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投資人轉行放貸:年化30%,還挺爽的

由 鈦媒體APP 發表于 藝術2023-01-31
簡介從網際網路公司的戰投部到了券商的直投部,然後又到了美元基金的投資部,還嘗試自己募基金,後來就是做債,中資銀行、外資銀行,從股到債,從早期到後期,我現在判斷一家企業視角會更加全面,當我覺得我的能力可以俯視一家創業型公司的時候,我再去做投資也是

怎樣理解聯絡的普遍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投中網(ID:China-Venture),作者 |張楠,鈦媒體經授權釋出。

近日黑石的房地產收入信託基金(BREIT)獲得了40億美元戰略投資,我的同事陶老師以《黑石也玩起了保底收益》撰文,原因是若BREIT年化回報低於11。25%,那麼將由黑石注資的10億美元進行補償。

黑石作為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也玩兒起了保本保收益,去年的投資市場困難可見一斑,全球的各種不確定性,加劇了資金對於確定性收益的追求,關於這點,我在《有頭有臉的PE都去放貸了》一文中有詳述。

本期後窗的主人公Monica(化名)目前在一家外資銀行任職,負責該銀行針對國內創業公司的“投貸聯動”投資。她2010年進入股權投資行業,曾在一家風光無限的網際網路公司戰投部任職,但只休了個產假的功夫,公司戰投部就解散了。

而後她轉戰券商直投、美元基金,卻未能收穫哪怕一個轟動的案子,她還曾與前領導嘗試合夥募資,未果後因緣巧合到了一家中資銀行,傳統銀行的放貸在疊加上股權後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豐富的股權背景讓她在“投貸聯動”這項新業務中如魚得水,年化收益百分之二、三十都不在話下。

這也正是大資金目前追求的確定性,不過說起來,銀行的“創新”也是被倒逼的,優質資產的貸款額度有限,還要被各大銀行瓜分,只能把目光投向資產質量沒那麼高的創業公司,誰先走行一步,先發優勢也就確立了,因此Monica所在的銀行成了行業翹楚。

不過因為要承擔決策風險,中資銀行這塊業務規模上限不高,人往高處走,Monica最近又去了一家投貸聯動剛起步的外資銀行,但乾的時間越長,Monica反而又羨慕起基金來,倒不是對“風險投資人”這個角色有什麼執念,而是基金在做這類業務天生就比銀行靈活得多。

人就是這樣,只有翻過山才能看到山後的風景。Monica從業這麼久,經歷過不少波折卻覺得自己“挺順的”,雖說不是一個目標性非常強的人,但Monica並沒給自己設限,股權與債權並不存在誰更高階、誰更低階的關係,強如黑石,也無非都是市被場推著走罷了。對於大多數投資人來說,個人主觀能動性最大的意義,可能就是像Monica一樣,別給自己設限。

以下是Monica的講述:

我是學工科的,畢業後以管培生身份去的網際網路公司,一年之後輪崗到了投資部,不是我刻意去追求這個事情,我不是一個目標性非常強的人,但回顧這一路基本上還是挺順的。2010年到投資部,先開始是分析師,大概2012年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做投資經理了,投資確實也蠻適合年輕人,進入的門檻很低,但要做好非常難。

海歸、年輕人有的是時間精力,然後又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教育背景又很好,中國就會選這樣的人來做投資,但坦白說他可能連職場的起伏都沒有經歷過,怎麼能理解一個CEO在創業的過程中,比如如果遇到合夥人關係不和,會對公司造成多大的影響?

尤其是創業公司,我見過的獨角獸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你怎麼指望年輕投資人能把這些問題全部都能看明白?所以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合夥人希望抓住某一波紅利機會,他又需要大量的人去幫他篩選、找到標的,其實年輕投資人無非是承擔了這部分責任而已。

但是真正考驗你一個人的能力或者說運氣,是在大量的“沙子”中淘出“金子”來,然後金子還要被加工成你希望的樣子,這才是投資行業真正站住腳的一個標誌。

在中國,整個VC行業也就二三十年的光景,早期有大量結構性的機會。VC伴隨著中國第一批網際網路公司登陸納斯達克,但那時相對來說比較早期,大家還是在各種摸索,而且LP、GP機制都還不是特別成熟,誰有錢誰就可以做投資。

一些VC把自己包裝得好像門檻很高,但其實像我們是遊戲起家的,本身資金比較充裕,老闆又對前沿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就去做VC了,中國的PE和併購成熟度可能還更低,我覺得這都是後面10來年發展,讓VC形成了這種(很專業)印象,尤其是這兩年投硬科技。

我入行的時候是移動網際網路伊始,效仿的是網際網路時代,真正的使用者就是年輕人,那麼投資人就從年輕人裡面去選,一個門檻很低的事情,再加上發展太快,大概只有3到5年就是一個週期,如果你在這個週期裡沒有特別成熟的案例,很可能就會被擠出這個行業,甚至可能機構都不存在了。

2015年左右有一波比較瘋狂,我的很多朋友都出去自己做基金,到現在正好是一個週期,7年,很多基金都沒有了,就是說每次都是隻要抓一波結構性的機會,如果這次機會你沒抓到,你可能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這是我覺得殘酷的地方。

那年我和原來的合夥人就一起出來試圖募資,合夥人是我以前的老闆,有一定的資源和背景,募資也以他為主,但其實沒有那麼順利。

當時籤的基石投資人是我們之前投資的一家企業,但因為後來實際經營沒那麼好,所以即使簽了commitment letter還是毀約了,基石確定不了,後面的投資人就更難找了,幾個月之後我就去銀行做債了,最後合夥人又折騰了一年,也回到了之前的美元基金。

