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他是才子,卻非良人——我的老公杜甫

由 民國來風 發表于 藝術2021-12-03
簡介他應該知道吧,畢竟他很有才

他非良人下一句是什麼

那年,我19歲,在大唐屬於大齡剩女,幸好家裡剛剛給我定親了,對方是一個叫杜甫的30歲的大齡剩男。我們倒是蠻般配的。門當戶對,我是司農少卿之女,他家也是累世做官。他還是個才子,我讀過他做的詩,真的是非常好。有一首叫《望嶽》一定可以流傳千古,其中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更顯出他遠大的志向和不凡的抱負,可是想要“凌絕頂”,需要一步一步拾級而上,這樣才能登頂覽眾山,這點他知道嗎?他應該知道吧,畢竟他很有才。

他喜歡遊歷,這一點我很不喜歡。他19歲的時候就一個人跑到山西遊歷。不過他前幾年進士落第了,現在不是應該在家好好複習功課嗎?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雖好,可對於一個有志青年來說,不是更應該把時間花在磨鍊意志、砥礪學問上嗎?這點他知道嗎?他應該知道吧,畢竟他很有才。

他和李太白是朋友,可我卻不喜歡李太白。他們二人不僅一起遊歷了梁、宋之地,還去兗州城訪仙問道,一起飲酒賦詩,一起煉丹求仙,還互贈了詩篇。他贈李: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李贈他: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看來他們是極投緣的朋友。可我卻有些擔心。李太白寫詩和他一樣好,可太狂傲了,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不拘俗禮,自以為是,目無餘子;又不自我約束檢點,談論時事,好發驚世之言,調子雖高卻不合實際。這樣的人絕不是良師益友的!這樣的性格不要說登閣拜相了,就是牧守一方都很困難。這點他知道嗎?他應該知道吧,畢竟他很有才。

他是才子,卻非良人——我的老公杜甫

唐朝仕女

時間過得真快,已經成婚5年了。今天我們要搬到長安了,因為他要去參加考試。我卻很擔心。這幾年多是出去遊歷,很少花時間在做學問上。

我的擔心成真了。他又落榜了,不過參加考試的學子全部落榜了,看來是朝廷出問題了。我要搬到鄉下去住了,長安居,大不易,而他又不願意求人接濟。他要自己留在長安,我知道他是準備向權貴低頭了,想透過投贈干謁的方式求官,才能他是有的,至少詩作得很好,可討好權貴的手段卻是不會,他的傲氣是改不掉的了。希望他能如願吧。

前幾天朝廷讓他作河西尉,他嫌棄官小,還作了一首詩拒絕,“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朝廷還很大度,讓他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他接受了。我卻感覺不到一絲一毫的暖,我的小兒子要死了,病死的?餓死的?凍死的?我只是眼睜睜的靜靜的一個人等待著,感覺不到痛苦,因為天太冷了,冷到心都凍住了。他寫了一首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飢渴。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就是記載的這件事。他也是很傷心的吧。

他終於做了官,我以為會有幾天安生日子過。河北一個叫安祿山的將軍卻叛亂了,半年的時間就打到了關中,為了躲避戰亂,我們只好再次搬家。他聽說新換了皇帝,覺得現在正是國家用人之際,執意隻身投奔。我是反對的。我已經厭倦了分離,更不知道在這亂世中何去何從,我需要他,兩個孩子也需要他。我卻沒有阻攔,他去追求的絕不是官位,應該是理想。我和兩個孩子輸給了他的理想,不丟人;男兒追逐自己的理想,也不丟人。

皇帝任命他當左拾遺(諫官)。他的布衣之交房琯打了敗仗,要被皇帝罷免,他上奏說:罪行輕微,不應該罷免。此事後,我對他做官已經不抱希望了。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更何況國難之際,軍事是頭等大事,房琯喪師4萬,怎可不罰!他是真不知道還是因為情誼裝不知道呢。不管哪一種,皇帝都不會再用他了。

