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由 禽病隨談 發表于 藝術2021-11-11
簡介同樣的一車雞雛,別人的好,你的不好,你就要考慮你的預溫是不是忽視了,預溫是不是不到位當雞舍溫度夠,但是地面,網片是涼的,雞的腹部很容易受涼,從而導致卵黃吸收不好,及時使用開口藥,效果也會打折扣

虛溫是什麼

夏天的雞比較好養,進入冬天,雞就越來越難養,不敢通風,怕雞群感冒。很多養殖戶很難調和溫度和通風的平衡:通風怕雞群受涼,不通風怕雞舍氧氣供應不足。今天我們就分享下冬季季養雞的育雛管理方法。

什麼是管理?

現在到處都是喊的養雞重點是管理,那什麼是管理,怎麼管理?

這個不是口號,我們管理的是雞,那麼我們對雞就要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現在雞簡單分兩大類: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第一類是洋雞。國外引進的,就是我們現在經常說的白羽肉雞。

第二類是國雞。本地的黃羽和麻羽,我們現在經常養的散養雞,其實也是今些年出現的雜交品種,改良品種,這類雞更適合市場需求。

講這個的目的並不是讓大家去知道品種的根源,而是讓大家明白,老一輩的家裡的土雞,養的很少,根本沒所謂的管理。

管理知識的來源

隨著現在養殖量的增加,專業養殖戶的出現,出現了各種管理手冊,管理方法。那這些管理方法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們的學習能力還是很強的,這些都是從國外學習的,所以現在的雞群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有白羽肉雞管理的影子。

現在很多的管理方式都是抄襲國外的管理模式,但是我們的實際現狀跟國外是不一樣的,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使用的不倫不類。所以管理一定要結合自己的雞舍綜合情況。

很多的管理手冊,雞雛進雞舍12小時後開水,24小時開食。這是國外的,國外的雞雛從孵化,到育雛室時間是很短的,而我們的種雞場到育雛室距離很遠,加上硬體裝置的不足,照搬很容易出問題。

我國的現狀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在我國的現狀,雞雛在孵化場一般下午5~6點開始出殼,出殼有前後,經過8~10個小時,晚上10點到12點,出殼結束,然後溼的羽毛經過一個小時烘乾,然後工人才開始挑選。挑選,裝盒,然後裝車,還需要幾個小時。然後再經過運輸,才能進入雞舍,這個運輸過程有長有短,不管情況怎麼樣,其實經過這一系列,已經過了12小時,甚至更久。

這樣雞進入育雛室,有的已經有輕微脫水,所以會出現一個奇怪現象:羽毛被打溼。

很多養殖戶都有這樣疑問,我的雞舍溫度不高,為啥雞剛進雞舍,還是會搶水,打溼羽毛。原因就在這裡,並不是大家常說的溫度過高導致的,從孵化到進入雞舍時間過長,也會有這樣的情況。

講這些就是讓大家明白,國內的雞雛管理,是需要走自己的路子,甚至每個雞舍都不同。我國的養雞的情況和外國是不一樣的,但是很多管理方式都是借鑑外國的,所以有很多漏洞,因此需要參考使用,不要照搬。當我們明白操作原理以後,再進靈活運用,這樣才會更符合我們自己的養殖方式。

那麼怎麼做才更合理呢?

養雞先從預熱開始。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很多人習慣在雞進雞舍前,把溫度升高到規定溫度就可以,這個過程是預溫。預溫的目的是為了給雞雛一個舒適的環境。舒適的溫度不是簡單的雞舍溫度夠了,包括的牆面,網片,地面的溫度。

夏天的時候,溫度都在30攝氏度以上,這個時間預溫很簡單,到處都是熱的,只需要在雞雛進來前升溫就可以,但是進入秋季以後,這個方法就存在問題了。

進入秋季,大環境溫度降低。雞舍裡邊的牆壁,器械,網片都是涼的。這個時候的預溫,是手接觸到的牆面,地面,網片,雞籠等位置,不要有冰涼的感覺。因為這些位置都是跟雞直接接觸的。

預溫技巧:

空氣中的溫度,不代表雞接觸的溫度。空氣是虛溫,雞舍硬體是實溫。

秋天預溫,可以提前一天進行預溫,這個時候溫度可以提高,可以把雞舍溫度上升到38攝氏度,甚至40攝氏度,這個時候雞舍環境可以充分預熱。

經過這一天的預熱,再把溫度降下來,雞雛進入雞舍,腹部是溫暖的,這樣的雞卵黃吸收好,可以有效的減少弱雛。同樣的一車雞雛,別人的好,你的不好,你就要考慮你的預溫是不是忽視了,預溫是不是不到位

當雞舍溫度夠,但是地面,網片是涼的,雞的腹部很容易受涼,從而導致卵黃吸收不好,及時使用開口藥,效果也會打折扣。

預溫好了,雞雛快來以前,準備好水,料,下來就是等待雞雛的到來。雞雛來了以後,需要一個過渡,這個也需要注意。

雞雛的過渡: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雞雛從37攝氏度的孵化箱出來的時候,外界溫度低,雞雛對體溫調節能力差,這個時候雞雛體溫會快速下降。運輸過程中,也沒有進行有效保溫,很多雞雛到雞舍,我們用手摸雞爪,都是涼的。

夏季這個溫差小,但是秋季以後,外界溫度可能只有十幾度,雞突然從十幾度進入35攝氏度,這個對雞的冷熱應急非常大,很多雞很容易受應激,甚至洗澡。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呢?

