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傳統書法淺論:草書,一門急出來的藝術!

由 草莓莉莉呀 發表于 藝術2021-05-18
簡介”遺憾的是, 隨著草書藝術的不斷完善, 這從秦漢時急出來的草書, 之後還繼續急下去, 將越來越草, 越來越藝術, 社會總效率則從晉代開始, 慢慢地“清談”了下來

緩前急後什麼意思

春秋時, 聖人孔子有一個結論性的名言傳誦至今, 曰:“欲速則不達。”雖然不是絕對, 但因急於求成而達不到目的的事肯定不少。人們發現:欲速則達的事也很多, 世間成就, 很多是急出來的。書法中的草書, 就是急出來的。

傳統書法淺論:草書,一門急出來的藝術!

話說漢朝有個叫趙壹的名士, 他經過研究和考證後認為, 秦末年間, 天下爭戰不息, 軍事、政治、法律等文書往來頻繁, 為“趨急速, 示簡易”, 省卻冗繁, 提高效率, 導致往來文書越寫越潦草, 是謂草書。即草書緣自“臨事從宜” (《非草書》) 。這在後來的書法家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文中得到印證。他說, 學草“須緩前急後”。

隋唐時的大儒虞世南也說草書“先緩引興, 心逸自急” (《筆髓論·釋草》) 。說明草書開始並不很草, 隨著筆勢加快, 字型變草了。很多人抄文寫字, 因文章太長或時間太緊, 書寫時會心急而缺乏耐心, 加上事緊時迫, 寫得越來越快, 以至常常出現前工整而後潦草。形勢和心態, 致使寫出的文字成了草書。古代文員這一急, 不僅急出效率, 還急出了一門國粹。

傳統書法淺論:草書,一門急出來的藝術!

原來, “草”的字義就有匆促之意。文章初寫稱起草, 初次成文叫草稿, 有時間修改及定稿後, 再工整謄寫出來。沒時間修改時就只好以草稿相付了。文筆犀利的可“援筆立就” (如三國時陳琳現場寫下討伐曹操的檄文) , 或草稿成篇後進行區域性塗改 (如王羲之即席而作《蘭亭集序》) 。草書之稱亦起源於草稿。一般認為始創於漢初, 趙壹將其考證至秦末, 書寫用的材料不止“策”、“簡”、“牘”了, “帛”也逐漸盛行, 為草書的形成提供了條件。漢元帝時, 黃門侍郎史游作《急就章》, 那是蒙學課本, 兩千餘字, 按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 成三言、七言、四言韻語, 如“宋延年, 鄭子方, 衛益壽, 史步昌”、“簡札檢署槧牘家”、“風雨時節, 莫不滋榮;災蝗不起, 五穀孰成”等, 朗朗上口。

傳統書法淺論:草書,一門急出來的藝術!

唐朝人在其《書斷》中說, 此“急就章”雖是記述日常生活和用品的啟蒙書, 卻提倡“急就”, 全篇用草書寫成。“損隸之規矩, 縱任奔逸, 赴俗急就, 因草創之意, 謂之草書”。史侍郎用草書急就成章, 雖是草就, 但這種字型草而不潦, 仍可以用於章奏, 遂稱之為“章草”。隸體是漢朝通行的字型, 章草的重大突破在於解散隸體, 但仍保留隸書的波磔 (即用於收筆的捺) , 漢魏期間, 草書幾乎統稱章草。章草雖已打破隸書的規矩, 有“縱任奔逸”之勢, 但草勢只在字內的筆畫, 字與字之間還不連綿。晉代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又創諸字上下相連的草體。

傳統書法淺論:草書,一門急出來的藝術!

唐朝張旭、懷素、宋朝米芾等又加以發展, 成字字相連的草體, 稱狂草。狂草之勢, 常見一筆數字, 勢若龍蛇。在運筆過程中, 對很多繁體字進行大幅減筆畫。今日使用簡化漢字所帶來的便利, 狂草之功不可沒。狂草一氣呵成之後, 凡是看不懂得, 只能成為局外人。為了褒獎對草書藝術有重大貢獻的人, 人們稱之為“草聖”。張旭正是草聖之一, 杜甫有詩云:“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

遺憾的是, 隨著草書藝術的不斷完善, 這從秦漢時急出來的草書, 之後還繼續急下去, 將越來越草, 越來越藝術, 社會總效率則從晉代開始, 慢慢地“清談”了下來。整個封建時期, 社會經濟發展極其緩慢。在明代, 發展漸漸落後於世界。到了晚清, 幾乎就發生倒退。看到社會經濟發展的落後, 再看草書藝術的起源和成就, 讓不少研究中國的老外感嘆不已。

傳統書法淺論:草書,一門急出來的藝術!

草書以草為特徵, 以快為特點。不管是行文寫字, 還是作簡制牘, 怎麼急 就, 前提都是要別人看得懂能理解才行。有些人寫草稿, 認為自己清楚就行, 以至馬虎潦草得似鬼畫符。有些人的字, 急匆匆地潦草一番, 別說他人看不懂, 過後連自己都認不得了!如此急就, 草則草矣, 於實際辦事無用, 於草書藝術無益, 無序無規矩地亂急, 有急相而無急效, 反倒驗證了“欲速則不達”,往往以誤事告終。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