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由 包法利小姐的房間 發表于 藝術2021-11-30
簡介雖然優優從那個時候起就不喜歡好好坐著,但他還真不喪,至少比窩在沙發刷手機的你積極多了,畢竟,作為90年代的北京土著文藝青年,他可太幸福了,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業餘生活豐富多彩,最愛的人還在身邊,完全沒有喪的理由啊

科志人防還招人嗎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寫在前面

一年四季,每一季都難逃淪為背鍋俠的命運:夏天,太熱了,啥都幹不進去;秋天,已進入雙節倒計時,該去哪兒浪呢?冬天,太冷了,不想動;春天,春困,沒精神~

自從成了社畜,春夏秋冬都成了划水的好藉口,說白了,還是工作中獲得的幸福感太太太有限了。螺絲釘感、去個性化、低成就感是廣泛存在於當代打工人當中的問題,更別提各行各業內卷化和35歲魔咒之下那些想辭不敢辭、想跳沒地兒跳的尷尬境況。

日復一日的機械化運轉和巨大的生活壓力叫人精疲力盡,今天就送上一部老劇給大家解解乏,它不只能喚起童年回憶,還能喚起你對理想工作的想象。時代在向前飛奔的過程中亦在不斷遺失,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甚至沒有車水馬龍的日子裡,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缺少便利,卻不一定缺少信心、希望、樂趣和與人聯結的能力……

最近一直在認認真真追一部90後老劇,有多認真呢?看的過程中,時常按下暫停鍵拿起筆跟本兒如小學生一般畢恭畢敬抄臺詞,也時常倒退幾秒按下截圖功能鍵,生怕錯過任何一個讓我眼前一亮的90年代摩登造型。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都怪君生我還未上幼兒班,差點就當成兒時記憶永久埋葬了。1991年,那個時候竟然有那麼有趣、有型、有尺度、有文化、有深度的“五有”好劇。這是個啥概念?比《老友記》還早三年哩~

對嘍,我說的就是《編輯部的故事》,講述的是《人間指南》雜誌編輯部六個性格迥異的人精兒相愛相殺、逗貧舌戰,同時為讀者排憂解難、偶爾接待三倆<不速之客>的日常。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多麼生機勃勃的編輯部,多麼包羅永珍的辦公室!

別覺得只是一部行將被時代遺忘的經典之作,那裡藏著當代社畜和文藝青年兒的烏托邦,讓人分分鐘想要搭上時光機做回上一輩。

(故事座標是北京,所以北漂們看完特容易有恍若隔世之感。)

先從早上上班說起,那時主要通勤方式:腳踏車,公交and走路,尚且不存在一蜂窩擠爆地鐵門的慘烈,也沒有堵車時路怒症患者的尖叫。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到了辦公室門口,恭喜你,不用打卡,更沒有領導揹著手凶神惡煞強行監督。

坐到自己工位上了,嘿,沒有電腦,自個兒也沒手機。得,甭接受嘈雜資訊流的衝擊了,取而代之的是——書、雜誌、作者來稿、讀者來信。

在聒噪的網際網路時代浸淫已久的小編們,午夜夢迴,何不曾嚮往沉醉在紙墨的清香裡做一回地道的文化人兼知心大姐?從此再無需因一個突如其來的熱搜離開假期的懷抱,無需因一個流量指標求遍好友親朋。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李東寶同志的辦公桌當然得有幾本好書

中午飯點一到,握著糧票、舉著飯盆,三三兩兩奔向食堂,有肉有菜好美味。這樣,就不必在對著點餐APP犯選擇困難症了,也無需痛斥黑心外賣了,更省去了掐著表苦等外賣小哥的煎熬。

下班後,幾乎沒有加班這回事兒。印象裡全劇有兩三次加班的情況,但所有人毫無怨言,這恰恰說明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很高,不像現在,年紀輕輕就紛紛陷入了職業倦怠。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在《人間指南》編輯部工作,真的很難倦怠。首先,新鮮事天天有。

總有形形色色的人前來造訪,比如AI啦、大齡未婚青年啦、大飯店紅歌手啦;與之相伴相生的是替形形色色的人分憂的成就感,解救自殺少女啦、調解夫妻矛盾啦、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子啦……