他被貶了,到華州做參軍。關中大旱,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我們要去成都投奔他的好友嚴武(時任劍南節度使)。

杜嚴兩家是世交,嚴武對我們頗多照顧。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還表奏朝廷推薦他做檢校工部員外郎。可他傲慢無禮、恃才狂放的毛病又犯了。常常趁著酒勁,跑到嚴家後宅,指著嚴武的鼻子說:嚴挺之(嚴武之父)竟然有你這麼個兒子。多次辱及嚴武的父親,若不是嚴母攔著,他早就被嚴武殺了。可能酒醉後他想起了少年時光,那時的他意氣風發,對於嚴武是不屑一顧的,沒想到如今卻要靠著嚴武庇護。我知道,他一向是放不下面子的。

他是才子,卻非良人——我的老公杜甫

杜甫草堂

成都的日子雖然很辛苦,可至少不用顛沛流離。孩子餓了要吃飯,他寫下:痴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東門。秋風暴雨中,他寫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我卻沒心思欣賞這些詩了。我覺得修一修茅屋更重要。

我們要離開成都了,因為嚴武死了。

輾轉嘉州(樂山)、戎州(宜賓)、渝州(重慶)、忠州(忠縣)、雲安(雲陽),幾個月的時間才到達夔州,這裡的都督柏茂林照顧我們,讓他代管屯田一百傾,我們自己也租種一些公田,買了四十畝的果園,忙的時候就僱人幫忙,平時自己勞動。終於不用為吃飯犯愁了,他也很高興,詩寫得比以前都多了,2年的時間寫了四百三十多首。既不用顛沛流離,也不用寄人籬下,自己種田養活自己,很踏實。

他想家了。算起來我們已經離家20多年了,趁著還能動,是該回去看看了。落葉尚且歸根,何況是人。

他是才子,卻非良人——我的老公杜甫

落葉歸根

我們被困在這個叫方田驛的地方已經5天了,5天沒有吃東西了,幸好此地的縣令送來了酒肉。回家的路走了一年多了,可我們仍然沒能渡過長江,叛亂、洪水、飢餓、貧窮這些都阻擋著我們回家的腳步。也許我們回不去了,就像我們乘坐的這條小船,只能隨波逐流,飄到哪裡就在哪裡活著。

他死了。病死的?餓死的?凍死的?我只是眼睜睜地靜靜的一個人等待著,感覺不到痛苦,因為我的心已經隨他死去了。我也快要死了,一個快要死了的人不應該為一個已經死了的人傷感。我只是在想,我的才子是良人嗎?

曉子說:杜甫只有一個妻子,未留名,稱杜楊氏。杜楊氏與杜甫同年而逝,其子因貧困無力將他們歸葬故鄉,只好暫時掩埋於耒陽。四十三年後其孫杜嗣業扶柩歸葬於河南洛陽偃師首陽山下。

後世對杜甫溢美頗多。認為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太白合成“李杜”,尊他為“詩聖”,杜甫的詩也被稱作“詩史”。

韓愈贊他: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白居易贊他:(杜詩)貫穿今古,縷格律,盡工盡善。

司馬光贊他: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

蘇軾贊他:古今詩人眾矣,而杜子美為首。

就連一向對名人苛刻的魯迅都贊他:我總覺得陶潛站得稍稍遠一點,李白站得稍稍高一點,這也是時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還活在我們堆裡似的。

然而這些讚譽是在杜甫於一條破船上凍餓而死50年後開始出現,而後慢慢發酵的。杜甫的一生,青少年時裘馬輕狂遊歷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中年時孜孜以求於跑官要官,顛沛流離於關中川蜀;晚年則漂泊無定、貧困交加,最終客死於由潭州到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其遭遇,時也命也,既有唐朝由盛轉衰、戰亂頻發的原因,也有自身恃才狂傲、不拘俗禮的原因。

可他對家人特別是妻子虧欠很多。他非良師益友,更非婚配良人。

大家覺得呢?歡迎評論、點贊、轉發、關注,您的支援是曉子創作最大的動力。謝謝!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