屠燒咸陽宮的做法相比,劉邦不可謂是王者之胸襟。

劉邦的言行舉止都在流露出他對稱王關中的躍躍欲試之心,故而范增力諫項羽對他殺之而後快。於是,就有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鴻門宴。

鴻門宴,是劉邦的人生轉折。《高祖本紀》對於鴻門宴的記敘非常簡單,大部分的文字敘事多集中在《項羽本紀》中。但是,司馬遷三言兩語中就將其中的驚心動魄呈現在讀者眼前。先有項伯的暗中相助,後有項羽的重情心軟,再加上劉邦親隨樊噲、張良的週轉斡旋,劉邦有驚無險地逃出生天。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項羽就此失去斬草除根的絕佳機會,實在是遺憾。

2。 爭權天下,劉邦的伐楚生涯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雖然也曾分封功臣良將,卻未能安撫人心。此時的局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

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位於巴蜀漢中等荒涼之地。

韓信上諫,其中"決策東鄉,爭權天下"的磅礴之言讓劉邦下定了一爭天下的決心。

是時,項羽部下的各位諸侯將軍也紛紛起兵造反,好似水珠落入滾沸油鍋,噼裡啪啦迸濺開來,剛剛安定的中原大地又陷入腥風血雨的混戰。

除去真刀實槍的戰爭,劉邦還善於製造有利的政治形勢,佔據輿論優勢。

比如,”政治作秀“,在得知義帝死訊,他”袒而大哭“,傷心欲絕。哀痛倒未必是真哀痛,更可能是藉此激怒天下,討伐項羽的不忠不義。可是即便是作秀,也說明了

劉邦有著靈敏的政治嗅覺,善於抓住時機,煽動人心。

後來,劉邦逐漸將項羽分封的諸侯一個接一個地都收攏在身邊,眼看著形勢大好,直到揮兵攻打彭城,最後被項羽大敗。正所謂樹倒猢猻散,各奔前程。劉邦一方形勢急轉直下,原先籠絡的部下紛紛投靠了項羽。

在彭城兵敗後,劉邦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呂雉等人被項羽抓住扣留。”敗後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劉邦為牽制部下,在櫟陽將孝惠立為太子,讓各諸侯的子女一同彙集到櫟陽充當太子的侍衛,實際上是把”諸侯子弟“押為人質以收攏諸侯,這是一種頗為有效的政治手段,由此可看出,劉邦具有縱觀全域性的遠見。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後來,在危急存亡之際,劉邦聽從了陳平的離間計,利用了項羽的剛愎自用與手下人的不平衡心理,除去了項羽的忠心謀士范增,讓項羽失去了堪比左膀右臂的助力,削弱了項羽的實力。

楚漢之爭初期,楚漢雙方實力對比懸殊,那麼劉邦一方是如何轉變自身的不利形勢的呢?一方面,項羽分身乏術,在戰場上多地輾轉,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劉邦聽從身邊謀士意見,在戰線前方或堅壁不與戰,或聯手其他諸侯攻打項羽,或偷襲成皋,或打游擊戰,總之不給項羽喘息的機會,在戰線後方還不斷安撫民眾,大赦罪人,收復民心。再加上劉邦身邊忠心將士的拼命保護,比如,當劉邦被楚軍圍困榮陽,紀信佯裝漢王詐楚的計謀為劉邦的逃亡爭取了有利的環境和時間。

再後來,劉邦項羽相約廣武對話。劉邦先聲奪人,乃至是強詞奪理,慷慨激昂的歷數項羽十宗罪,在道義上佔據輿論優勢,將項羽釘死在恥辱柱上。當項羽怒而射傷劉邦胸部後,劉邦卻捂著腳說:”虜中吾指。“這是穩定軍心的隨機應變策略,體現出了劉邦臨危不亂和機敏的特點。

所以,

劉邦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頭腦,從兵力、從智謀上一步步地在戰爭形勢上佔據上風。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在內憂外困之下,項羽不得已與劉邦言和,中分天下。然而,劉邦雖然應了,但是轉頭追擊楚軍。在多方勢力的圍剿下,項羽垓下大敗,被逼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後被迫烏江自刎。至此,楚漢爭霸落下帷幕。

在歷史的這一刻,周王朝東遷後數百年天下戰亂不止、人民流離失所的局面得以終止,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盛的朝代——漢代拉開了序幕。

雖然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的歷史早已遠去,但是這一段精彩紛呈又危機四伏的歲月卻從未褪色。

對於劉邦何以從一個草根無賴擊敗項羽而登上帝位的原因,兩千多年來眾說紛紜。總結起來,主要不過兩點,

一是對部下大方,不吝封賞;二是知人善用,從諫如流。

即便看起來並不難,然而出身貴族階層的項羽卻做不到,這是他矜功自伐的性格弱點,也是他在戰爭中喪命的原因所在。

在司馬遷的筆下,劉邦多種性情雜糅於一身。雖然在危險來臨之時,劉邦亦貪生怕死,不乏小人行徑,比如,亡途棄子、烹翁分羹等等。在劉邦心目中,相比於規則和道德,生命的安全化和利益的最大化才是他反秦伐楚人生路的考量標準。

但是,瑕不掩瑜,劉邦具有非凡的領袖魅力,他外示豁達大度,內藏深沉城府,使他能運用智慧、威勢、權術駕馭文武群臣,從而在反秦伐楚的道路上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最終讓他從粗鄙的市井之人逐漸蛻變為一個有著非凡領袖魅力的上位者。

漢高祖劉邦:反秦伐楚,由草根到帝王的人生蛻變之路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