給社會操的心不要太多,真真是在奔著有溫度、有人味兒、有責任感的人民好刊物前進呢!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來自大齡單身青年的終極疑惑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髮量驚人的馮小剛

萬一倦怠了想跳個槽?成!不用自己個兒海投簡歷,然後抓心撓肝、夜不能寐地等通知,自有

人才交流中心

包排程,還會幫做免費的職業諮詢,並給予發展規劃的合理建議。最重要的,接待人員態度和藹可親,甩當今櫃姐十條街~~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下面切入影響工作倖福度的TOP1關鍵因素——同事。

編輯部裡,有思想前衛的新青年,有嚴把政治大關的老同志,也有無利不起早的外聯骨幹,衝突和交鋒難免有,勾心鬥角也並非無,但即便是互懟也是金句頻出,正所謂高手過招、酣暢淋漓,吵一吵就能碰出智慧的火星子,堪稱高水準文案團隊。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哪像現在,網路流行語打入你我語言系統內部,“我太南了”“雨你無瓜”“我檸檬了”……日常交流用語日漸貧乏而趨同,連幽默都缺乏創意,隨便崩幾個成語都會收穫“文化人就是不一樣”的恭維。

李東寶聽到此話可能會瞪著他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倍感疑惑:

“文化人兒的門檻兒這麼低了麼?”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除了耍嘴皮子溜,生活的地基也很穩固。下面來嘮嘮住房,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為情所困大學生劉小紅和編輯部扛把子李東寶的房間,夠個性、夠寬敞,即使放在現在也是格調滿滿、人人稱羨。

關於劉小紅的房子來歷還有交代:父母工作在外地,房子是分的、分的、分的。。。。而且還是電梯房。。。。啥也不說了,檸檬精線上開出實名羨慕的n次方。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劉小紅的閨房

說了這麼多課代表可能要發言了:

“畢竟也就改革春風吹滿面10年有餘,娛樂生活應該很單調吧?

答:論華麗麗肯定比不上現在,可也算不上單調。主要別忘了座標是北京,而不是小縣城。

餘德利

(侯耀華飾)

的媳婦兒就喜歡下班兒看看電影逛逛商場,戈玲(呂麗萍飾)總是妝發精緻衣著時尚想必也同樣是商場常客。雖然那會兒還沒有馬雲寶和李佳琦,但可以看出,愛購物絕不是21世紀女性獨有的屬性,90年代的京城新女性們尤其不是虧待自己的主兒~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想要喝點小酒看點演出什麼的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事兒,那會兒酒吧尚未盛行,也沒有livehouse,但很多大飯店都順勢增設了歌舞表演環節,“娛樂小天王

李東寶就是在那裡吃夜宵時發現了美麗的歌手雙雙

(劉蓓飾)

……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又有課代表問了:

“那會兒思想保守,現代人穿越過去應該格格不入吧?

答:90年代的中國肯定相對保守,但《編輯部的故事》可是前衛之境。戈玲和李東寶都是三十多歲的大齡青年了,未婚,單身,看起來瀟瀟灑灑悠然自得,兩人還時不時搞點小曖昧,絲毫不見半點焦慮的影子,要說是偽裝那也是功力了得了。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還有,劇裡出現了好幾個待業青年,有的目前是有的曾經是,但編劇並沒有站在道德高地予以批判。

機器人那一期,李玲玉飾演的大美女假扮機器人,就是為了逃開職業門檻的限制以“高科技產品”之名進入自己喜歡的行業、乾點想幹的工作,如此腦洞大開、不走尋常路的小機靈鬼兒是不是比按部就班的職人有趣多了?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沒錯,就是那個引誘唐僧的玉兔精

所以啊,如果真的有穿越時空的機會,可別想不開去清朝的後宮,一個不小心就人頭不保,要去就去90年代初的《人間指南》編輯部,

那是專屬於文藝青年的烏托邦,那裡的社畜非社畜,而是真正體面的白領,生活小康,興趣高雅,責任傍身,追求崇高,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還有許多胡思亂想的空間。

雖然優優從那個時候起就不喜歡好好坐著,但他還真不喪,至少比窩在沙發刷手機的你積極多了,畢竟,作為90年代的北京土著文藝青年,他可太幸福了,工作做得有滋有味,業餘生活豐富多彩,最愛的人還在身邊,完全沒有喪的理由啊!

30年了,《人間指南》編輯部還招人嗎?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