過渡技巧:

過渡溫度的重要性。在充分預熱的雞舍裡邊,溫度是比較穩定的。在雞雛快來以前,進行雞舍通風,把溫度逐漸下調到28攝氏度,這個時間一般是一個小時左右。這個時候雞舍經過預溫,硬體是熱的,溫度穩定,升溫也比較容易。

28是一個過渡溫度。這個溫度,不冷也不熱。雞雛進入28攝氏度的雞舍。先不要倒出來,去掉蓋子,先放在紙箱中,平攤在雞舍。

雞雛在28攝氏度環境下,逐漸消除運輸的應激,開始適應雞舍新環境,開始探頭往外看,想往出跳的時候,就可以把他們從紙箱中倒出來,這個時間很快。

當雞雛開始出來,腹部經過雞舍預熱,是溫暖的,環境溫度也可以接受。然後開始緩慢升溫,用3個小時,把溫度逐漸給提到合適的溫度,一般在35攝氏度左右。

這經過3個小時升溫後的溫度,就是雞雛的初始溫度,這個溫度不是固定的,這個根據雞雛的具體狀態來定。

雞雛狀態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雞是群居性動物,喜歡一個挨著一個,不扎堆,不往上壓,也沒有大群張嘴呼吸,這個時候溫度最適合溫度。這個時候一般是大群有5%張嘴呼吸的,這個時候是最合適溫度。

這是雞雛進入雞舍的過渡,也是為我們進行低溫育雛做的提前準備。育雛分為低溫育雛和高溫育雛。高溫育雛適合於夏季,其他季節適合低溫育雛。

低溫育雛的目的:

夏季高溫,氣溫降不下來,後期雞容易出現中暑,我們採用高溫育雛,讓雞提前感受高溫,提高耐熱性,從而減少後期中暑的風險,低溫育雛也是同樣的道理。

進入秋季後,一場秋雨一場涼,特別是現在進入冬季,溫度更低。雞和人一樣,是恆溫動物,天氣突然變天,人容易感冒,雞也是一樣。如果雞舍溫差過大,當溫差超過5攝氏度,雞就容易發生感冒。

高溫育雛是為了讓雞適應高溫,低溫育雛的目的就是讓雞快速適應低溫,雞在相對低的溫度下生長,雞的抗寒能力就會更強。

這樣的管理方式,有兩個優點:

1 秋冬季節,通風更好,雞群抗冷應激的能力增強。

2 管理不當,雞群中的弱雞發生感冒後,雞本身對冷應激有抵抗力,病情控制也會更容易。

既然低溫育雛有這麼好的優勢,具體該怎麼操作呢?

育雛的降溫技巧: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1 育雛前三天溫度恆定不變,或者稍微下降。這樣有利於卵黃吸收。

2 過了三天,進入快速降溫期,採用通風降溫,兩天降低一度。這樣的降溫方式,雞雛能接受。記住是通風降溫,而不是減少加溫。

3 在14~15天,透過通風的方式,這樣的降溫方式,降低到28攝氏度。採用自然通風,不要採用負壓通風,負壓通風在這個季節帶來的體感溫度降低,會比夏季快,容易導致雞感冒。

4 雞舍降到28攝氏度,不要繼續往下降低,保持28攝氏度,一個星期不變。

5 在22天左右開始繼續降溫,三天降低1攝氏度,在28天左右,降低到26攝氏度。

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方式呢?

冬季養雞育雛技巧了解下:低溫育雛

很多書本講雞的最適合21攝氏度,這個是不適合實際使用的,我們在這個時間是需要考慮體感溫度的。

在20天以後,雞舍的通風就會加強,雞的體感溫度在降低,後期雖然降溫慢,但是雞的體感溫度會比實際溫度低3攝氏度左右。後期很多雞場,還是按照書本上講的,兩天降低一度,溫度下降快,通風量加大,體感溫度降低快,雞群莫名其妙感冒了,卻找不到原因。

當後期雞舍溫度低於26攝氏度,很容易發生感冒,除非你採用的自然通風,而不是負壓通風。

這就是冬季節整個育雛期間的溫度控制思路,先快後慢,給雞一個舒適的環境的同時讓雞快速適應外界低溫對它的影響。當然瞭如果你的雞群在發病狀態,就暫時不要降溫,因為發病後後的炎症反應,會導致雞對溫度需求更高,溫度比實際溫度再上調1℃有助於雞群的恢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