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王安石很著名一首梅花詩,短短4句傳唱1000多年,最後10字太驚豔

由 麗雅娛樂 發表于 藝術2021-10-08
簡介就在王安石內心最是黑暗無光的時刻,他在一個不知名的角落,看到了一株凌寒盛放的梅花

梅花這首詩是誰寫的作者是誰

王安石很著名一首梅花詩,短短4句傳唱1000多年,最後10字太驚豔

【臨其詩境】

公元1074年,是宋神宗熙寧七年,王安石罷相,1075年,再次拜相,1076年,再次罷相。改革進展不順,加上中年喪子的挫折,曾經雄心萬丈的王安石,也終於心灰意冷,放棄改革,退居鐘山。

放棄仕途以後的王安石,逐漸也放下了心中的政治包袱,關於這點,我們無法去評判什麼,王安石的勇氣和毅力已經足夠強大,縱然在變法實施的過程中有一些瑕疵,但畢竟人無完人。一直扛著天大的壓力卻沒有相應的回報,是個人都會有精力耗盡的一天。

就在王安石內心最是黑暗無光的時刻,他在一個不知名的角落,看到了一株凌寒盛放的梅花。

梅花

孤獨、艱難、困苦,傲雪凌霜的梅花一下子打通了王安石心中的溝壑,這樣的風節,這樣的幽香,不就是自己最好的象徵嗎,於是睹物生情,寫下這一首流傳千古的《梅花》。

王安石很著名一首梅花詩,短短4句傳唱1000多年,最後10字太驚豔

【經典原文】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很著名一首梅花詩,短短4句傳唱1000多年,最後10字太驚豔

【條分縷析】

詩的內容很簡單,不過是寫一株正在盛放的梅花,不過主旨卻是寄託深遠。

牆角,有數朵梅花,凌寒,獨自開放著。

雖是遙見,卻決知它們不是雪花;因為湧動的幽香,已經暗暗飄到詩人身邊了。

這首詩有幾個點值得注意:

一是“牆角”二字,既是在寫一種不經意中瞥見的感覺,也是突出梅花處境的惡劣,生存條件的艱難。生在牆角處,就註定了不容易被人發現,不容易得到人們的關照。可是高傲的梅花,它也不需要這些,僅止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和情操,依舊能夠在嚴寒的冬天盛放,傲雪凌霜。

這是一種自信,也是傲氣,這一點,正是王安石對自己的刻畫,作為朝中宰相,一代政壇領袖,自然有著自己的傲氣,就算如今放棄了,氣勢猶在,丹心亦在。

第二句寫到香氣,也是在寫詩人自己,雖然變法沒有被徹底的推行下去,但是一些制度已經確實地得到了改變,就如商鞅變法一般,雖然商鞅自己身死,但是制度卻深刻且永遠地改變了秦朝這個國家。後續的影響,就是詩中提到的“暗香”。

“暗香”的另一層含義,即王安石自己的才華和情操。縱然立在牆角,縱然遭遇到不公的待遇,依舊不懼嚴寒的傲然獨放,依舊向世界散發出自己的幽香,遠被芳澤。

王安石很著名一首梅花詩,短短4句傳唱1000多年,最後10字太驚豔

【顧無說】

儒家到了後世,思想體系經歷了許多改變,但始終秉持著夫子求“仁”的核心,雖然有些腐儒,墨守成規之人,在我們後世看來很是可笑,亦可恨。

可是即使到今天,那些堅守儒家信條並且嚴格要求自己的人,依舊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他們是真正的以天下為己任,即使天下並不需要他們;他們堅忍不拔,寧歷萬劫而成聖,即使知道世界上並沒有聖。

他們的大聲疾呼很天真、很幼稚,但是那決然不顧的身影,卻像極了我們的英雄。

不是真的自信且心懷天下,孔子不會“當仁,不讓於師”,孟子不會“當今天下,捨我其誰”,張載也不會對天下宣告,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修身成聖,兼濟天下的天真,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悲劇性,兩者成就了儒者的偉大,即使我們否定儒家其他種種,這種單純的偉大也依舊灼灼閃光。

王安石很著名一首梅花詩,短短4句傳唱1000多年,最後10字太驚豔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