做VC這種事其實是挺考驗耐心的,而且其實很多時候市場上一些評判標準是非常不理性的,比方你投了哪個明星專案,但其實對你的衡量是看投資回報率究竟有多少,也不止賬面價值,而是DPI,如果你只給了他10%、20%年化,那跟做債是沒有區別的,到了這種程度已經失去了這個行業的特性了。

我剛入行的幾年也是非常幸運,因為中國中概股帶來的回報是幾百上千倍的回報,與傳統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回報,才誕生了這個行業。

但是現在市場上沒有這種結構性機會出現的時候,這個行業的回報自然會拉平,再加上本身進入的基金也非常多,你去看他們成立的時間,就是一茬一茬,從頭茬到目前還在的屈指可數,包括現在表現很猛的一些基金,你再過5年去看他很可能就不在了。

這某種意義上也是我的故事。我一開始比較沒有目標,公司安排到了這樣一個崗位,我卻並不知道這個行業的特點和殘酷性在哪裡,可能就是把它當成一份工作,中間休息了一段時間,就正好錯過了一個黃金期,後來休產假的時候戰投部就解散了,包括現在我知道的很多美元基就是這樣,人還在,基金沒了,變化太快了。

然後我又去了券商直投、美元基金、合夥募資,就發現那時候市場是泡沫比較大,也拿不出一個特別牛X的案例去證明自己,股權投資也做了七八年,身邊的朋友能有個持續的平臺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退出的節奏如果把握不好,也很可能就會錯過時機,我們當年的一些專案沒有在巔峰時期退出,後來這個專案就死掉了,很多其他機構當年多麼風光的專案都是這樣。

市場很瘋狂的時候,我所在的美元基金中,有個朋友也是蠻風光的,當年投出去不少轟動的案子,打出名聲去了,因為他比較年輕,在基金裡面升職也非常快,後來某頂級機構就給了他6000萬美金,讓他出去去投,現在也沒有第二隻基金了。

我覺得不管那時候我們有沒有募到錢,能不能存活到現在都是一個問題,從微觀上看可能都是一些具象的個人經歷,但是從宏觀上看,其實是整個行業的變化。

這時候隨著市場的發展,創業公司的債權投資逐漸發展起來了,一個機緣巧合的機會,一家中資銀行需要一個股權背景的人,看中了我的經歷和經驗適合接下來這個業務——科創投貸聯動,當年我看的很多在VC階段的、天使階段的專案,還活著的都比較成熟了,可能需要債權會更多一點,所以我就走到了債這條路。

在銀行做科創投貸聯動,主要是債權,然後也會配一些期權,加上期權部分上市前的退出,年化回報基本能在20%以上,尤其是我做的大部分都是從型別上講都是中概股、港股,目前顯然在上市前退會比較好。

現在國內我們這種投貸聯動的投資機構還是比較稀缺的,很多美元的債券基金裡面都是這樣操作,只是他們在中國市場有沒有成功過我是沒看到,因為對創業公司這種高風險的專案,在具體專案選擇、金額上,都要有很大的決策權。

所以最終機構還是要承擔挺大的決策風險,到後面這個中資行就覺得如果將科創投貸聯動作為主業還是挺難的,前一段時間一個外資銀行也想大力發展投貸聯動這個方向,但步伐會比中資銀行慢一點,換句話說你可以說是內卷,大家沒有很優質的資產,只能往前做。

但面對這麼高風險的一個市場,傳統的貸款沒法吃,那就會誕生前端收益和後端收益,只有你提高收益率至少得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才能對抗這個高風險。看上去是卷,但是針對這個卷的行情,也要有新的辦法去應對它,歸根結底是根據市場發展必然誕生的商業模式。我去了之後,等於我摸索過的事情,現在在外資銀行又摸索一遍。

之前在VC的時候因為各種情況,錯過了市場上的一些黃金事件,但一去銀行我又可以頻繁的出手,而且每個案子基本上都在5000萬以上,那段時間感覺自己又重新回到了投資機構,就是不停在放錢,還挺爽的。

總之做投資不出手是很難受的,因為你一定要跟企業發生金錢上的關係,一定要給過他錢,你才會瞭解他的真實狀況。

但出於牌照或者是機制等各方面原因,銀行不會有基金運作得那麼簡單順暢,又放貸又做股權,因為如果在基金裡面運轉這個模式的話,決策機制是比較短的,目前我知道的只有淡馬錫的債項基金、黑石債項基金能做這樣的事情,在銀行裡面的話我們也可以這樣做,但是第一是需要很多牌照,第二個就是涉及到集團內的聯動,流程上肯定相對來說會很長。

所以我的從業經歷其實是隨著行業週期在變化,我的驅動力就是市場,現在是普遍性的機會比較少,大家追求相對比較穩定的回報,LP的資產結構需求決定投資人的機會和崗位。

從網際網路公司的戰投部到了券商的直投部,然後又到了美元基金的投資部,還嘗試自己募基金,後來就是做債,中資銀行、外資銀行,從股到債,從早期到後期,我現在判斷一家企業視角會更加全面,當我覺得我的能力可以俯視一家創業型公司的時候,我再去做投資也是一個好時機,任何時候都不晚,市場上總會有這樣的機會,只是說有些時代更瘋狂,有些時代更理性,繁榮週期也越來越短。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