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藝術

子貢怕失去誠信,孔子教其何為“守信”

由 妙計歷史評說 發表于 藝術2023-01-13
簡介”眼見蒲人聲勢浩大,無奈迫於眼前情勢,孔子只好答應,又與蒲人訂下不往衛國的盟約

守信和誠信是一個意思嗎

子貢怕失去誠信,孔子教其何為“守信”

孔子離開陳國後

準備

帶著子貢等人前去衛國。

路過蒲地時

正遇上

蒲地的

公叔氏叛亂

不在臣服於衛國

。蒲人將孔子等一行人團團圍住,

孔子說

“只要你不去衛國,我們就讓你平安離去。”

眼見蒲人聲勢浩大,無奈

迫於眼前情勢,孔子只好

答應,又

與蒲人訂下不往衛國的盟約。

這樣蒲人才放孔子一行人離去。(戰國時期人民很相信盟約對人的束縛力)

孔子等人出了東門後

卻馬上轉往衛國。

子貢怕失去誠信,孔子教其何為“守信”

子貢問孔子

“訂下的盟約

能夠不遵守嗎

孔子回答說

“在受脅迫的情況下所訂的盟約

神明是聽不見、看不到的。”

子貢怕失去誠信,孔子教其何為“守信”

評析:

君子應當信守承諾,訂立的盟約要遵守也是符合社會價值觀的,可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守什麼樣的約,和與什麼樣的人訂立?信有

“大信”和“小信”之分,大信者守大義,為人正直,行事說話都是秉承著一顆公理之心,正所謂“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小信者守小義,為了遵守盟約而做一些不符合社會公益的事,只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守信之人,而有損社會公序良俗,犧牲他人的利益,而保住自己的利益,是不可取的,也會遭人唾棄。

孔子覺得宣揚

“王道”主張是大信

對蒲人的承諾是小信

真正的大信是不受小信所約束的。

推薦文章